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嵐
【摘 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運用,對國內經濟市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對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如何在信息時代處理并運用好海量信息,成為企業發展的新挑戰。因此,企業要堅持信息應用規律,積極推廣管理會計信息化工作,從而促進企業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需求。
【關鍵詞】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F275;F270.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7-0248-02
0 引言
為了滿足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國內諸多企業的傳統財務會計正朝具備決策、管理等功能的管理會計方向轉型。同時,受信息化趨勢影響,積極推動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才能提高企業整體的會計工作水平。
1 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含義
會計信息化理念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且該發展形式將人類從手動記賬時代解脫,改善了會計工作精準性及效率。同時,核算、報告企業基礎財務信息屬于傳統財務會計核心內容,主要為了使利益相關方需求得到滿足。而管理會計更多的是整合與企業發展更有價值的信息,以滿足管理層預測、決策、控制、評價的需要,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水平、管理能力及盈利能力。管理會計信息化是管理會計工作模式的創新,更是管理會計流程上的創新。
所謂管理會計信息化,即在管理會計工作中引入信息技術、有效整合企業內部有關信息的新模式,才能提高信息傳遞實效性、準確性,打破時空約束,給企業決策預測提供助力。而且管理會計信息化發展的目的是提高企業成本控制、全面預算管理、企業資金流管理、業績評價管理等能力,所以企業可結合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目的研究實施路徑。
2 企業實施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由于市場變化風云莫測,因此企業在制訂經營決策方案時不僅要參考歷史經營數據、經驗,更要結合市場變化、行業發展態勢等外部因素。同時,企業應主動搜集、研究、掌控行業內部環境信息,才能將自身所處的發展環境徹底摸清。因此,企業實施財務信息化建設是必然發展趨勢。通過推廣財務信息化,有助于企業在財務系統中匯集各種交易活動,企業還可利用大數據等技術對相關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存儲等,然后將篩選的高質量信息呈遞給企業決策者,確保決策計劃的精準性、有效性,同時還能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果。由于財務信息化發展涉及會計核算軟件、財務集成軟件、財務業務集成階段,且企業業務集成主要依賴財務業務集成階段對業務的有效梳理而實現;另外,財務業務集成階段提高了企業協調內部各系統的能力、改善了內部信息溝通效果。
企業在財務信息化發展中一定會朝管理會計信息化方向發展,以此才能有效結合企業內部的財務與業務工作。所以,企業要想提高整體信息化水平,就必須重視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另外,引入計算機技術、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有助于企業改善財務工作水平、會計核算能力、加速核算到管理的管理重心轉移速度,對實現企業財務運作形式由“存”變“用”具有幫助。
3 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遇到的問題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企業傳統的管理會計工作模式無法滿足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求。所以,企業急需引入信息化技術,完成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但受傳統的理念、經營模式、工作方式等影響,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遇到了諸多問題。
3.1 企業內缺少信息化專業知識
企業在新經濟環境中發展時,只有重視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才能提高適應能力及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但是,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及經營理念對企業管理層影響嚴重,由于其缺乏對新政策、知識等的學習、研究,所以在決策經營中未能提高對管理會計信息化的重視程度。同時,由于企業在內部管理中沒有完成科學的獎懲機制建設,所以企業內部財務員工綜合能力的進步受到了限制,無法及時向全員傳遞新政策及知識,這讓企業全員輕視了管理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性,最終使基層與領導層相互影響,導致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受到阻滯。
此外,面對時代的進步與發展,部分企業開始主動關注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對企業發展造成的影響,但其關注度依舊較低。由于企業高層領導、管理者對傳統財務管理思想根深蒂固,缺少信息化意識,因此企業無法迅速重視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同時,由于企業員工缺少管理會計與信息化領域的專業知識,因此無法提出建設性的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意見,忽略了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影響了全員參與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積極性。
3.2 各部門使用的系統兼容性較差
企業的經營基礎是資金,不過企業可以利用的資金相對較少,所以管理者的投資重心主要青睞業務領域,所以造成投入到內部建設的資金稀缺,影響了建設共享信息平臺的速度。同時,大量企業沒有及時完善各系統程序及模塊,企業內各系統依舊各自為戰、無法實現信息交流。此外,企業缺少技術支持,因此對研發及設計系統程序、深度發掘大數據信息利用價值、降低搜集信息難度及數據傳遞成本等造成了負面影響。
4 企業推動管理會計信息化發展的策略
加快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速度,有助于提高企業管理會計工作水平。因此,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可結合信息化技術在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中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對策,才能保證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有序進行,具體的發展策略如下。
4.1 調整管理意識,提高信息化知識儲量
企業在推動管理會計實現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應幫助全員調整管理意識、增加信息化知識儲備,具體操作如下。
(1)企業內部領導層、管理層應正確認識管理會計信息化,提高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更要在企業內部組織專題講座、企業交流等活動,改善全員對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重要性的理解、認識水平。
(2)引導會計工作者主動轉型,積極聘請相關人才、灌輸新鮮人才血液;同時,積極組織會計員工參加管理會計專業知識培訓活動,使其能夠對國家出臺的政策予以精準掌握、理解,保證會計人員可以結合企業發展需求篩選有用信息,為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提供助力。
4.2 運用管理軟件,構建數據整合平臺
企業要根據需求購買或升級管理會計管理及系統軟件,聘請專業機構梳理企業業務及財務流程、科學優化企業系統程序及模塊、主動構建共享數據平臺,才能提高企業管理效率。若企業資本雄厚,應建立專門的研發團隊,并結合企業發展需求對系統程序等進行針對性發展、優化。同時,企業要確定所有部門端口具備的權責,保證各部門錄入信息的準確性,降低或避免篡改數據的現象發生;還要對云計算供應商嚴格評估,與安全度高、服務質量好、風險隔離能力出眾的供應商合作,才能保證系統具備良好的外部供給抵御能力。此外,要動員所有部門積極溝通,主動構建內網系統,徹底消除信息孤島現象,才能提高企業數據信息共享效率及利用價值。
4.3 重視價值鏈管理體系的構建
任何生產經營活動環節均能以價值鏈方式展示,所以企業價值鏈由基本及輔助價值活動組成。價值鏈管理以業務流程為基礎,通過對流程的分解細化為具體的作業,依據作業流程對成本進行分析,該模式不僅對企業內部的經營活動進行成本管理,還可以對上下游客戶這一整體價值鏈提供成本分析,實現整體利益的最大化。研究發現,非財務信息在價值鏈管理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具體操作中應合理運用價值鏈解析工具,配合針對性激勵機制,完成價值鏈管理體系建設。通過對信息技術和管理會計的充分結合,有助于給管理會計創造較大的發展空間,對推動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發展具有幫助。
4.4 完善企業內部制度,健全企業管理評估體制
企業主動優化管理會計制度,有助于在發展中獲得科學的指導方針,具體措施如下。
(1)主動吸取、鑒戒本行業企業的成功經驗,并在法律允許框架內,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
(2)從財務角度和業務角度分析企業當前經營情況,通過詳細分析管理會計的職責及編制方法來制定相關管理制度細則,并出臺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基本準則和應用指南,為具體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
(3)做好管理評估機制的建立及完善。企業在實際操作期間,應借助風險評估體系健全管理評估機制,如利用風險評估、識別方式動態監督、點評制度的有效性,有效警醒管理工作者做好問題的處理工作,從而時時刻刻對內部制度進行完善。
5 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應充分認識推動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發展的重要性,要做好管理會計信息化發展策略的制定、落實,才能提高財務信息化水平、市場風險應對能力及現代化管理水平。
參 考 文 獻
[1]徐習景,彭容,賀曲夫.大數據背景下管理會計信息化發展的研究[J].經濟師,2018(7):91-93.
[2]張君.基于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發展研究[J].財會研究,2018(8):45-49.
[3]章徵順.高速公路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發展思路[J].財會學習,2018(24):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