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娟
(江蘇省蘇州科技城醫院,江蘇 蘇州)
早產兒是妊娠達到28 周但不足37 周分娩者,孕婦早產時自感下腹墜漲、疼痛等宮縮反應,部分可見陰道少量流血,且早產兒出生時間越早,體重越輕,各器官發育越差,若未及時干預可影響其近期、遠期健康[1-3]。據統計國內早產發生率在5%-15%,1 歲內死亡嬰兒70%以上為早產兒,近年隨著早產兒治療及監護手段的進步,其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但其出生后依舊存在身體發育不成熟、免疫力較差、無法及時適應外界生存環境等問題,為確保早產兒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有學者建議對其進行體位護理,通過模擬子宮內環境,促進早產兒生長發育,本文選擇70 例2018.02~2020.02 區間收治早產兒研究,匯總。
納入研究70 例早產兒均選自2018.02~2020.02 區間,依據隨機信封法分為2 組。觀察組中男/ 女=20/15,年齡均 值(34.51±1.56)歲;孕 周 均 值(34.52±1.54)周。 對照組中男/ 女=21/14,年齡均值(34.91±1.34)歲;孕周均值(34.82±1.82)周,數據統計P>0.05。本研究已上報醫院倫理委員會。
[納排標準]
(1)納入①胎齡28-36 周者;②出生時體重1-2kg 者;③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④出生后12h 入兒科者;⑤入院時間>14 天者。
(2)排除①先天性激素者;②先天性遺傳性代謝疾病者;③合并嚴重感染者;④存在感染傾向者;⑤無自主呼吸者;⑥需要輔助呼吸者。
1.2.1 常規護理
(1)早產兒生命體征穩定后,護理人員在家屬陪同下降早產兒轉移至保溫箱內,并在箱內鋪柔軟被褥,與此同時將一塊方形柔軟毛巾墊在早產兒頭頸部,使其頭部保持稍微后展,而后將保溫箱內溫度調節在30℃左右恒溫狀態下。(2)保持病房內溫度濕度適宜,將光線調整至柔和狀態,而后使用暖箱罩遮蓋暖箱,確保暖箱內溫濕度、光線適宜[4]。
1.2.2 改良式鳥巢體位護理
(1)選擇柔軟、全棉、光滑、印有卡通圖片的布料制作橢圓形鳥巢,當早產兒生命體征穩定后將其轉移到預熱至33℃鳥巢中,確保早產兒四肢自然屈曲,呈側臥位[5-8]。(2)根據早產兒體重、實際情況,調整鳥巢松緊、大小,使其恰好包裹早產兒全身,四周留30cm 在鳥巢邊緣,方便早產兒自我變換體位。(3)使用制作剩余布料包裹弧形硅膠軟枕,而后將軟枕放置于嬰兒頭頸部,確保其呼吸通暢,而后根據早產兒體重隨時調整光照及溫度,定時消毒鳥巢。
①護理效果包括:心率、呼吸頻率、睡眠時間、胎便轉黃時間等。
②生長發育情況:測量早產兒護理前、護理后2 周、4 周體重、身高、頭圍變化。
③護理中可見呼吸暫停、硬腫癥、喂養不耐受、皮膚破損等并發癥。
觀察組:呼吸頻率(37.82±2.71)次/min、心 率(134.52±1.92)次/min、睡眠時間(20.14±0.35)h/d、胎便轉黃時間(45.72±14.53)h;對照組:呼吸頻率(45.33±2.11)次/min、心率(137.24±2.02)次/min、睡眠時間(15.91±0.21)h/d、胎便轉黃時間(17.61±8.02)h,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觀察組:護理前體重(1.74±0.42)kg、身高(39.92±3.42)cm、頭圍(26.92±2.42)cm;護理后2周體重(1.92±0.26)kg、身高(44.72±2.51)cm、 頭圍(28.62±2.51)cm; 護 理后4周體重(2.62±0.35)kg、身高(47.72±3.18)cm、頭圍(32.92±2.05)cm。 對照組:護理前體重(1.73±0.38)kg、身高(39.72±3.28)cm、頭圍(26.72±2.12)cm;護理后2 周體重(1.81±0.24)kg、身高(42.52±2.34)cm、頭圍(27.82±2.61)cm;護理后4周體重(2.21±0.34)kg、身高(45.31±2.51)cm、頭圍(30.42±1.72)cm,護理前對比無差異,護理后2 周、4 周對比差異顯著P<0.05。
觀察組:出現2(5.71%)例呼吸暫停、1(2.86%)例硬腫癥、1(2.86%)例喂養不耐受;對照組:出現5(14.29%)例呼吸暫停、3(8.57%)例硬腫癥、3(8.57%)例喂養不耐受、1(2.86%)例皮膚破損,兩組對比觀察組并發癥率11.43%低于對照組34.26%,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早產兒是出生時不滿37 周、體重不足2.5kg、身高不足47cm 的新生兒,近年我國早產兒發生率逐漸升高,且高于全球均值11%。眾所周知早產兒較足月兒各臟器發育不成熟,出生后對新環境適應能力差,易繼發呼吸暫停等并發癥,且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全,為此需將其放置在保溫箱中,但日常喂奶、換尿布等護理操作均會帶走部分熱量,因此需給予早產兒特殊護理,滿足其生長發育需求[9-11]。
結果顯示觀察組呼吸頻率37.82±2.71 次/min、心率134.52±1.92 次/min、睡眠時間20.14±0.35h/d、胎便轉黃時間45.72±14.53h 優于對照組,護理后2 周、4 周體重、身高、頭圍高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率11.43%低于對照組34.26%,兩組對比P<0.05,證實改良式鳥巢體位護理既可促進早產兒生長發育,亦可改善其呼吸功能及預后效果,分析:(1)鳥巢體位護理為目前兒科常見護理模式,可在保溫箱基礎上為早產兒模擬類似母體子宮的鳥巢形狀,并為其提供舒適體位,方便喂養或吸吮,使其快速適應母體外環境[12-14]。(2)鳥巢易聚集早產兒體表熱量,還可對早產兒活動進行限制,降低其體表耗熱量,早產兒在鳥巢內難以改變體位,可減少呼吸道屈曲誘發的呼吸暫停。(3)將早產兒放置在類似子宮的鳥巢內,可提高其安全性、邊界感,增加安撫及固定作用,減少其哭鬧、抖動發生率,其次既往鳥巢由毛巾圍成,本研究中選擇柔軟、全棉、光滑、印有卡通圖片的布料圍成,將早產兒放置在上面后可保護肢體活動,維持其生理穩定性,避免不良體位影響早產兒生長發育[15]。
綜上,改良式鳥巢體位護理可促進早產兒生長發育,亦可改善其呼吸功能,降低出生后并發癥率,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