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原
(新疆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新疆阿克蘇 843100)
新疆是目前我國牛羊養殖業較大的地區,同時也是細菌性疾病較集中的地區。以往的養殖管理者因為過于關注牛羊養殖的經濟效益,而忽視牛羊的健康問題,導致不能及時發現并控制牛羊的細菌性疾病,導致大批動物感染疾病并死亡,給牧場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針對新疆牛羊細菌性疾病進行研究,找到細菌性疾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改進防治細菌性疾病的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
產生細菌性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常見的還是母體的傳播和居住環境不衛生而引發細菌疾病。接下來將從母嬰傳播與環境衛生分析相關細菌性疾病產生的原因。
在母羊或者母牛懷孕時,因為某種原因感染了疾病,會通過血液傳染給腹中的胎兒。或者是通過哺乳的方式,將細菌病傳染給后代。由于年幼的牛羊身體抵抗力還很弱,無法抵抗細菌性疾病,因此幼畜較容易發生死亡。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容易形成瘟疫。對此,養殖管理者要改善管理措施,努力提升對母羊或母牛的關注程度。舉一個例子,可以定期為懷孕的母羊或母牛進行健康檢查,檢查他們是否有潛在的疾病,身體是否健康,是否存在心理問題等等。這樣做可以更好地保證幼崽健康出生,較少幼崽感染細菌疾病的幾率。
家畜感染細菌性疾病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環境的問題,如果牛羊生活環境衛生不良,就會產生很多細菌,影響牛羊的身體健康,同時造成牛羊群感染細菌性疾病;如果居住環境過于潮濕,則可能滋生較多細菌,導致體質孱弱的牛羊感染上細菌性疾病,因此重視牛羊的居住衛生是保證牛羊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策略。
飲食健康也是預防牛羊感染細菌性疾病的一個重要措施。如果牛羊食用了不健康的草料,容易引發胃腸道細菌性疾病。特別是幼小的羊羔或犢牛,身體抵抗力比較弱,一旦染病則容易死亡。因此畜牧業工作人員要特別注意家畜的飲食衛生與草料的品質。
這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細菌性疾病,常發生在羊群和牛群之中,發病的類型是以散發為主,病原體會損害牛羊的神經系統,使牛羊呼吸困難而無法正常活動,嚴重影響牛羊正常的活動和進食,從而導致牛羊大批死亡。造成此病的主要原因是牛羊飼料中存在腐敗變質,由于腐敗飼料中含有肉毒梭菌,食用后會出現中毒性癥狀。因此針對此病,我們應采取的防治措施是:一要加強對牛羊飼料的檢疫保證牛羊進食的安全、健康和衛生。二要加強對牛羊衛生的管理,定期為牛羊洗澡,定期對羊棚和牛棚進行消毒,防治細菌滋生。三要對牛羊的飲食器具做好清洗和定期消毒,保證飲食器具的干凈和衛生。四要做好防疫工作。按時接種疫苗,預防感染。
羊鏈球菌病是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細菌性疾病,多發生在綿羊中,因為綿羊的生存環境比較潮濕,如果不做好綿羊衛生工作的話,就會滋生出羊鏈球菌。綿羊在發病初期癥狀與普通的發燒發熱很像,但隨時間延長綿羊會出現淋巴結與咽喉腫脹、呼吸不暢、臟器出血等癥狀,最后引發全身性敗血癥。此病的傳染性很強,主要由帶病羊或帶菌羊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進行傳播,發病率和病死率高。因此在進行羊鏈球菌病的防治時,一定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合理均衡飲食,保證羊體生長所需營養;按期進行疫苗接種;加強對羊群及周圍環境衛生的檢查管理,降低疾病發生率。日常留意羊群變化,發現有疑似病例,及時隔離診治。對羊舍定期清潔和消毒,加強檢查和防疫,避免疫病的引入和擴散。
巴氏桿菌病與以上兩種疾病不同的是,它是一種熱性急性的細菌性傳染病。發病時間短,而且發病癥狀類型多,不容易判斷。一旦牛羊感染這種疾病,會出現飲食不佳,精神萎縮,排泄物中存在血液的現象。此病潛伏期較長,且癥狀不典型,因此防治工作難度較大。如發現牛羊感染,及時做好隔離工作并進行治療;對已經患病死亡的牛羊尸體要及時銷毀并徹底清理和消毒羊圈。在進行處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證設備的清潔,防止二次感染。養殖管理者還要加強對牛羊飲食的管理工作和對牛羊居住環境的清潔工作,加強牛羊身體鍛煉,提高牛羊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幫助牛群和羊群順利度過疫情。
人們生活中所食用的牛、羊肉以及牛奶、羊奶都出自于牛羊的身上,尤其是羊奶和牛奶,對嬰幼兒、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生長發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企業一定要加以重視牛羊的健康問題。提高畜牧產業對細菌性疾病的防治能力,提升畜產品的質量。我們只有采取措施保證牛羊健康生長,才能促進畜牧業更好地發展,才會提高我區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