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璉,鄧慧,趙冰潔,劉松山*
(1.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四川 成都;2.成都中醫藥大學2018 級研究生,四川 成都)
近年,我國血液腫瘤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是成人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該病是因造血干細胞于分化過程較早階段發生分化阻滯凋亡受抑和惡性增殖而引起的一組異質性的造血系統惡性腫瘤,臨床可有出血、感染、貧血及浸潤征象。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診斷水平的提高和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發病率日益增多,聯合化療仍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重要治療手段,但化療藥物本身具有毒副作用,從而使患者耐受性下降,近年來中醫藥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展現出了一定的特色和優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本研究立在對加味參苓白術散治療化療后胃腸道紊亂的研究提供數據和臨床支持。
本研究所選擇對象為我院2017 年9 月至2019 年10 月期間收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50 例,全部患者均符合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診斷標準[1],一般狀況可,肝功能、腎功能、心功能無明顯異常,無明顯惡病質,預計生存時間3 個月以上。50 例患者中,男性27 例、女性23 例,年齡45-69 周歲,無化療禁忌癥,自愿服用中藥治療,其中存在腹脹、腹瀉、腹痛、便秘等腸功能紊亂的癥狀,經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排除腸道器質性病變。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中西醫結合組)25例,對照組( 單純化療組)25 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比較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1 對照組
本組化療方案采用CAG 方案:阿柔比星10mgqdd1-6,阿糖胞苷20mgq12h 皮下注射d1-14,重組人粒細胞擊落刺激因子150ug d0-14。常規給予胃復安10mg 肌肉注射一日兩次d1-14。
1.2.2 治療組
( 中西醫結合組) 患者在使用CAG 方案同時給予加味參苓白術煎劑治療。藥方組成包括黃芪20g,黨參30g,茯苓15g,白術15g,薏苡仁30g,扁豆10g,砂仁9g,山藥15g,桔梗10g,法半夏10g,甘草6g,每日一劑,水煎服,一天三次,每次100mL,共14 天。
對于患者從化療開始當日至化療第14 天,每日記錄患者胃腸道反應情況,并進行對比?;煵涣挤磻旨墭藴蔥2]:①惡心嘔吐:無為0 度。I 度惡心。II 度短暫嘔吐,III 度需要治療的嘔吐,IV 度難控制的嘔吐;②食欲:0 度無食量下降,I 度食量下降,但能適當進食,II 度食量顯著下降,但仍能進食,III 度幾乎不能進食,IV 度不能進食;③腹瀉:0 度無腹瀉,I度短暫腹瀉(<2 天=,1I 度能耐受 (>2 天),III 度不能耐受的腹瀉,需治療,IV 度血性腹瀉。
采用SPSS 17.0 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其中組間數據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后胃腸道反應比較,對照組、治療組的I-IV 級胃腸道反應發生率分比為52%、68%,治療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和威脅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化療被認為是主要的治療手段。在針對疾病治療時,化療藥物可導致嚴重的骨髓造血抑制以及胃腸道癥狀,而患者確診時年齡往往偏大,從而導致化療耐受性降低,而無法進行規范化治療,最終對臨床效果造成影響并且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患者出現化療后胃腸道功能紊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3]:第一,化療增加了患者腸道感染的易感性,導致腸道黏膜的感染性炎癥,與感染后腸易激綜合征的發病機制相似,最終導致了一系列的腸道功能紊亂的癥狀;第二,化療藥物可引起腸道黏膜的非感染性炎癥,尤其是化學性炎癥,它主要是通過外周神經致敏的機制,從而導致腸道功能紊亂。以長春新堿這種化療藥物為例,其本身可通過ANS 抑制胃腸道蠕動:患者在治療周期中多數都有使用止痛藥、止吐藥、以及促進胃腸動力藥物的情況,其中阿片類鎮痛藥可使胃腸道平滑肌和括約肌興奮,減慢胃腸蠕動、減少消化液分泌、使得便意遲鈍,從而引起便秘;便秘后濫用導瀉藥物或者反復灌腸,尤其是刺激性的導瀉藥反復刺激腸道,造成胃腸道功能紊亂而加重便秘,最終造成了惡性循環。5-HT3 受體拮抗劑阻斷胃腸道5-HT3 受體,從而抑制胃腸道蠕動,同時抑制了消化液的分泌,同時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使患者的排便意識減弱,致使便秘的發生;心理精神因素也可影響胃腸道功能,調查顯示接受化療的癌癥患者中焦慮的發生率為45%,焦慮情緒可增加盆底肌群的緊張度,使得排便時肛門直腸發生矛盾運動。
加味參苓白術散健脾益氣、和胃滲濕,調理脾胃,寓補于調之中,使其恢復正常功能。方中黨參、白術具有健脾益氣止瀉的功效;黃芪可補中益氣養血;茯苓、薏苡仁淡滲利濕健脾;山藥益腎健脾;扁豆補益心脾、健脾滲濕;法半夏化痰濕降逆止嘔;桔梗為引經藥,如舟楫載藥上行;炙甘草甘溫調中補氣。有研究表明[4]黨參、白術有較為光譜的抗腫瘤作用,其中白術的揮發油可直接抑制癌細胞增殖活性,從而對腫瘤的發生、發展起到抑制作用。亦可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環,促進局部炎癥吸收,使萎縮的腺體恢復和再生,排出上皮細胞中的有害物質,加固胃黏膜保護屏障,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加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促進抗體形成;現代藥理研究證實[5]黃芪、茯苓中的成分茯苓多糖不僅具有抗腫瘤作用,還可以提高、維護和激活人體的免疫功能;薏苡仁[6]經研究表明具有癌作用;甘草其主要成分甘草皂苷亦被證實[7]有抗腫瘤的作用。以上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健脾、降逆止嘔、滲濕止瀉之效,用于防治化療所致胃腸道反應,減少化療產生的副作用,保證化療及時完成,在治療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療效顯著。本研究結果發現,化療后對照組與治療組患者的I~IV 級胃腸道反應發生率分別為52.0%、68%,兩者相比具有可比性。
總之,應用加味參苓白術散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療后引起的胃腸道反應,具有比較顯著的臨床效果,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