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鎮平縣中醫院(474250)蘇曼
1.1 一般資料 選取心血管外科單純二尖瓣病變患者62例(2018年4月~2019年3月),按入院順序不同分組。常規組(31例):男4例,女27例;年齡22~53歲,平均(35.72±6.44)歲;聯合組(31例):男6例,女25例;年齡23~55歲,平均(36.11±6.59)歲。兩組基本資料(年齡、病程)均衡可比(P>0.05)。所有患者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服務,包括口頭宣傳單純二尖瓣病變知識、手術過程及術后注意事項等;飲食與服藥指導;加強病房環境、溫度、空氣管理等。聯合組基于常規組實施317護手機APP+微信群。具體方法:①建立微信群聊,命名為“心臟微護”,邀請患者及家屬進入群聊,并教會其使用317護手機APP,協助其完成個人信息注冊、綁定,同時結合微信群員病情程度、有無基礎疾病等進行分組,實施個性化健康教育與護理方案。②通過317護手機APP定時推送單純二尖瓣病變術后自護文字、圖片或視頻等,同時通過問卷、反問等方式,評估患者疾病知識掌握程度,若連續7d未學習者,則通過微信@功能或電話隨訪方式了解情況,告知其掌握疾病知識的重要性,改變其錯誤認知。③利用微信語音、視頻在線接受患者咨詢,及時解答疑問,注意回答科學性、合理性。同時利用微信圖片、小視頻等功能要求患者及家屬上傳當日飲食、服藥情況,糾正患者錯誤行為,并對表現良好者提出口頭表揚與物質獎勵,以促進其行為改變,堅定康復信心。
1.3 觀察指標 從飲食均衡、遵醫服藥、運動適量評估兩組遵醫行為;自擬《單純二尖瓣病變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度量表》從飲食原則、疾病成因、治療配合、臨床表現4個維度評估護理前、護理結束后兩組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度,得分0~100分,得分與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度成正比。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5.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遵醫行為 聯合組28例飲食均衡,30例遵醫服藥,29例運動適量;常規組20例飲食均衡,23例遵醫服藥,21例運動適量。聯合組飲食均衡、遵醫服藥及運動適量遵醫率90.32%、96.77%、93.55%分別高于常規組64.52%、74.19%、67.74%(χ2
1=5.905,P1=0.015;χ22=4.879,P2=0.031;χ2
3=6.613,P3=0.010)。
2.2 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度 護理前,聯合組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度評分(48.72±5.96)分,常規組(49.84±6.82)分,兩組比較無顯著差異(t=0.689,P=0.494);護理結束后,聯合組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度評分(84.63±7.15)分,常規組(79.88±7.69)分,聯合組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度評分較常規組高(t=2.519,P=0.015)。
現階段,臨床治療單純二尖瓣病變主要采用手術,能迅速恢復呼吸功能,解除患者痛苦,但由于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為較差,導致預后效果欠佳[1]。研究發現,實施手術治療的同時配合科學合理護理服務,能提高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度,糾正其不良行為[2]。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飲食均衡、遵醫服藥及運動適量遵醫率高于常規組,且護理結束后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度評分較常規組高(P<0.05)。提示317護手機APP+微信群能顯著改善遵醫行為,提高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度。原因在于,317護手機APP+微信群在“三分醫療、七分護理”理念下,提供個性化健康教育,定時推送單純二尖瓣病變術后自護知識、文字等,利用微信群聊及時解答患者疑問,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有助于滿足患者認知需求,提高其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度,同時利用微信監督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獎懲結合,有利于糾正患者不良行為,提高其治療依從性。
綜上所述,317護手機APP+微信群應用于心血管外科單純二尖瓣病變患者,能顯著改善遵醫行為,提高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