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471003)席佳佳
腹痛是急診科常見的疾病癥狀,而引起腹痛的疾病也有很多,如胃腸病、急性闌尾炎、心肌梗死等多種疾病。同時也涉及內科、外科等多個科室,分診誤診會導致患者入錯科室,進行錯誤的檢查和治療,延誤治療疾病的最佳時機。由于急診腹痛患者多病情較重且危急,需要導診護士及時作出準確的分診,進行有效治療。然而由于一些因素,導致急診科實際工作中存在一定分診誤診情況,為進一步降低此類情況,提高治療的準確性,我院對300例急診誤診的腹痛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將誤診因素進行整理,并根據誤診原因制定相應整改措施,從而提高急診腹痛病人分診準確率。現將研究內容報道如下。
1.1 基本資料 選取自2017年10月~2018年12月來我院的腹痛急診科就診的分診誤診患者300例,其中男性患者167例,女性患者133例,年齡在16~57歲之間,平均年齡(36.1±4.7)歲。
1.2 方法 對300例急診腹痛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對導致誤診發生的因素進行整理。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t 檢驗,P <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急診腹痛患者出現分診誤診原因 通過對研究對象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發現,急診腹痛患者出現分診誤診的原因主要有:①患者自身因素。在急診就診中,由于患者文化程度、方言因素或是一些聾啞人等特殊群體,導致在溝通中很難向醫護人員清晰描述自己的病情,醫患之間出現溝通障礙,容易導致誤診情況的出現。還有部分患者由于個人隱私或主觀意識隱瞞病情,如有些女性會就自身月經和性生活情況等對醫生進行隱瞞,會對醫生診斷的準確率造成影響,最終轉到其他科室診治,而延誤原本疾病的有效診斷和治療。②疾病因素。某些疾病臨床癥狀具有一定特殊性,若醫護人員問診不詳細,極易導致誤診情況發生。如急性闌尾炎可表現為多種部位腹痛,如患者多出現上腹隱痛或肚臍周圍隱痛,之后疼痛狀況逐漸加重,出現右腹部陣發性加劇或者整個腹部劇痛。在患者緊急發病期,醫護人員若問診不詳細,以某個局部癥狀判斷,很容易發生誤診,并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同樣,有些看似相同的癥狀,但可能是不同疾病引起。如有些患者出現嚴重腹痛,同時伴有惡心、嘔吐等情況,多數情況患者會以為是胃腸疾病,在與醫生溝通時也會以胃腸疾病的表述為主[1]。但臨床上,同樣的腹痛情況也出現在心梗患者身上,心肌梗死發病呈現典型、非典型癥狀,典型癥狀即為心臟出現疼痛癥狀,這利于患者清晰描述病情并找準病因,而非典型癥狀即為出現胃痛等胃腸疾病癥狀或前胸疼、肩膀疼、后背痛等情況,極具干擾性[2][3]。此時若分診護士在詢問病情時不夠詳細和有效辨別,很容導致科室誤診、漏診的情況出現,最終耽誤患者最佳治療時機。③醫源性因素。醫源性因素引起的分診誤診,主要是指醫院內部關于腹痛分診的有效依據缺失或分診護士崗位培訓不足、醫護合作協調性不高等因素引起的分診誤診現象。目前在我國多地醫院關于腹痛分診標準缺乏統一的參考,更多的是將分診工作建立在分診護士的工作經驗上,這就使分診指南缺乏統一的科學參考[4],且每個分診護士經驗程度不同,導致分診誤診情況的出現。此外,我國醫院對急診護士的培訓以醫學理論和操作技術為主,在急診專科護理方面的培訓還不夠成熟,分診護士也很難將傳統醫學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容易導致誤診、漏診的情況出現。再有,分診護理臨床經驗的豐富主要通過日常每例腹痛患者的診治中學習、積累來的[5]。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醫生的專業指導,醫生能對護士提出的問題、或出現的錯誤進行耐心的解答和指導,從而幫助護士快速積累經驗。然而實際情況是醫護的合作缺乏一定協調性,部分醫生存在回答模糊或缺乏耐心等情況,導致醫護之間出現溝通障礙,結果導致誤診、漏診情況的出現。
2.2 急診腹痛患者出現分診誤診原因統計 通過對300例急診腹痛病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導致出現誤診因素主要為患者自身因素(44.67%)、疾病因素(35.33%)和醫源性因素(20.00%),而患者自身因素占比較大,為44.67%,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急診科室的接診的患者多病情較嚴重,病癥危險,且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多變性和突發性,在日常分診工作中易出現分診誤診的情況。針對此類問題我院急診科非常重視,并希望通過對300例急診腹痛病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找出導致誤診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從而降低分診誤診的發生率,提高急診科治療的成功率,提高患者就醫滿意度。在本次研究中,經過對300例急診腹痛患者臨床資料的分析研究,發現導致患者出現分診誤診現象的原因由患者自身因素、疾病因素和醫源性因素引起,其中患者自身因素引起分診誤診率較高,300例患者中有134例患者由于自身病情描述不清或主觀隱瞞等,導致分診誤診的發生,占比為44.67%。
針對以上分診誤診發生原因,我科室對此制定相應整改措施,具體為:①加強導診護士的崗位培訓。采用“四步分診法”[6]對導診護士進行培訓,提高護士與患者病情的有效溝通,作出正確分診。首先,導診護士通過目測,對患者外表、皮膚、體位、意識狀態等對患者的病情有個初步了解。其次,傾聽主訴,詳細了解患者來源就診的原因和病情描述。對病情有了大致了解后,再進一步有效辨別疾病,對患者進行引導式問診,詳細了解患者既往發病史、誘因等。之后進入第四步即分診體檢,掌握各項腹部疼痛特征,并作出正確的分診結果。為有效提升導診護士的業務水平,醫院有必要進行定期培訓,如請經驗豐富醫生進行培訓,或借助角色扮演等方式對急救工作進行演練,使護士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提高急診分診的準確率。②導診護士要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在急診科導診護士的工作對經驗豐富程度和專業性有較高的要求,分診準確性的高度與其專業素養有很大關系。為此,工作人員要加強自身學習意識,積極向主治醫生學習、積累經驗,通過加強自身專業素養提升分診準確率。③建立良好的醫護關系。導診護士經驗積累、提升與臨床醫生的溝通、指導分不開,特別是面對一些疑難雜癥、導診護士不能及時作出有效判斷時,更需要臨床醫生的指導。為此導診護士應虛心學習,建立良好的醫護關系,與臨床醫生多溝通、請教學習,從而為自己積累經驗,提高分診的準確率。
總之,急診工作對患者正確分診、掌握最佳治療時機具有重要意義,且急診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和難度,院方應提供相應的學習、培訓機會,幫助導診護士提升業務能力,此外,導診護士也應有意識的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建立良好的醫護關系,多向經驗豐富的臨床醫生學習,學會與患者溝通,準確掌握病情。將醫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有效提高分診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