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固始縣秀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65200)李術霞
1.1 臨床資料 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審核,選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CSP患者94例,根據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7例。實驗組年齡20~35歲,平均(27.48±2.62)歲;剖宮產史:32例1次,15例2次;孕周4~12周,平均(8.01±1.31)周;對照組年齡20~34歲,平均(27.07±3.06)歲;剖宮產史:30例1次,17例2次;孕周4~11周,平均(7.86±1.47)周。兩組孕周、年齡、剖宮產史等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 >0.05)。患者與家屬知曉并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口服米司非酮(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633),15mg/次,3次/d,連續口服3d,向孕囊內注射0.5mg/kg甲氨蝶呤(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443),5d為1個療程;實驗組:甲氨蝶呤囊內注射5 d后行B超引導下清宮術,應用多普勒超聲儀,陰道探頭頻率7.5MHz,腹部探頭頻率3.5MHz,取膀胱截石位,腹部探頭放于患者恥骨聯合上緣進行掃描,明確子宮及妊娠物情況,常規消毒外陰,擴張陰道,充分顯露宮頸,借助吸頭或卵圓鉗充分吸刮妊娠物,上述操作結束后,再次行腹部B超檢查,檢查結果顯示無妊娠殘留物、伴有宮腔均質回聲,提示手術成功,術后常規給予抗生素。
1.3 療效評價 顯效:血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復至正常水平,孕囊排出;有效:血β-hCG下降至100 U/ml后繼續平穩下降;無效:血β-hCG水平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甚至升高。總有效率=(有效+顯效)/各組例數×100%。
1.4 觀察指標 ①兩組臨床療效。②兩組住院時間、血β-hCG值恢復正常時間、月經恢復時間。
1.5 統計學 數據分析運用SPSS23.0軟件包,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3.62%(44/47),包含20例顯效,24例有效,3 例無效;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 6.6 0%(36/47),包含15例顯效,21例有效,11例無效。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5.371,P=0.021)。
2.2 恢復情況 實驗組血β-hCG值恢復正常時間(1 3.3 2±2.4 6)d、住院時間(19.22±3.05)d、月經恢復時間(38.11±2.46)d較對照組(21.41±3.52)d、(25.31±2.24)d、(47.27±5.55)d短(P<0.05)。
目前,臨床關于CSP尚無統一治療方案,多以殺滅胚胎,清除妊娠組織,保留患者生育能力為主。手術治療、藥物治療、期待治療均為臨床常用終止妊娠方式,其中藥物治療應用居多,如甲氨蝶呤,可降低細胞二氫葉酸還原酶活性,減少細胞內嘌呤核苷酸、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量,抑制體內核酸代謝,促使胚胎死亡,但藥物治療僅適用于停經時間短、血β-hCG水平較低患者[1]。B超引導下清宮術是臨床治療CSP首選術式,能有效清除死亡胚泡等組織,延緩病情進展,然而也面臨一定問題,如漏刮、子宮穿孔、出血等并發癥發生風險高,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顏紅麗等[2]學者顯示,甲氨蝶呤妊娠囊內注射聯合清宮術治療具有協同作用,能有效優化血β-hCG指標,延緩病情進展,加快患者康復。分析原因在于,甲氨蝶呤局部注射后,胎囊塌陷,血流信號減少,此時施行B超下清宮術,能精準定位妊娠組織并殺滅。同時B超引導下能實時監測病灶清除情況,減輕周圍組織損傷,減少出血量,提高手術安全性。本研究數據顯示,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 <0.05),實驗組月經恢復時間、血β-hCG值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 <0.05),進一步驗證B超引導下清宮術聯合甲氨蝶呤胎囊注射具有協同作用,可縮短康復進程,加快疾病轉歸。
綜上可知,B超引導下清宮術聯合甲氨蝶呤胎囊注射治療CSP患者,可提高治療效果,縮短康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