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燒傷患者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便是瘢痕整形術,通常患者發生燒傷后會出現瘢痕,其癥狀是最常見的皮膚問題之一,其主要臨床表現癥狀包括疼痛、瘙癢以及紅腫等,不僅對患者皮膚外觀造成影響,同時還會威脅到患者皮膚健康,導致患者心理上出現一系列負面情緒。因此,在患者實行燒傷瘢痕整形圍手術期實行有效的護理是極其重要的,可加速患者受損功能的恢復以及外觀的恢復,增強患者的信心。而護理干預可將其分為以下兩個階段:術前與術后來進行實施,具體操作如下。
實行燒傷瘢痕整形術前患者在臨床護理人員的陪同下完成各項相關的常規檢查,其檢查項目分別包括:B超檢查、血常規檢查、肝功能檢查、凝血常規、輸血前檢查、胸部照片以及尿常規檢查等。
患者到院就診后護理人員需要第一時間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通過談話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并進行分析記錄。護理人員需要針對患者出現的不良心理情緒做出及時的干預,讓患者正確面對疾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配合治療,提升手術成功率。
術前對患者燒傷面皮膚進行徹底清潔,由于患者出現瘢痕的皮膚與健康皮膚之間容易堆積污垢,若不給予有效的清潔將會導致患者出現感染,迫使患者遭受二次傷害。護理人員需要每日定期為患者瘢痕采用溫水浸泡1~2次,將污垢清除干凈后將其軟化,從而降低手術的操作難度。同時,利用相應的藥膏對瘢痕進行涂抹,直到整個手術結束。
一部分患者出現燒傷部分在眼部并出現眼瞼外翻,護理人員術前需采用0.25%氯霉素滴眼液對患者進行4~5次/d的滴眼,并每日睡前涂抹金霉素眼膏,對患者的角膜和眼結膜加以保護,預防患者出現眼科疾病。定期對患者的視力進行檢查,并在過道或者是走廊處設置扶手,避免患者摔倒。
這類患者易出現瘢痕萎縮,術前易出現進食困難,進食后口腔內殘留大量食物殘渣。護理人員需要定期對患者口腔進行清理,飯后漱口,避免出現感染。
對其飲食方面進行調節,囑患者多進食纖維素類及營養豐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及高蛋白質的食物,術前2 d以流質食物為主,避免發生腸道感染。
患者術后恢復意識前給予氧氣并固定患者四肢,為患者吸痰確保呼吸暢通,針對燒傷程度較為嚴重者全程進行生理指標密切監察,并進行記錄。
針對頸部或面部燒傷者在對患者進行敷料更換時查看是否滲液或是滲血,觀察患者呼吸功能正常與否,若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立即告知醫生并積極配合搶救。
抬高患肢,利用夾板進行固定,查看患肢敷料情況與血量狀況,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制定針對性的運動方案,避免出現血栓。
確保植皮部位與取皮部位的清潔度,確保敷料處于干燥狀態。若藥物滲出立即更換新敷料,若患處滲液、滲血或惡臭出現,患者創面疼痛顯著,體溫上升則判定為感染,立即上報主治醫生并積極配合治療。
目前,臨床針對燒傷瘢痕患者給予有效皮膚軟組織擴張術整形治療,可顯著縮小瘢痕面積,同時提升患者創面愈合率。但是在治療后部分患者精神上仍然存在壓力,影響后期的創面愈合。因此,在給予患者有效的整形術同時加入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顯著提升臨床護理效果與質量,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概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