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玲
(解放軍960醫院淄博院區,山東 淄博 255300)
本文分析了護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具體應用,從對護士的人性化管理,對患者的人性化管理兩方面進行了分析,探究了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應用效果,對于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在護理工作中的有效應用,對于提升護理工作質量效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1]。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這一時間段的某醫院120名護理人員進行研究,護理人員的年齡23-45歲,所選擇護理人員的學歷水平,50%為大專學歷,38%為中專學歷,12%為本科學歷,其中有護師、護士,還有副主任醫師,主管護師。
1.2 方法。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具體操作如下:第一,對護士的人性化管理:提升護士的管理水平是醫院護理工作的重要目標。護士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才能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護理要求。作為護理人員必須要熟練操作相關護理技能,并且還需要具有風險判斷能力,能夠對潛在的風險進行準確的判斷,這樣才能消除風險隱患。另外,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很大,因此,要想作為一名優秀的護士,其承受能力要強,抗壓能力要強。醫院管理者要認識到護理人員工作的辛苦,能夠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提供良好的人文環境,這樣,才能提升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使其潛能得以最大發揮。管理者要能夠積極為護理人員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輕松的工作環境,使護理人員能夠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提升他們的競爭能力。同時通過輕松的工作環境,為護理人員減壓,使他們能夠身心愉悅地開展工作,這樣,才能提升護理工作的效果,降低工作壓力對護理人員的負面的影響。醫院要能夠以人性化理念為指導,不斷完善護理管理制度,能夠建立合理的護理層級關系,明確護理責任,推動護理工作的高效開展[2]。在管理過程中,要能夠多考慮護士的現實需要,能夠盡量滿足護士的需求。要能夠建立完善的獎勵機制,把精神激勵與物質獎勵結合起來,激發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第二,對患者的人性化管理:
(1)加強心理護理:患者由于受到病痛的折磨,很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因此,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不斷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是很重要的。護理人員要能夠積極主動地與患者交流,能夠盡量多關心情緒不穩定的患者,定期做患者的心理幫扶工作,能夠加強對悲觀失望患者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克服不良心理情緒,堅定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2)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使其能夠給患者更多的情感支持:對于患者而言,家庭親人的支持與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有了家人的愛和關懷,病人才能有更大的勇氣面對疾病,戰勝疾病,家人的情感支持對于患者康復非常重要,因此,護理人員要能夠重視與病人家屬的溝通,能夠使病人家屬認識到自身陪伴與關愛對病人治療的積極作用,要能夠使家屬能夠基于病人更多的情感上的支持。護士要能夠積極向病人家屬宣傳其支持與關愛對病人疾病治療,對其康復的作用,使病人家屬能夠堅定地支持持病人,戰勝疾病。
(3)落實好延伸性護理工作:延伸性護理是對住院護理服務的一種必要的延伸,延時性護理體現了人性化的護理理念。醫院要開展延伸性護理工作,首先需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相關理論教育與技能培訓,指導護理人員掌握延伸性護理的相關技能。目前延伸型護理主要包括為出院患者提供的醫療護理、康復護理和健康指導等。在患者出院后,醫院要能夠做好患者的跟蹤幫扶工作,對于需要的患者提供進一步的護理服務,做好患者的隨訪和健康指導工作。
在患者出院后,延伸護理小組成員要能夠基于患者飲食、用藥、心理衛生、康復鍛煉、復診、并發癥觀察及處理等方面的指導,能夠根據患者的思想情況,針對患者的不同特點,做好患者的康復指導工作,增強患者康復的信心和決心,要能夠做好患者家庭的訪視工作,做好患者滿意度調查工作,不斷改善工作內容,解決患者的各種醫療問題,真正達到患者滿意[3]。
(4)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醫院要能夠積極為患者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能夠不斷優化病區設施配置,能夠不斷美好病區環境,保持病房的整潔衛生,保障患者床單被褥的舒適穩定,保持舒適的病房溫度和適度。另外,要能夠規范醫護人員的行為規范,積極美化人文環境,要求醫護人員能夠保持微笑服務,使患者能夠舒心放心。在病人入院之初,護士就要能夠詳細地向患者介紹醫院的環境,醫院的制度及醫療條件水平,能夠幫助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新的環境,并有效消除患者的緊張心理,增強患者康復的自信。
臨床護理工作是相當辛苦的,護理人員不僅要輔助醫生進行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同時還需要為病人提供多方面的服務。護理過程中,病患的情況各異,護理人員隨時會遇到各種突發問題,其工作壓力是很大的。因此,必須要借助于科學合理的護理管理方法,有效緩解護理人員的壓力,提升提升其護理服務的積極性。管理者要能夠要能夠積極落實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要求護理人員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也需要多關心護理人員,尊重護理人員,能夠為護理人員提供較為愉悅的工作環境,這對于緩解其身心壓力是有很大幫助的[4]。另外,護理人員也需要多關注患者,關注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感受,能夠從患者角度出發,為他們提供全方位地服務,真正地把人性化管理模式落實下去,提升護理服務工作質量和效率。
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法身了很大的變化,由原來的強制性管理,開始向人性化管理轉變。管理者更加關注護理人員的心理需要,并能夠積極主動地幫助護理人員處理一些工作中生活中的問題,能夠積極創造良好的發展平臺,為護理人員提供發展的機會,使其能夠更好地展示自我的才能和智慧。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護理管理制度更為完善,科學的工作制度和休息制度得以建立,這保障了護理人員有充分的休息時間,恢復精力,有助于護理人員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提升工作效率。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通過合理的獎懲制度,在科室內更容易形成良好的競爭環境,護理人員能夠自主的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其護理服務水平得到了顯著的發展。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后,醫院給予護理人員更多的人性化關懷,幫助護理人員解決很多問題,這樣,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奉獻精神得到強化[5-6]。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護理工作做得更細,更具有溫度,這樣也能夠得到患者的認可。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后,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服務態度和處理突發問題的能力及醫患溝通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通過研究,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醫院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大幅度提升,從原來的78%左右到現在的93%左右,并且護理人員對醫院的管理也更為滿意,在走訪中,我們發現,94%左右的護理人員對人性化管理模式持肯定態度,認為這種模式能夠提升自身的工作積極性,提升護理工作的效率。可見,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應用效果是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