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舞陽縣人民醫院(462400)孫進亞
初產婦由于缺乏生育經驗,多選擇進行剖腹產分娩,但是在分娩過程因為緊張產生應激反應,造成術后疼痛感劇烈,同時,剖宮產中大量出血易導致術后形成血栓,還會導致再次妊娠時子宮破裂,為此在臨床進行剖宮產產婦中需進行有效護理保證母嬰生活質量[1]。現研究針對性護理干預對進行剖宮產的初產婦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進行剖腹產的初產婦產婦8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試驗組采用針對性護理,對照組年齡23~36歲,平均(27.03±3.83)歲,孕周37~41周,平均(38.42±4.03)周;試驗組年齡24~37歲,平均(26.95±3.81)歲,孕周37~41周,平均(38.45±4.01)周,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可比。納入研究對象為足月、單胎頭位初產婦,排除免疫系統疾病、肝腎功能不全的產婦,產婦及家屬知情同意,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針對性護理:①針對心理護理。首先護理人員應同產婦建立良好的關系,引導產婦說出心中的顧慮,針對其焦慮抑郁負面情緒進行疏導,使產婦了解分娩、手術過程及護理要點,充分準備;②針對飲食護理。手術前囑托產婦盡量多食用高纖維,高蛋白,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進行適當運動;③針對疼痛護理。手術麻醉效果減退后,產婦逐漸開始感受手術切口疼痛情況,及時給予適當止痛藥物,保持切口部位清潔,防止化膿感染,若傷口出現局部硬塊,觸摸有波動感,及時進行抗感染化膿處理,勤更換衣物,多清潔外陰,衛生用品定期消毒;④哺乳護理。按摩產婦乳房,幫助產婦盡快泌乳,指導產婦盡量母乳喂養新生兒。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的術后排氣時間,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觀察術后疼痛情況,觀察兩組產婦的腹脹、尿潴留、出血、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以率(%)和(±s)表示,采用X2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產婦的術后排氣時間和疼痛情況 試驗組術后排氣時間(13.39±3.05)h、VAS評分(5.06±0.89)分均低于對照組(21.94±4.15)h、(6.85±0.95)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產婦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12.50%(5/40),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32.50%(13/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剖腹產是臨床上重要的分娩方式,尤其是對于胎兒不正的產婦來說,能夠有效改善妊娠結局和新生兒預后,確保母嬰安全,但是剖宮產作為開腹手術,易受到麻醉藥物影響的同時,也容易出現腹脹、感染等并發癥,需要及時給予干預促進康復[2]。針對性護理作為一種針對性較強的護理,通過護理人員同產婦建立良好的關系,切實了解產婦顧慮,幫助產婦緩解負面情緒,通過術前飲食干預,減少術后脹氣現象,通過針對疼痛的護理,減少產婦術后疼痛感,通過術后對乳房按摩,幫助產婦盡快泌乳[3]。研究針對性護理對于剖腹產產婦的效果,結果表明,試驗組術后排氣時間、VAS評分均少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 <0.05)。通過針對性護理,能有效改善產婦術后疼痛情況,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有研究表明,通過針對性護理,提高母乳喂養率,進而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營養需求,促進大腦、胃腸道、神經系統發育[4]。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在足月、單胎頭位初產婦剖宮產術中,可有效減緩術后疼痛情況,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可做進一步研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