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濟源市第二人民醫院(459000)王艷麗
支氣管哮喘作為臨床常見的氣道慢性炎癥,多發于老年人群,使患者出現咳嗽、氣促、呼吸困難等癥狀,且因老年患者生理功能退行性改變,對藥物耐受能力和藥物代謝動力學均有一定的差異,故配合治療給予有效干預改善預后[1]。現研究個性化護理對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17年9月~2019年2月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12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試驗組采用個體化護理,對照組男39例,女21例,年齡55~80歲,平均(63.91±5.37)歲,試驗組男40例,女20例,年齡56~79歲,平均(63.89±5.34)歲,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可比。納入患者臨床確診為支氣管哮喘,年齡在55歲以上,排除嚴重肝腎疾病、精神疾病的患者,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研究經醫院倫理會批準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個體化護理:①成立個體化護理小組,護士長為組長,選取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為組員,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評估,針對每一個患者的個性、病情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②個性健康宣教,對患者及家屬做哮喘防治及護理的詳細介紹,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慮,盡量采用通俗語言使老年患者能夠接受;③心理干預,由于哮喘病程較長,久治不愈,患者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對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理指導,針對性疏導患者的情緒,采用呼吸調解法、肌肉放松法、系統脫敏法等緩解患者內心壓力;④病情護理,提醒患者按時服藥,建議患者采用腹式呼吸,取半臥前傾位,用嘴呼氣,用鼻吸氣,緩慢進行,采用拍背、適量化痰藥減少濃痰;⑤日常護理,叮囑患者飲食清淡,多食用高纖維、高維生素食物,切忌煙酒,注意養成健康的生活作息。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以率(%)和(±s)表示,采用X2和t 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試驗組依從性較好者55例(91.67%),對照組依從性較好者46例(76.67%),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065,P<0.05)。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ESCA評分情況 試驗組自我護理能力(27.08±3.78)、自護責任感(2 8.9 4±3.7 6)、健康知識水平(27.83±3.71)、自我概念(2 8.1 8±3.7 7)評分均高于對照組(18.38±3.05)、(19.38±3.42)、(22.38±3.19)、(17.92±3.18),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現代醫學理念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護理模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個性化護理模式是基于常規護理發展起來的新型護理模式,針對患者個體化差異開展的個性護理,對患者通過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支氣管相關知識,增加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通過心理干預,緩解患者心理壓力,積極面對疾病及治療,通過針對性病情護理,改善患者氣促、咳嗽等癥狀,通過對患者進行飲食、作息干預改善患者的體質,有利于病情的恢復[2]。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試驗組自我護理能力、自護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自我概念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個性護理,綜合患者的各項信息,制定適合患者的方案,最大程度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護理效率,節約護理資源,強調規范性和系統性,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達到良好的控制效果[3]。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應用于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中,增加治療依從性,提高患者整體護理能力,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