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自然資源局,新疆昌吉 831100)
傳統的草原蟲害治理是使用化學藥劑,雖然這種方式對于蟲害具有絕對的殺傷力,但是卻很容易導致草原污染。當在草原大范圍的噴灑了農藥之后,一段時間之內指不能進行放牧的,而且就算是可以放牧但是青草上面或多或少都會帶有農藥殘留,因此大大影響了食品安全。而且最重要的是牲畜在食用了這些青草之后,會出現很多的不良反應,甚至是中毒,這會使得養殖的成本急劇增加。因此草原蟲害治理也開始朝向生態化以及生物化方向轉變,新型的治理技術具有污染比較小,成本較低并且對人和牲畜的傷害幾乎沒有。在新疆昌吉草原中,蟲害鼠治理主要是草原蝗蟲和大沙鼠災害,本文就由此入手,簡要分析。
在新疆地區,主要采用的是天然草場放牧。就天然草而言,自身的營養要高于人工草,所以要大規模發展畜牧業,則受到了限制。再加上蝗蟲以及害鼠的出現,更讓這種限制被放大。而且蝗、鼠會和畜爭食,對于草場也會有一定的破壞。蝗蟲的出現需具備自然條件,一般在春季低溫天氣下,不利于蝗卵的孵化,但是近年來氣候變暖,就讓蝗蟲在春季更容易發育,此外,人們為了發展農業,所進行的土地開墾,使草原的生態環境條件被改變,植物變得單一化,這樣就給蝗蟲提供了養料,更容易爆發蝗災。還有人為的狩獵,讓很多以蝗蟲為食的鳥類等都被捕殺了,這更給蝗蟲的泛濫提供了條件。在新疆地區,草原鼠害也是一類不容忽視的災害,害鼠的體型要大于蝗蟲,尤其是大沙鼠,而且它們有群居習性,也能快速繁殖,它們還能在地下形成網道系統,造成間接危害。
草原蟲害一直都是存在的,對于畜牧業的發展是具有很大的威脅,使得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一直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2]。因此一定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全民都參與到草原的生物以及生態的治理當中。并且不定期進行培訓,讓牧民等處于草原一線的人員掌握生物防治技術,只有這樣才可以推動所有人積極參與到治理工作中,進而營造一個良好的治理氛圍,到達蟲害防治的目的。
(1)天敵繁殖
利用蟲害的天敵進行蟲害治理,這是一種最為典型的生態蟲害實力方案,也是目前各個草原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蟲害防治方案。以草原蝗蟲為例,這種蟲害對于可以破壞草的根莖,對于草場的破壞是比較嚴重的。而粉紅椋鳥是一種以蝗蟲為主食的鳥類,其每天可以捕食150只左右的蝗蟲,在消滅蝗蟲的工作中屬于主力軍。故可以人工建巢招引這種鳥類,控制蝗害。除了粉紅椋鳥,還可以采用牧雞治蝗,這也是一種生物治蝗的方法,在新疆地區得到了普遍使用,可以人工飼養牧雞,既能在控制蝗害上提供極大的幫助,還能通過育肥雞增加農牧民收入。此外,應對大沙鼠時,可以采用“招鷹滅鼠”的辦法,設立鷹架。此外還有沙狐、紅沙蟒等都是害鼠的天敵,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保護,用來控制害鼠。
(2)借助物理工具
物理誘殺,這也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比如說防蟲燈,其會釋放一種讓昆蟲興奮的信號,然后昆蟲就會不顧一切地朝著防蟲燈飛過來,然后就會被超強電流給擊殺,不過這種方式不僅對害蟲有用,對于一些有用的蟲子也有作用。此外,還可以建設一些防治基礎設置,將整個防治的時間縮短,盡可能將蟲害的種群數量降低,進而達到防治的目的。例如對于蝗蟲來說,其具有趨光性的特點,合理運用光源,能在滅蝗工作中起到較好的效果。還可以采用機械設備,如蝗蟲吸捕機,這一方法成本比較低,也不會對益蟲有太大的影響,不過在適用范圍上有限制,可作為應急防治手段。
(3)組建隊伍,蟲害防控
針對蟲害頻發的草原地區應該建立一支專業性強、并且具有較快反應能力的防蟲隊伍,在建設好的防蟲基礎設施中進行長期的駐扎。這支隊伍的組建可以很好地提高防蟲的質量,并且提高防蟲的效果。此外,相關部門還可以定期組織這支隊伍中的人員進行培訓,對一些新技術進行學習,提升防蟲隊伍的整體素質。還要多了解一些蟲害出現的實際案例,總結規律,這樣就可以對后期的草原蟲害情況進行合理預測,提前擬定好應對措施,進而提升工作水平。如在新疆昌吉州,最主要的害鼠是大沙鼠、子午沙鼠;主要的危害蝗蟲是意大利蝗、西伯利亞蝗。這些內容是必須了解的,這是蟲害防控工作的基礎,也是工作水平提升的重要推手。
(4)制定規劃,長期治理
蟲害的生態以及生物治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制定一個長期的規劃。集合輪牧以及休牧等政策對草原蟲害進行綜合治理,在為牧草提供生長空間的同時也降低了蟲害的概率,為草場賦予了新生命力。
草原蟲害治理應該向生物治理以及生態治理的方向轉變,這種兩種治理方式不但效率高并且具有很無污染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