骨質增生癥是一種多發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頸椎骨質增生、腰椎骨質增生。常導致患者活動受限,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患者出現工作以及生活困難。對于骨質增生癥,應當避免長期、過度的運動,避免相關關節受力加大,導致磨損加劇,從而加重骨質增生的癥狀。骨質增生癥的臨床治療方法主要以物理治療及按摩牽引為主,但相關治療方法都需要相應的護理來進行輔助,以提高治療的效果,促進患者的恢復效率。本文主要對骨質增生癥進行介紹,并就治療及護理方法展開討論。
骨質增生癥是一種較為正常的衰老退化現象,每個人到了一定年齡都會因活動較多或負擔較重,導致關節出現不同程度的骨質增生,一般來說,這類骨質增生對于人體是無害的,并不會引起相關癥狀的出現,但一旦這類增生的骨刺增長到一定程度,對局部組織或神經產生了刺激,這時就屬于骨質增生癥。骨質增生癥主要可分為頸椎骨質增生、腰椎骨質增生,頸椎骨質增生主要發生在頸椎第4、5、6 椎體,常導致患者出現頸背疼痛、上肢無力、頭暈、惡心甚至出現視線模糊、吞咽困難等反應,而一旦骨刺伸入椎管內,就會對脊髓進行壓迫,常使患者出現偏癱、大小便失禁等。而腰椎骨質增生主要發于腰部,嘗使患者出現腰部僵硬并疼痛或下肢麻木,腰椎兩側肌肉存在壓痛感,經相關檢查可發現腰椎生理曲度異常。
骨質增生癥的治療相對于其他病癥來說較為簡單,主要是需要患者多注意休息,防止長期進行劇烈運動,特別是膝關節、髖關節等持重關節,避免相關關節因受力過大導致磨損,從而致使骨質增生的進一步加劇。但避免劇烈運動并非單純的不運動,適當的鍛煉是預防骨質增生的有效方法之一。主要是由于相關鍛煉會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從而使得關節液可以有效地滲透到軟骨之中,從而有效地防止骨質增生。因此,骨質增生癥需要避免長期劇烈運動,但也需要進行相應的鍛煉,以此來促進患者的健康,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考慮是否采用物理治療。
由于骨質增生癥的病程一般較長,且容易反復,常導致患者存在較大的思想壓力,特別是在病情發作時,常使患者身心均感到痛苦,從而產生不良情緒,導致影響了相關治療的效果。因此,面對此類情況時,護理人員應當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的靠上去,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疏導,以減少相關不良情緒對患者的影響,幫助患者樹立戰勝該疾病的信心,從而促使患者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骨質增生癥。并通過語言交流的方式,為患者傳遞骨質增生癥的相關知識,使得患者加強骨質增生的認識,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護理工作中,從而有效提升治療的效果,進一步提高骨質增生癥的治療成功率。由于骨質增生癥的發生還與人體中的微量元素有關,因此,合理的飲食指導也必不可少。在日常膳食中,應當適當增加含鈣食物的比重,并鼓勵患者加強豆制品、蛋白等高能力食物的攝取,從而增強患者的自身體質,從而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當然,合理的鍛煉也必不可少,需要樹立患者的鍛煉意識,堅持并保持長期性的鍛煉,如飯后散步半小時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鍛煉目標,并逐步提升運動量,從而增強患者的抵抗力,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
骨質增生癥患者常由于疼痛、活動不便等因素影響,會產生較大的心理波動。因此,對于該類患者的護理不僅需要關注患者的身體健康,還應該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要進行心理、身體兩頭抓的方式開展護理工作,從而促進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