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余,王淑美*,胡陵靜
(1.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重慶;2.重慶市中醫院,重慶)
肺癌是起源于支氣管粘膜或肺泡細胞的惡性腫瘤,其病因可能與長期吸煙、礦石粉末、化學物質、呼吸道慢性炎癥等刺激因素有關?;熓侵委煼伟┑闹饕绞?,其原理是利用化學藥物殺滅癌細胞,然而化療帶來的毒副作用會破壞患者的免疫系統。因此,如何改善肺癌化療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期,現已成為肺癌診治的熱點問題。
免疫功能在機體防治惡性腫瘤的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其中細胞免疫功能更是尤為重要。細胞免疫主要由T 淋巴細胞完成,保持T 淋巴細胞各亞群的平衡狀態是完成細胞免疫的重要環節。T 淋巴細胞亞群可通過細胞因子的分泌使巨噬細胞、單核細胞以及自然殺傷細胞活化,進而發揮抗腫瘤的免疫應答功效。有大量研究證明,化療藥物會對肺癌患者的免疫微環境造成干擾,使T 淋巴細胞各亞群失去平衡,造成機體不能正常的免疫應答。綜上所述,化療會造成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4]。
1.2.1 胸腺肽類藥物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胸腺肽類藥物能有效改善肺癌化療后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5]。張山燕等[6]認為胸腺肽類藥物是一種雙向調節免疫劑,能夠促使T 細胞和特異性受體結合,增強機體免疫力。在研究中,他們運用胸腺五肽改善肺腺癌化療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治療后觀察組CD4+水平較治療前明顯升高,CD8+水平顯著降低,且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邹鞭钡萚7]觀察到胸腺五肽能誘導和促進T淋巴細胞各亞群分化、增殖、成熟,將其運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后患者,可顯著提高機體細胞的免疫應答,增加免疫力。陳妙愛[8]在臨床中用胸腺五肽配合化療改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力,研究結果發現治療后觀察組CD3+、CD4+、CD8+及NK 細胞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盧進昌等[9]將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順鉑聯合吉西他濱化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胸腺發現,結果發現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CD4+、CD8+和CD4+/CD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
1.2.2 抑氨肽酶B 類藥物
抑氨肽酶B 類藥物可加速T 淋巴細胞DNA 的合成,促進T 淋巴細胞的分化、增殖,增強T 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該類藥物以烏苯美司為代表。麻青等[10]在常規化療基礎上加用烏苯美司口服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結果發現,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后CD4+、CD4+/CD8+、自然NK 細胞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母丹等[11]認為烏苯美司可直接抑制腫瘤細胞的侵襲與增殖,提高淋巴細胞的功能,將其用于晚期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結果發現治療后觀察組CD3+、CD4+、CD4+/CD8+及NK 細胞比例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雷培森等[12]在研究中運用烏苯美司聯合放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結果發現實驗組治療后外周血中T 細胞亞群 (CD3+、CD4+) 和NK 細胞所占比例及CD4+/CD8+ 的比值均高于對照組(P<0.05)。楊春霞等[13]將烏苯美司用于治療惡性腫瘤化療患者,治療后, 觀察組CD3+、CD4+、CD4/CD8+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5) , 觀察組CD8+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
1.2.3 免疫腸內營養
免疫腸內營養是富含精氨酸、谷氨酰胺及ω-3 脂肪酸的營養制劑,可大大減輕腫瘤患者炎性反應,改善腫瘤化療患者的免疫功能[14]。張改英等[15]將41 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對照組予以TP 方案化療,治療組在TP 化療方案基礎上加用腸內營養乳劑(TPE-T),治療后治療組CD3+、CD4+T 細胞表達率與CD4+/CD8+比值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證明,肺癌患者化療期間給予腸內營養乳劑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與重建。
1.2.4 腸外營養
腸外營養是指從靜脈供給營養素作為患者的營養支持。大量臨床實踐證明,合理的腸外營養對中晚期肺癌化療后患者的營養狀況、免疫功能、生活質量有較大的治療價值[16]。劉靜等[16]用腸外營養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觀察組化療后的免疫指標 (Ig M、Ig G、Ig A、CD4+、CD4+/CD8+)數值高于對照組(P<0.05)。該實驗證明,腸外營養劑在改善肺癌化療患者的免疫功能上有一定的使用價值。
1.2.5 PD-1/PD-L1 拮抗劑
近幾年,PD-1/PD-L1 拮抗劑成為腫瘤治療領域的一種新興療法。PD-1 是一種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PD-L1 是PD-1 的配體,PD-1 與PD-L1 結合阻礙T 細胞的增殖與擴散,抑制機體的免疫應答。從而介導了腫瘤細胞發生免疫逃逸,腫瘤細胞脫離控制而迅速增長。而PD-1/PD-L1 拮抗劑可以阻斷PD-1 與PD-L1 的結合,使T 細胞恢復活性,從而恢復免疫應答[17]。
化療是肺癌的西醫臨床治療方法,針對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祖國醫學并無記載?,F代中醫學家多認為中晚期肺癌為本虛標實之證,而化療藥物乃攻伐之物,藥性峻猛,屬中醫“毒藥”范疇,極易耗傷人體正氣,正氣內虛,外來之邪可直接進入機體,導致脾胃運化失常,痰液輸布失司,氣血運行受阻,臟腑失去濡養,加劇正氣內虛之證[18]。故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屬正氣內虛之證,正氣內虛是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的主要病因病機。
2.2.1 內治法
近年來,越來越多學者運用中醫中藥來改善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黃柳柳等[19]將益肺健脾類中藥用于治療晚期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結果發現觀察組CD3+、CD4+、CD4+/CD8+及自然NK 細胞的表達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證明益肺健脾類中藥能有效改善晚期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洪曉華等[20]將補肺消積飲用于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治療后治療組中的IgM 提高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果證明,補肺消積飲能大幅度改善中晚期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
曾崎岡等[21]主張肺癌病因“腎虛寒濕”所致,脾腎同源,一為先天之本,一為后天之本,故宜用補益脾腎法改善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在研究中將補腎培元膠囊運用改善肺癌化療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結果證明治療后治療組CD4+、CD8+、CD4+/CD8+、IgG、IgA、IgM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江奮霞等[22]用貞芪扶正膠囊改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的免疫功能,對照組采取常規化療方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貞芪扶正膠囊口服,結果發現治療后觀察組CD3+、CD4+、CD4+/CD8+及NK 活性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貞芪扶正膠囊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保護作用。
李正國等[23]將康萊特注射液用以改善晚期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康萊特注射液是從中藥薏苡仁中提取,具有調節免疫力的功效。在研究中,對照組采用吉西他濱+順鉑的化療方案,觀察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康萊特注射液。結果發現,化療后,兩組CD3+、CD4+、CD4+/CD8+水平均較化療前降低(P<0.05),化療后觀察組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P<0.05)。結果證明康萊特注射液能改善晚期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
2.2.2 非藥物療法
中醫非藥物療法改善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與認可。李東華等[24]對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后患者選取氣海、足三里兩穴,運用溫針灸治療,治療后觀察組血清CD3+、CD4+、CD4+/CD8+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 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 另外觀察組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反應發生率及嚴重程度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證明,溫針灸能有有效改善中晚期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周明麗等[25]選取足三里、命門、關元、腎俞及內關穴位進行穴位貼敷來改善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結果證明,治療后,觀察組CD4+、CD4+/CD8+比值和NK細胞水平較治療前明顯升高,且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蔣梅等[26]將肺癌患者隨機分成2 組,對照組為非小細胞肺癌含鉑雙藥化療,實驗組在化療基礎上, 配合血海、屋翳、足三里、關元穴位照射治療,結果發現實驗組患者NK 細胞較對照組明顯升高 (P<0.05)。
2.2.3 情志療法
中醫學認為情志與惡性腫瘤的發病密切相關,調護情志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吳黎等[27]在研究中發現,對肺癌化療后心理焦慮和恐懼患者應用心理護理患者緩解焦慮抑郁狀態后,觀察組患者IgA、IgG、IgM 檢測指標均高于對照組(P<0.05)。
中西醫結合改善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的研究也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李國鋒[28]在研究中予以沙參麥冬湯聯合紫杉醇+順鉑(TP)方案治療肺癌患者,對照組行TP 化療方案,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加減沙參麥冬湯治療。結果發現,治療后,觀察組CD3+、CD4+、CD8+及CD4+/CD8+及NK 活性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證明,予以肺癌化療患者加減沙參麥冬湯聯合紫杉醇+順鉑(TP)方案,有利于提升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質量。何思敏等[3]觀察到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辨證以肺腎陰虛較多見,臨床運用百合固金湯聯合多西他賽+順鉑(TP)方案治療晚期肺癌患者,對照組常規采用順鉑聯合多西他賽化療方案,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百合固金湯,治療后患者CD3+、CD4+及CD4+/CD8+指標與治療前比較明顯提高,CD8+指標與治療前比較明顯下降(P<0.05)。結果證明,百合固金湯聯合TP 化療方案可提高晚期肺腎陰虛型肺癌患者臨床療效及免疫功能。
對肺癌化療后患者來說,改善免疫功能至關重要。西醫學對改善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的研究頗多,其療效也已經得到肯定,但西藥具有一定的肝毒性、腎毒性、神經毒性等,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而中醫在改善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上具有獨特優勢,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以正氣內虛為基本病機,通過辨證論治采用補虛法增強患者正氣,提高患者免疫力。中西醫結合改善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既能一定程度上汲取西藥起效快、作用強的優點,又能利用中藥藥效持續、整體論治的優點。而如何減輕西藥的副作用及中藥如何起作用仍需進一步研究,方可使中西醫結合改善肺癌化療后免疫功能低下在臨床上得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