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510080)白亮
廣東省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513300)黃建峰
1.1 一般資料 根據國際隨機字母排列法將本院中2010年3月~2018年3月間收治的232例輸尿管結石合并腎結石患者進行分組,分別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納入116例患者,所有患者對研究知情自愿參加,同時本研究符合相關醫學倫理要求。實驗組中患者的男女性別比為94∶22,年齡23~71歲,平均為(51.6±3.2)歲,對照組中患者的男女性別比為101∶15,年齡21~68歲,平均為(50.3±3.8)歲。兩組基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選擇經皮腎鏡手術治療,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后,患者保持膀胱結石位,并采用膀胱鏡對患者手術進行輔助,對患者輸尿管導管F5逆行插入后,留置導尿管患者轉變為俯臥位將患者腹部墊高應用超聲檢查方案,了解患者腎臟狀況并對目標進行選擇,在B超引導下,通過經皮通道建立后使用擴張器將通道進行擴張后置入腎鏡,并利用鈥激光碎石系統擊碎患者結石后取出。確認患者及時清除狀況后,常規留置雙j管完成手術。
實驗組患者選擇腹腔鏡聯合軟鏡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常規消毒鋪巾后,采用氣腹針對患者進行常規氣腹建立并常規置入Trocar,與患者的麥氏點、肚臍以及劍突之間,以及患者右側鎖骨中線肋下緣置入Trocar,采用無損傷鉗沿患者輸尿管走行方向,將輸尿管完全分離,探查患者結石狀況后,并應用腹腔鏡將患者結石處的輸尿管壁進行縱性切開,再將結石經輸尿管分離后,將其剝離出采用鉗子將其中的結石取出。若患者在手術期間發現較大結石,存在取出困難的狀況,需要應用鈥激光于直視狀態下,將結石粉碎后取出。
1.3 評價標準 采用本院自制的表格記錄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手術各項指標并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均數±標準差)分別選擇X2、t進行檢測,P<0.05表明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本次研究成果顯示,針對直徑為2 0 m m以下的結石,實驗組的清石成功率60.34%(70/116)高于對照組52.59%(61/116),而對于直徑超過2 0 m m的結石,對照組的清石成功率36.21%(42/116)高于實驗組的31.90%(37/116),同時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11.21%(13/116)也高于實驗組7.75%(9/11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本次研究成果顯示,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各項指標,對照組的術中出血量(79.63±25.36)ml,高于實驗組的(57.59±21.14)ml,但手術時間(62.41±2.52)min短于實驗組的(90.43±8.75)min(P<0.05)。
通常情況下,在泌尿系統的任何部位都可能發生結石,但輸尿管結石合并腎結石比較多見,大部分都位于腎盞或腎盂,最終可能排入輸尿管和膀胱,其具體癥狀和結石的形狀、大小和是否感染存在一定關系,比較常見的包含腹部絞痛、血尿、胃部不適等癥狀[1]。本次研究中所選擇的腹腔鏡聯合軟鏡手術方案,輸尿管鏡下輸尿管切開手術,在臨床應用中具有較高的清石率,若泌尿外科醫生具有較為豐富的手術經驗,應用這種手術進行結石清除,有效率基本可達100%[2]。聯合軟鏡對患者進行治療,在應用過程中可利用鈥激光進行碎石,經由軟鏡取出,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針對輸尿管結石合并腎結石,經皮腎鏡手術以及軟鏡配合腹腔鏡手術方案兩種治療方式均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建議結石較小的患者選擇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治療,若患者結石較大,必要時可選擇經皮腎鏡手術方案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