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陽市婦幼保健院(455000)孟紅梅
隨著早產兒急救技術、圍生醫學的進步,極低出生體質量早產兒存活率顯著提高,其生存質量愈發受到重視[1]。家屬在早產兒照護過程中充當重要角色,故為家屬傳遞相關信息,提高其對早產兒的照護能力尤為重要[2]。本研究選取我院極低出生體質量早產兒94例,探究信息支持協同護理干預對體質量及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批準,選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極低出生體質量早產兒94例,根據入院順序分組,各47例。對照組女23例,男24例;自然分娩27例,剖宮產20例;觀察組女22例,男25例;自然分娩28例,剖宮產19例。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家屬知情并簽署承諾書。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早產兒入院后遵醫囑給予心電監護、合理吸氧、營養支持、暖箱復溫、發育支持護理等。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信息支持協同護理干預。(1)組建小組:成立由新生兒科主任、護士長、副主任護師、主管護師、康復護士組成的信息支持協同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均具有5年以上臨床經驗,責任心強,且語言表達、溝通能力良好。(2)微信群:建立早產寶寶信息支持微信群,邀請家屬加入,并確認每位家屬均可熟練掌握微信的功能、使用方法。(3)信息支持內容:①住院期間,對早產兒治療、喂養、護理等情況進行一對一發布,并講解母乳喂養的優勢、乳房保健等;②嗆咳、溢乳、腹瀉、濕疹等防護技巧;③母乳、人工喂養指導,飲食行為指導;④兒科常見疾病觀察、預防。(4)發育知識技能培訓:①定期對家屬進行多媒體示教,如喂養及生活護理、視聽觸覺訓練、生長發育知識、親子情感聯結等;②患兒病情穩定后,鼓勵家屬參與照護,如撫觸、皮膚護理、換尿布、測體溫、袋鼠抱、語言交流等。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早產兒月齡3個月、6個月體質量;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以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S)評估,分別為非常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非常滿意,將一般、滿意、非常滿意計入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體質量 觀察組月齡3個月體質量(5.26±0.31)kg,6個月(6.82±0.56)k g;對 照 組 月 齡3個 月 體 質 量(4.85±0.26)kg,6個月(6.43±0.42)kg。觀察組月齡3個月、6個月體質量較對照組高(t1=6.947,P1<0.001;t2=3.820,P2<0.001)。
2.2 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 觀察組滿意度93.62%(44/47),高于對照組的76.60%(36/47)(χ2=5.371,P=0.021)。
信息支持協同護理干預為新型護理模式,其將患者、醫護及家屬緊密結合,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以有效提高護理質量[3]。近年來,移動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移動終端設備(智能手機等)在現代生活中日益普及,微信以其便捷、及時、互動等優勢而被多數家屬接受。本研究依托微信實施信息支持協同護理干預,即建立早產寶寶信息支持微信群,住院期間,對早產兒情況(治療、喂養、護理等)進行一對一發布,并給予健康宣教,并對早產兒生長、發育需求及預后進行全面評估,給予針對性發育支持;同時,遵循循證護理模式,連續、系統、有效地對家屬進行微信互動信息支持,以有效促進患兒體質量及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提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月齡3個月、6個月體質量較對照組高,觀察組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較對照組高(P<0.05)。表明信息支持協同護理干預應用于極低出生體質量早產兒,可提高體質量及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
綜上可知,信息支持協同護理干預應用于極低出生體質量早產兒,可提高早產兒體質量及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