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榮君
(廣西博白縣沙河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博白 537626)
仔豬傳染性胃腸炎為一類獸醫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導致此類疾病發生的致病原為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TGEV)。當仔豬發病之后,會表現出諸如發熱、脫水、腹瀉、嘔吐等等相對典型的癥狀,半月齡內的仔豬發病之后極易死亡。現如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已經將豬傳染性胃腸炎歸納為B類傳染病之中[1]。該疾病曾經在全球范圍內多個國家中流行爆發,因此有必要利用有效方式全面重視針對于此類疾病的防控工作。
結合實際情況,本文選擇2019年5月-2019年10月某養豬場內發生傳染性胃腸炎仔豬50頭為研究樣本,全面探究該疾病的鑒別、診斷、治療以及防控舉措,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9年5月~2019年10月某養豬場內發生傳染性腸胃炎仔豬50頭為研究樣本。在此其中雌性30頭,雄性20頭。病畜具體臨床表現為突發性嘔吐、短時間內出現嚴重水樣腹瀉,所排出的糞便中混有凝乳塊,具體表現為黃綠色以及灰白色,有時呈現為白色。存在腥臭味。
病畜疾病早期體溫上升,腹瀉過后逐步下降,機體存在脫水情況,仔豬體態較為消瘦、喜喝水、食欲不振、停止攝食,病程區間為2.5~7.2d。經診斷,確定仔豬屬于傳染性腸胃炎。
迄今為止,獸醫臨床還沒有研制出徹底治療仔豬傳染性胃腸炎的有效藥物。針對于發生此類疾病的病畜來講,其治療原則要遵循適時止血、糾正酸中毒、有效預防脫水、補液、補糖等等。
針對于本案例中所收治的仔豬,為其注射林格氏液、濃度為5%的碳酸氫鈉、濃度為5%的GS溶液等等。或者結合仔豬實際情況,補充液體鹽。將共計1瓶雞新城疫I系疫苗加入到500ml蒸餾水之內,視為治療藥劑,經肌肉注射。此法應現配現用。倘若發現病豬存在諸如體溫上升、呼吸困難、關節腫脹、行走異常等情況,可酌情危及使用諸如諾氟沙星、恩諾沙星、環丙沙星以及鏈霉素等等抗生素治療疾病。針對于仔豬開展為期1周的疾病治療,后分析疾病治療結果。
所有仔豬經為期1周的治療之后,死亡1頭,治愈49頭,治愈率為98.00%。死亡病畜因疾病過于嚴重,救治較晚,進而死亡。
仔豬傳染性胃腸炎疾病的重要病原菌為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其為一種冠狀病毒,從具體結構來看,為RNA病毒。具體表現為橢圓形或者圓形,外圍存在囊膜包裹,直徑大約為140nm左右。這種冠狀病毒的生存能力非常強。針對于酸堿耐受程度高。在但其對于光照和高溫敏感度強。在通常情況下,通過高溫和光照處理,病毒于10min之內就會完全消亡。最近研究發現,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免疫功能較低,利用常規化殺菌藥物就能將其輕松消滅。
當育肥豬、斷奶仔豬和成年豬患病之后,可能會表現出程度不同的癥狀。所有病畜在短時間內會呈現出嘔吐、水樣腹瀉、食欲下降、精神萎糜、發熱等等情況。處于哺乳期的母豬,其泌乳量減少或者完全不泌乳。經有效治療之后,7d內病畜的臨床癥狀有所緩解,通常不會發生死亡。
從豬傳染性胃腸炎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來看,主要為以下幾點:
第一、此類疾病有著較為顯著的季節特點。春季以及冬季為疾病的爆發期。
第二、帶毒豬以及病豬最容易發生疾病。倘若養豬場內飼養密度太大、環境過于潮濕、豬圈空氣不流通,極容易加大病毒傳播速率。病豬的呼吸道分泌物、大便、尿液以及嘔吐物均攜帶冠狀病毒,會對院內的飼料造成污染。另外也會污染到空氣、飼養工具、水源等等。在此之后,病毒經由呼吸道和消化道吸入到豬只體重引發疾病出現。
第三、各個年齡段家豬均可出現此類疾病。但在半月齡以下的仔豬最容易發生感染。其死亡率較高。而生長期育肥豬以及哺乳仔豬也為重要的易感對象。仔豬日齡和疾病的死亡率呈反比。隨著仔豬日齡不斷增加,其自身病情也有所緩解。經相關手段干預之后,仔豬往往可以痊愈。
從疾病的病理改變方面來講,主要為:當仔豬受到病毒侵襲之后,病畜的小腸以及胃部受累最為嚴重。通過病理解剖可以發現:仔豬胃腸極度膨脹,在胃部中含有未能消化的凝乳塊。其胃底粘膜表現為輕微充血,有的仔豬亦存在粘膜下出血的情況。在其小腸內部可以發現大量黃綠色液體以及泡沫、未消化的乳塊。仔豬的小腸壁彈性下降、腸壁菲薄。在此情況之下,出現腸管擴張的情況。其腸壁往往表現為半透明樣。另外值得說明的是,病畜的腸系膜血管通常也會存在程度不一的不良情況。腸系膜淋巴結發生程度不同的腫脹、充血。對其加以觀察,能夠發現:利用縱行剪開的方式處理空腸,同時利用濃度為百分之0.9% NS溶液加以沖洗,把空腸平鋪于玻璃皿之中。后再次加入適量0.9% NS溶液,通過低倍顯微鏡查看可見樣本空腸絨毛顯著縮短,一般不會發現病毒存在腎臟、肺臟以及心臟病理性改變情況[2]。
從仔豬傳染性胃腸炎預防方式來看,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養殖者必須做好豬舍的衛生清掃工作。每日都要對豬舍加以打掃。保證其內部干燥、整潔,定期消毒。建議2次/周。另外,在有條件的情況之下,建議養殖者在養豬場和注射門口創建消毒池,積極更換內部的消毒劑。禁止非本廠工作人員隨意出入豬場,另外也要針對于進出豬場的車輛加以消毒[3]。
第二、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擇取質量合格新鮮、營養高、優質的飼料喂養家豬。不可利用劣質霉變的飼料,保證豬只營養充足。另外,也要為豬只提供干凈的水源。若遇到氣溫驟降天氣或者在冬日來臨之際,必須做好保暖防寒工作,避免豬只受寒[4]。
第三、做到自繁自養、科學喂養豬只
針對于在外部購買的豬只,應當到當地防疫部門嚴格檢查。隔離一段期間以后,確保其健康無疫病、方可合群。值得說明的是,建議養殖者盡量不要在春季以及冬季疫病高發期引進豬只。也不要從病豬場和疫區購買豬只,利用這種方式避免疫病流行。
第四、合理進行預防接種
在每年都要針對于豬只開展預防性接種工作。建議使用免疫期為半年的傳染性胃腸炎弱毒凍干苗完成此項工作。因為仔豬傳染性胃腸炎和腹瀉通常一并發作或者繼發性出現。所以說,飼養者也可以選擇輪狀病毒以及傳染性胃腸炎2聯疫苗開展免疫預防工作。在妊娠期母豬分娩前六周、前二周分別進行接種。利用這種方式可以在根本上保證仔豬取得良好的免疫。
本組實驗研究結果證實:所有病畜為期1周的治療之后,死亡共計1頭,治愈49頭。治愈率達到了98.00%。死亡病畜因疾病過于嚴重、日齡偏小、救治較晚、進而死亡。
由此能夠看出,針對于仔豬傳染性胃腸炎病畜來講,為其做好疾病診斷工作開展合理治療以及防護舉措,有著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此舉有助于遏制疫情蔓延,提升疾病治愈率,因此值得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