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瑩,鞏淑梅
(黑龍江省牡丹江心血管病醫院,黑龍江 牡丹江)
全成本核算是企業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指企業從不同的角度對各類涉及成本的資源進行全方位考察,這種核算管理資源的途徑主要依據信息系統作為載體,在對企業成本管理中,不僅作為一套簡單的績效管理體系,更是作為企業制度的變更基礎,因此社會企業需加快成功實行全成本核算,以此在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同時,還有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本文通過對全成本核算在我院績效管理體系的建設以及實施方案進行研究探討,意在為提高我院整體經濟效益和績效管理水平提出可行性方案,具體如下。
醫院作為社會特殊部門,其本質上屬于非營利性醫療服務機構,醫院需要面對廣大群眾,為其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因此,在醫院中應用全成本核算績效管理體系,就必須從醫療成本出發,通過成本核算的方式,制定最合理的醫療費用,在保持優質醫療服務和臨床療效同時,壓低醫院成本,達到提高醫院經濟效益的目的,以此有利于醫院更進一步的發展,以確保醫院醫療水平不斷提高[1]。
全成本核算績效管理體系能有效促進醫院長遠發展,因此醫院管理部門需重視其體系的建立。在醫院管理中建立全成本體系,需先制定相應的績效計劃,管理部門通過參考往年醫院的績效完成情況,制定符合醫院現階段發展水平的計劃,在將績效計劃下放至各部門各科室,將責任落實到具體的職員中。隨后在醫院管理部門或相應的科室主任監督下進行全成本核算績效實施以及管理,其實施、管理辦法可結合醫院實際情況應用二級管理或單級管理的方法,最大程度保障核算績效管理計劃的正常實施。此外,各科室主任以及醫院領導人員可定期對績效管理的相關指標進行調查研究,發現指標增長中出現異常波動時,及時做出調整。在績效考評中,除了由醫院領導直接參與外,相關管理部門還可成立績效考核組,針對不同情況進行專業性較強的績效考核,參考醫院各科室的發展現狀,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標,使整個績效考核呈現合理性和科學性。在全成本核算績效考核實施中,相關科室應重視績效考核反饋情況,通過定期的考查,接受工作中的反饋情況,并對反饋的情況進行認真分析,分析方法可采取會議、研討會等方式進行,以此及時提出改進的方法,針對不同問題進行不同的體系修改,以此才能推動醫院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使其能更加有效的達到預期目標[2]。
基于績效管理體系的建設,其有效的實施可建立在醫院相關體系建立中,借助體系推動計劃實施。醫院作為醫療服務機構,其內部科室眾多,如兒科、婦產科、急診科、外四科等,駁雜的組成部分使得醫院在績效考核體系的實施中,難度大幅度升高。想要更高效的實施全成本核算績效制度,除了制定嚴禁且合理的管理體系,管理部門還需根據醫院不同部門的實際情況,對相關指標進行調整,在不影響從業者的工作積極性同時最大程度地發揮出醫院績效的考核效益,以此改善醫院經濟收益[3-4]。同時在其實施過程中,相關部門領導需對績效管理進行全局調控,因不同的部門、科室其全成本核算的內容或組成比重會有所差異,而統一的績效管理體系中,雖對不同科室有不同的制度體系規定,但其中仍然會應核算方式的不同造成全成本核算不準確等不良事件出現,醫院在參考這種績效考核結果進行內部調整時,失去了科學性和合理性。因此,在全成本核算績效管理體系實施過程中,需由專人對不同部門、科室進行宏觀調控,及時掌握其考核情況或考核標準指數,發現問題時及時進行細節調整,保證全成本核算績效體系的正常實施,提高醫院參考績效考核結果后做出內部調整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進一步提高醫院整體的成本控制力度,以最小的成本提供給就診人員最優質的醫療服務,更優秀地實現醫院職能。
隨著我國社會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對醫院服務的質量要求愈來愈高,而我國醫院現階段正處于醫療制度改革的階段,相關的服務方式以及運轉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在此期間,醫院成功實行全成本核算績效管理體系,能最大程度壓低醫院成本,并發揮極高的服務水平,使患者在就醫時減少“看病難”等抱怨,進一步緩和日益緊張的醫患關系,在減少醫患矛盾的同時,有利于良好醫患關系的建立。此外,醫院作為特殊的企業,其依然存在同行競爭的關系。全成本核算績效管理體系能大幅度提高醫院長遠發展力,確保其在同行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