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婦幼保健院(518000)李景環 熊莉芳 劉芳芳
剖腹產是臨床常用的分娩術式,臨床多建議剖腹產產婦術后2年以上才能再次妊娠。為達到良好的產后避孕效果,現代臨床在對產婦行剖腹產手術時,也會對其放置宮內節育器。本文主要探究了剖腹產同時放置宮內節育器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剖宮產婦女86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3例,對照組產婦年齡分布:22~36歲,平均年齡(29.6±3.4)歲,妊娠37~40周,平均(38.9±0.2)周;研究組產婦年齡分布:24~35歲,平均年齡(30.4±3.3)歲,妊娠37~41周,平均(39.0±0.3)周,兩組產婦上述一般資料無可比性差異(P>0.05)。產婦均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我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此次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剖宮產術中不放置宮內節育器,即對產婦行常規剖腹產術,將胎兒、胎盤取出后清理宮腔。研究組在術中放置宮內節育器,將胎兒、胎盤取出后,清理宮腔,再采用卵圓鉗輕輕夾住20號不銹鋼金屬單環送入產婦宮腔底部,術后給產婦連續使用一周抗生素預防感染。為降低產婦宮內節育器術后不良反應,在圍手術還需為產婦提供以下護理干預:①術前檢查和準備護理。術前,護理人員需對產婦進行全面、規范的全身檢查并指導其進行排尿,使膀胱處于空虛狀態,并做好其他術前準備工作。②術前健康宣教和心理護理。術前,護理人員還需對產婦宣教宮內節育器相關的知識,如作用機理、避孕優勢、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剖腹產產后2年內再次妊娠的危害,使其能更好的接受剖腹產術中放置宮內節育器,此外,還需合理評估產婦的心理狀態,對存在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的產婦,需及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并采用成功案例對其進行說法,消除產婦內心顧慮和提高其預后信心。③術后護理。術后,護理人員需密切監測產婦各項生理指標和觀察記錄其陰道的出血情況,并指導產婦術后休息一定時間,待情況穩定后才可進行下床活動。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產婦產后惡露干凈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包含產后出血、產褥感染、盆腔炎等)及產后再次妊娠率,術后對兩組產婦進行一年隨訪,了解其再次妊娠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x2檢驗,P <0.05代表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產后惡露干凈時間對比 研究組產婦產后惡露干凈時間(42.3±1.5)d與對照組(43.1±1.4)d對比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284,P>0.05)。
2.2 兩組產婦產后并發癥發生率及再次妊娠率對比 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7%,與研究組的7.0%對比,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產后再次妊娠率為2.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8.6%(P<0.05)。
近年來,我國剖宮產率不斷升高,臨床多建議剖宮產產婦產后超過2年再次妊娠,才能有效保障母嬰安全[1]?;诖?,就需要采取一種有效的節育方式對剖宮產產婦進行干預。宮內節育器是一種安全高效、簡單經濟且可逆的節育方法,在剖宮產術中將其放置在產婦宮內,既解決了分娩,同時還能達到良好的產后避孕效果[2]。本研究中,對兩組剖宮產婦女分別在剖宮產術中不放置宮內節育器及在術中放置宮內節育器,對比兩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研究組產婦產后惡露干凈時間(42.3±1.5)d、產后并發癥發生率(7.0%)與對照組(43.1±1.4)d、4.7%對比無顯著差異,研究組產婦產后再次妊娠率(2.3%)顯著低于對照組(18.6%),說明剖腹產同時放置宮內節育器不僅不會影響產婦產后的恢復和增加其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還能達到良好的避孕效果。
綜上所述,察剖腹產同時放置宮內節育器的避孕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