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程,積累,賈方,鄭綺明通訊作者)
(南部戰區海軍第一醫院,廣東 湛江)
CT 與增強CT 在臨床疾病的診斷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兩種檢查,有相似的操作步驟,也有不同的特點。針對其特點進行護理,將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滿意度與檢查成功率。CT 是用X 射線束對人體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掃描,由探測器接收透過該層的X 射線,轉變為可見光后,由光電轉換變為電信號,再經模擬/數字轉換轉為數字,輸入計算機處理。增強CT,則是在CT 平掃基礎上,在靜脈注射造影劑后,對發現的可疑部位有重點的進行檢查,從而提高診斷準確率的一種方法。增強CT 與普通CT 的主要區別在于:(1)增強CT 是對普通CT 檢查不能確定具體性質的病變,進行的增強掃描檢查。例如肝臟血管瘤,腫瘤,甚至肝癌的鑒別等;(2)增強CT 掃描需經靜脈注入含碘有機化合物即造影劑進行掃描,而CT 平掃是靜脈內不給含碘造影劑的掃描。鑒于上述特點,增強CT 的準確性與靈敏性比普通CT 更高,而放射性以及過敏發生幾率也相應地增高。這就造成增強CT 的護理與普通的臨床護理,在操作流程上有一定區別[1]。我院從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對300 例患者進行增強CT 掃描。現將護理要點,做出如下總結,以期為增強CT 檢查的護理提供一定借鑒。
2019年3 月至5月在我院行CT 增強檢查患者,共300 例,其中男165 例,女135 例,年齡8 歲-88 歲。檢查目的:排查腫瘤,術前檢查或腫瘤定位等。
我院使用GE64 排螺旋CT 機,造影劑采用德國產非離子型造影劑優維顯,其終末清除半衰期約為2 小時。在檢測劑量范圍內,優維顯清除率平均為(106±12)mL/分鐘,與腎臟清除率(102±15)mL/分鐘相似。因此,優維顯幾乎全部通過腎臟排泄。
300 例患者,其中2 例在做增強中發生液體滲漏,3 例有留置針的肝素帽噴出,5 例于檢查前后及檢查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經積極處理(地塞米松5-10mg 靜推、吸氧等)與精心護理,患者情況好轉恢復,291 例患者順利完成檢查。
將增強CT 檢查的注意事項整理匯總為一頁word 文檔,打印并分發給待檢查的患者。在等待檢查過程中,根據患者的職業及居住地,采用合理、客觀的方式告知患者(本地患者,制定精通本地方言的護士,采用方言溝通交流)及其家屬此項檢查的目的、方法、意義及檢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如有碘過敏史、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甲亢等患者禁止使用碘對比劑;有高血壓、肺動脈高壓、支氣管哮喘、心力衰竭、分泌兒茶酚胺的腫瘤、妊娠和哺乳期的婦女、骨髓瘤、副球蛋白血癥、重癥肌無力和高胱氨酸尿的患者慎用碘對比劑。說明增強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碘過敏反應或造影劑所致腎源性纖維化等意外的發生;由于高壓注射造影劑,存在局部血管破裂的潛在危險,注射部位也可能出現造影劑滲漏,造成皮下軟組織腫脹、疼痛、麻木、甚至潰爛、壞死等;注射局部輕微疼痛、體熱、口干為正常反應。對年幼患者,與家屬溝通并囑家屬參與整個檢查的護理工作,盡量減少患兒在檢查過程中的不適及移動產生的偽影,由于CT 增強患者大多病情重,體質弱,精神緊張,護理人員做好必要的告知和解釋工作,尤其加強心理護理[2-4],消除病人的緊張情緒和恐懼感。患者檢查前必要的干預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重度反應的發生率。為了防止檢查過程中胃內會有殘留食物,檢查前空腹,禁食4 小時不禁水。做腹部臟器檢查的患者需提前攝入約500-1000mL 水,在臨上機檢查之前再攝入200-300mL 左右,效果更佳。說明完畢后,請每位患者及家屬詳細閱讀知情同意書并簽名。
盡管非離子型造影劑較離子型造影劑產生副作用的機率大為降低,但不良事件仍時有發生[5]。故注射前應詳細了解患者病史,對具有高危因素者,慎用或禁用碘對比劑做增強檢查;將常規急救藥物、急救用物、急救器材,擺放在靠近檢查室的固定位置;特別是在穿刺前,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全身情況以及血管情況要做評估,対于長期化療、年老體弱、尿毒癥、癌癥等不易穿刺病人,注射過程中容易發生碘造影劑滲漏的高危人群,應該在操作中提高警惕。選擇抗高壓留置針頭,常規型號20-22 號,仔細檢查包裝完整性,檢查肝素帽是否完好,注意加強無菌操作,在患者肘部或手腕部選大血管穿刺,以利于碘劑快速順利注射,確定穿刺成功有回血,再用0.9%生理鹽水快速注射,注射過程中,密切留意并詢問患者有無不適癥狀,最后用無菌粘膜固定牢固,以防滑脫。
檢查采用的是高壓注射器自動控制注射,高壓注射器能夠保證掃描與靜脈注射同時進行,高壓注射器壓力大,注射速度快,易造成碘對比劑滲漏,影響檢查質量[6-8]。因此,護理人員在注射前要確保針頭在血管內并固定好針頭及導管,避免掃描時針頭移動,詢問患者情況并觀察針頭是否移出血管外,方可注射,示教吸氣呼氣動作。針對病情危重、躁動不安、小孩等患者不配合的,家屬陪同檢查,以防出現意外,要做好家屬防護工作;掃描同時注射碘對比劑,通常成人注射速度為3-5mL/s,壓力為250-300psi,總量65-100mL,年老體弱者以及血管硬化擇情減量及速度,兒童劑量為2mL/kg,按檢查過程中,護理人員通過窗戶嚴密觀察檢查室內患者的細微動作,高壓注射器注射藥物時,觀察曲線走勢,如發現曲線壓力過高或過低,要注意患者的反應。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停止檢查,進入室內詢問情況,避免發生意外。
由于CT 掃描過程中的X 線會對人體造成損傷,且增強CT 的放射危害大于普通CT[9-11]。故在掃描前應盡可能的使用含鉛防護用品對患者無需照射的部位進行遮蓋,尤其是性腺、甲狀腺等高敏感區域,以減少人體不必要的射線吸收。檢查過程中,雖然護理人員不在檢查室內,不過在造影劑的準備以及檢查后的清掃整理,均使其暴露在放射下,故我院要求護理人員操作過程需穿戴含鉛防護服,做好自身保護。
患者檢查完畢后注射器按規定分類處理,做好登記工作,患者檢查完畢后不宜立即離開,應在休息室觀察休息20-30分鐘,防止遲發型過敏反應或其它不可預料的意外情況發生。在此期間,護士加強巡視,詢問情況。如若離開醫院后出現上述不適,囑患者即刻到就近的醫院或來我院診治。由于造影劑對腎臟有一定的毒性,故檢查后囑患者多飲水,以利造影劑的排泄。在患者休息確認無任何不適后方可拔針、離開。
對于臨床護理而言,有“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而對于增強CT 檢查的護理,也可以說“三分檢查,七分護理”。護理工作貫穿于整個CT 增強檢查過程,任何環節的疏漏都將影響到檢查質量,多一份仔細,多一份關懷,就將少一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