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平
(寧都縣固厚動物防疫檢疫站,江西贛州 342814)
時代的不斷發展,使我國畜牧養殖業的規模實現了快速擴張隨著養殖業的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養殖業人員的利益有所保障,因此越來越多的從業者開始加入到畜牧養殖的行列中,但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系列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特別是防疫工作,忽視防疫工作會對畜牧養殖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必須對動物防疫給予高度的重視。
很多工作人員在畜牧養殖工作中,對于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并沒有充分的意識,這就導致他們沒有科學的防疫理念來進行防疫工作,甚至一些工作人員認為對場地消毒和注射疫苗就已經是全部的防疫工作,于是對防疫工作涉及到的其他方面毫不理睬,還有一些養殖人員認為免疫工作應該是政府責任范圍內的工作,政府所提供的集中免疫就可以充分的進行防疫,這些理念難以滿足現代養殖業的防疫工作要求,如果長期在這樣的理念下進行畜牧養殖,那么很有可能導致養殖過程中動物疾病產生,發展和蔓延造成無法控制的后果,既讓動物的防疫工作增加了難度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與此同時,很多動物防疫工作人員缺乏科學的防疫理念,而且在這方面的工作態度過于散漫,無法將注意力放在動物防疫工作上,因此在工作中往往只注意形式化,將相關工作流于表面,這樣的工作很難發揮有效的效用。
存在一部分畜牧養殖場在區域劃分上出現問題,這些養殖場沒有將生產區,生活區以及隔離區明確的劃分出來,在養殖區域內,消毒池等設施不夠完善,一些養殖人員在進入養殖區后根本不進行消毒,甚至不更換衣物,這很容易導致養殖區內帶進了外界的病毒或細菌,這些是誘發相應疾病產生的根本原因,不僅如此,還有養殖場缺少隔離圍墻或者隔離圍墻的高度遠遠不夠,這使得隔離效果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另外分區工作也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只有極少部分的養殖場將分區工作進行了實施,設備落后、配備不完善的普遍現象是導致防疫工作難以順利開展,使養殖業防疫工作滯后,引發疫情導致嚴重損失。
防疫消毒工作實施過程中,很多養殖場采用的都是大通間模式,這樣的模式下沒有進行徹底的困難,導致消毒過程中只能進行局部消毒非常困難。養殖過程中如果不能實現定期的徹底消毒,那么防疫工作的開展是不科學,不徹底的,,這樣的工作會給病菌和病毒可乘之機,引發疫情的發生。除此之外,防疫技術不到位,還體現在運輸過程中,很多時候人們忽視了運輸過程中的防疫工作,為病毒提供了產生的條件,進而引發動物疫情,養殖場只有構建完善的消毒工作鏈,實施全面的消毒工作,將防疫技術落實到各個環節,才能夠科學系統的進行防疫。
防疫工作者的素質與水平是動物防疫工作質量的決定性因素,畜牧獸醫技術工作人員的缺乏,素質相對偏低,難以滿足現代養殖業技術需求,加強防疫技術工作人員的培養是動物防疫工作的根基。如今,科學技術不斷突破,相關設備不斷更新,這需要防疫工作者擁有更高的專業素質,并定期參與專業培訓。
態度決定著工作質量,想要做好動物防疫工作,首先應加強相關人員對動物疾病防疫工作的重視。對于疾病防疫工作的重視應從源頭做起,養殖人員應具備一定的防疫知識,在養殖過程中做好潛在疫情防控工作,從根本上避免疫情的發生,減小疫情發生概率。同時,加強工作人員對疫病的敏感度,及時發現疑似感染疾病的畜禽,第一時間將疑似患病的畜禽隔離,并展開動物檢測工作及流行病學調查。通過工作人員對動物疾病防疫工作的重視程度的提高,能夠從根本上提高防疫工作的質量。
行業的發展離不開設備與技術的不斷研發與進步,如今,動物防疫工作對現代化設備及技術的依賴性越來越高,而高科技的防疫設備能夠提高疫病診斷及把控的精準性,因此為動物防疫工作提供高質量的設備與技術支持,能夠進一步提高防疫工作的效率與質量,避免疫病檢測錯誤情況的發生。因此,動物防疫部門應及時引進最新的防疫技術與設備,完善動物防疫配套設施,為動物防疫工作提供最有力的支撐。同時,在引進高科技防疫設備后,防疫人員應做好設備維護檢修工作,定期檢查設備狀態,延緩設備老化的過程,如此才能夠使設備更好的協助防疫工作。培養畜牧技術人員,養殖場地設施設備不斷更新,才能適應現代畜牧業發展的要求。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直接影響我國社會經濟的進步,而作為我國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畜牧業的穩定發展關系到我國人民的生活品質及經濟運行。若想實現畜牧業的穩定發展,必須重視其防疫工作的展開,工作人員職業素養的培養,現代化技術與設備的應用,防疫機制的建設,行業人員對防疫工作的重視程度都直接影響防疫工作的質量。因此,應加強對畜牧業防疫工作的支持,重視對獸醫人員培養,維持畜牧業經濟的穩步快速發展。為現代畜牧業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