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豐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婁底417000)
(1)教學模式傳統單一。機電專業具有實踐性強、實操性大的特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須按照學生的層次將學生進行劃分,然后根據每一層級學生在能力方面體現出的差異性,采取遞進式的教學模式。主要的教學內容包括基礎的理論知識,專業基礎技能以及綜合性的實踐能力培養等幾個模塊。在以往的教學中也會采取綜合性的實踐教學模式,也是從學生的基本認知能力、學習規律出發的,但是在時代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傳統的綜合性實踐教學模式弊端不斷地暴露出來,新的實踐教學模式改革迫在眉睫。在過去的實踐性教學模式當中,理論知識、實驗教學、實踐活動都是獨立存在的,各自形成一個單一的個體,沒有將專業理論知識及實踐教學探究橫向地穿插進來,導致學生的能力培養也過于局限性,不利于學生綜合實力的提升。而在最后的畢業設計階段,傳統的實踐教學方式不重視課程之間的組合性以及相互作用性,而且由于學生在實習階段過于繁忙,在畢業設計方面所消耗的時間及精力較少,所以在技能培養上也體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局限性。
(2)綜合性實踐課程的教學內容缺乏創新性。在過去的機電專業實踐教學中,教學內容的滯后新主要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制造及機械電子。是非常明顯的,而且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是分離的,兩者之間的關聯性不高。所謂的實踐課程也大多是采取理論講授的方式完成,教學內容不變,教學方式單一,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之間的橫向關聯性過于單一,學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也不明顯,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體會不到樂趣,動手能力及思維能力也得不到訓練,成就感極低。另外,實踐性課程教學內容創新性的缺失,致使實踐探究活動變得一成不變,幾屆學生持續地探究與實踐同一個話題,顯然沒有與當前的時代和社會變化結合起來,實踐結果也必然缺乏時代性和前瞻性。
(3)實驗室建設缺乏科學性。職業院校機電專業中很多課程是在實驗室中完成的,所以實驗室建設對于職業院校機電專業實踐課程的開展尤為重要。但當前很多學校在實驗室的建設上采取的都是非常簡單的方式,直接采購成套的實驗設備,雖然可以很好地將電子設備保護起來,但是實際的實驗效果卻沒有高效地體現出來,出現了與實際情況極為不符的現象,不僅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及實操技能的提升,也導致學生無法準確地探索機電的工作原理及內部結構。所以,在實驗室建設中科學性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應該在此方面多加改進。
機電專業綜合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最重要的是要凸顯職業學校的生命力,所以提升實踐課程的課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具體的教學改革中要遵從以下的教學改革思路:①要構建起更加完整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計劃及課程,根據學生的需要主要針對于某一項技能展開專項的實踐訓練活動,從點到線到面地開展實踐課程,提升實踐課程的連續性,將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的關聯性充分地結合到一起,但也應該保持相互之間應有的獨立性。②保證基本技能實踐環節的比重,重點在于著重地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對實踐技能進行相應地拓展,打破以往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局限性,使學生可以從實踐訓練中養成實踐探究的經驗,并愿意積極主動地開展實踐課程。③在實踐教學活動的組織與開展過程中要樹立起模擬性的理念,也就是要與實際的生產過程結合到一起,以生產實踐為依據開展具體的綜合性實踐教學活動。④將生產、學術與研究結合到一起,充分地利用各項資源,堅持互惠互利的原則,并以此基礎上探索出一條與職業院校機電專業實踐探究教學最為符合的道路。⑤重點加強實踐人員及管理人員素質的建設與培養,提升實驗室設備的利用效率,不斷地完善學生服務。
(1)實施過程化的技能培養方式。該種方式是一種持續性的遞進式工作方式,可以與理論課程教學組合式進行,一種有機性的教學方式。在該種教學模式的應用過程中,不僅突出體現了教學的模塊化,并且在很多的專業當中可以根據課程性質的差異性進行自由地組合式搭配與教學。比如,在機電專業教學中,可以將電工學與數字化技術結合到一起,然后構建成技能訓練的模塊,并在該模塊中進行實踐課程的探究與教學,也就是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技能及專業性的技能訓練能力,然后將原有的教學體系與之進行結合,形成相互遞進式的關系體系。因此,在該種教學方式中,重視的是學生綜合技能的培養,可以將學生的每一個階段的技能及能力融入到相應的學習內容當中去。
(2)對綜合性實踐教學內容進行適時革新。綜合性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化實踐,需要實施與之相配套的教學內容,可以建立綜合性實訓課程的校本教材。教材內容的編制上要與專業要求相吻合,著重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內容設計上突出體現實訓課程的內容及思路,并將實訓內容貫穿到所有的教學環節當中去,以此來提升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價值,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內容具體革新過程中主要應該滿足以下幾個要求:首先,在實訓項目的選擇上必須要與機電專業的教學內容相吻合,而且需要涵蓋所有的內容,之后按照各個課程的性質對內容進行相應地分解,使之分解成若干個小項目,將實訓活動在若干個小項目中進行實施。其次,在對實訓活動的內容進行設計上,要掌握好難度問題,保證難度的適中性,可以被學生所接受,又能夠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相應地提升。再次,實訓課程的專業性和針對性必須要突出,要著重顯示可以對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進行訓練,并給學生營造一個相對真實的實訓環境,設計出一套相對完整的實訓課程體系。最后,實訓活動的開展必須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在完成一個實訓項目之后要以實物的形式將實訓的內容與結果呈現出來。
(3)項目教學法的具體應用。機電專業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改革應該建立在不斷實踐與探究的基礎上,所以可以將項目教學法應用到其中。項目教學法是一種以項目實施為中心的新型的教學方式,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隨著時間和空間的不斷延長,項目可以被逐漸地分解,通過每一個子項目的分解與完成,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其中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制定、評估與解決等。之后學生將各個子項目進行銜接與整合,逐漸地實現項目任務的突破,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到理論,最終實現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機電專業綜合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要充分地利用各種有效地資源,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突出體現綜合性實踐課程的重要性,并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機電專業相關的教學與學習內容,讓學生獲取相應地實踐能力,為學生后期的就業及工作奠定基礎。這樣做學生也可以獲取更多的本領,在進入社會后更快地被社會所接受,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