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動脈高壓(PH)是一種由于某種或某些原因導致肺動脈異常升高的疾病,肺動脈高壓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異常發生氣促,有時患者還伴隨胸悶、頭暈、乏力等癥狀,兒童發病肺動脈高壓可能會導致其發育異常或明顯遲緩,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該病的致病原因廣泛,具體病因尚未明確。通常來說,肺動脈高壓的發病與患者肺血管結構功能相關,肺血管結構與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等有關,患者所處環境的氧含量、患者用藥情況等都會影響肺動脈水平。肺動脈高壓的類型不同治療的方式也有所差異,肺動脈高壓的治療主要為了穩定患者病情,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盡量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疾病困擾。
患者發病肺動脈高壓后,肺循環功能受阻,心肺功能不佳容易導致患者血氧飽和度下降,引起諸多不良反應。因此,在一般治療方式中,給氧治療是最為常見的治療方式,其目的是為了保持患者血氧飽和度維持在正常水平,>90%。其次是感染預防治療,在季節交替時期,流感盛行,肺部感染會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因此需要預防流感,降低感染風險。患者在疾病穩定期,可以適當進行有氧運動,適度活動身體有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耐力。此外,肺動脈高壓患者應該盡量避免進入高海拔地區旅游或航空旅行,有以上計劃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給氧支持,保證血氧飽和度。
在肺動脈高壓疾病初期,可采用地高辛、多巴酚丁胺、華法林等藥物,根據患者基礎疾病情況選擇藥物治療方案。對于肺動脈高壓合并心功能不全或心律不齊患者,可使用利尿藥、地高辛治療,也可選擇多巴酚丁胺一類的正性肌力藥物。為了預防患者由于血氧飽和度較低,出現肺動脈血栓情況,可適當使用華法林等抗凝藥。為了降低肺動脈壓力,改善肺血管重構情況,臨床常用肺血管擴張劑對肺動脈高壓患者進行治療,常見的有內皮素受體拮抗劑、前列環素類藥物等,該類藥物能夠有效擴張血管,對肺動脈進行有效減壓。另外,藥物治療還可以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聯合用藥,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正確聯合用藥,可以提高其整體療效。
手術治療是肺動脈高壓患者慎選的治療方式,由于手術治療需要進行麻醉、機械通氣,對心肺功能較差的患者來說,具有較高的風險。藥物治療對于大多數患者來說能夠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非必要時應該盡量避免手術。成年患者病情嚴重時,可采用心肺移植手術治療。
肺動脈高壓患者的治療目的主要是控制患者病情發展,緩解其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避免因氣促、呼吸困難等原因導致危害生命事件的發生。雖然該病預后不良、治愈難度較高,需要長期服藥維持病情穩定,但日常生活和家庭護理中加強管理,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因此,患者應該保持良好心態,正確認識疾病,學會釋放心理壓力,積極接受疾病治療。在日常生活中,適當進行低強度運動,維持健康的生活作息,提高免疫力。按照醫囑持續服藥,不可自行更換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