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康全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馬塘畜牧獸醫站,江蘇南通 226401)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不斷發展,生豬養殖行業獲得了非常迅速的發展,并朝著規模化和科學化的方向進行發展。但是在生豬規模化養殖過程中還會遇到呼吸系統疾病等問題,在疾病爆發之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處理,會對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生豬養殖過程中的呼吸系統疾病起因比較多,不同病因所導致的疾病臨床癥狀也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性,這就要求養殖人員能夠做好豬場常見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鑒別跟診斷工作,把握最佳治療時間,幫助豬場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跟社會效益。
在生豬規模化養殖過程中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一系列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其中包含有偽狂犬病、豬瘟、豬鏈球病、呼吸綜合征等等,不同疾病類型的豬其發病情況以及發病特征也存在有一定的差異性,這也就需要相關養殖人員能夠加強對豬場常見系統疾病診斷工作的重視力度,做好各種疾病的快速與準確診斷,這樣才能夠為后續治療奠定良好的基礎,保障生豬的養殖效益。
2.1.1 共同點與不同點
上述幾種豬疫病在發病之后,病變部位主要集中在肺部、病豬存在有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此外病豬在患有上述幾種呼吸系統疾病之后,還有著體溫偏高等臨床癥狀,其中傳染性胸膜肺炎有著發病率高以及散發性傳播的特點,疾病傳播快,慢性傳播慢,病豬在患病之后一般無咳嗽癥狀出現。豬肺疫的體溫一般比較高,但是發病率相對較低,病豬呼吸呈犬坐狀,一般無咳嗽癥狀。豬喘氣病的體溫不高,具備有隱形感染多、傳播速度相對比較慢,病豬主要依靠腹部呼吸,一般還存在有咳嗽癥狀。
2.1.2 病理變化差異
傳染性胸膜肺炎發生之后,病豬整個肺部均會出現病變,并且有著簡質增寬的問題,存在有膠凍樣的滲出物,肺部跟胸膜相粘連,腹部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及。豬疫病的肺部病變多是呈現為局部性,具體表現為壞死跟肝變等。豬喘氣病的肺部病變部位主要有中間葉、心葉等等,病豬在病理解剖之后無胸膜粘連的癥狀。
2.2.1 共同點與不同點
上述幾種疾病均存在有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病豬還都具備有一定程度的肺部病變。其中呼吸綜合征、傳染性胸膜肺炎、副豬嗜血桿菌三種疾病均存在有一定程度的體溫升高情況,可以將其作為重要的診斷要點。臨床存在的不同點包含有傳染性胸膜肺炎除了呼吸困難之外,一般無其他癥狀存在。副豬嗜血桿菌病豬則存在有一定程度的關節腫脹以及神經癥狀。呼吸綜合征一般有著死胎、藍耳以及流產等諸多臨床癥狀。仔豬斷奶后多系統衰弱綜合征在斷奶之后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腹瀉跟消瘦情況。
2.2.2 病理變化差異
在仔豬斷奶后多系統衰弱綜合征,呼吸綜合征以及傳染性胸膜肺炎變化比較類似,均存在有膠凍樣的滲出物以及間質性肺炎,也就對臨床診斷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但是這幾種疾病在病理變化中存在有一定的區別。比如傳染性胸膜肺炎的整個肺部顏色比較一致,并且覆蓋有纖維性的浸出物。仔豬斷奶后多系統衰弱綜合征的肺部顏色基本不一致,并且存在有腎、脾以及淋巴結腫大等問題。呼吸綜合征病豬的肺部顏色不一致,沒有胸膜炎但是存在有出血性肺炎。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病豬存在有關節性病變。
2.3.1 共同點
上述四種疫病在發生之后,病豬均存在有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但是這幾種疫病不一定存在有咳嗽跟久坐等臨床癥狀,也就需要在臨床診斷過程中進行集中疫病區別的確定。
2.3.2 病理變化差異
豬瘟的病理變化一般存在有肺部跟腎部存在有點狀出血、膀胱出血以及脾梗死等問題;鏈球菌病豬肺部存在有壞死性病變,有著心包炎、胸膜炎跟脾腫大等臨床癥狀。偽狂犬病一般在肺部不會出現明顯的病變,在腎部區域存在有明顯的出血點,同時還會伴隨有腦充血等病理表現。
通過上文所述的區別診斷,在對豬只患病原因進行區分的過程中,也就需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1)熟練掌握呼吸系統各種疾病的臨床相同點以及不同點,這樣才能夠從患豬的臨床癥狀中進行準確的區分,隨后做好疾病的區分工作。(2)針對不同呼吸系統疾病,需要進行病理變化情況的準確掌握,并且快速區分不同疾病的相同點跟不同點,這樣才能夠在病癥出現的第一時間內及時進行處理。(3)在進行疾病分析過程中,需要綜合多個方面的因素來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夠有效避免疾病誤診率等問題發生。(4)在進行疾病診斷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全局的把握程度,對于不同呼吸系統疾病的輕重緩急進行明確,對于一些繼發性疾病需要進行對癥治療,這樣才能夠有效避免呼吸系統疾病對于生豬正常生長所造成的影響,確保生豬的養殖效益。
生物安全體系不僅僅指的是對生物的生命以及健康安全進行系統性的排查跟防疫工作,還需要對現有的飼養環境、衛生環境進行強化管理,隨后在結合了防疫管理工作需求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相關生物的安全防疫工作。在進行豬場的規模化養殖過程中,為了避免上述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養殖單位還要在結合了生物安全體系基礎上,進行畜禽疾病防治體系的合理構建,為日常的飼養跟防疫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撐。在進行生豬養殖過程中需要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對于外來的豬群,要對引進的區域以及群體來源進行嚴格控制,避免有疫區內的生豬進入到養殖場地中。只有保障了生豬的引入群體來自于非疫區,并且不攜帶有任何的致病病毒,才能夠從源頭上避免豬呼吸系統疾病的產生。此外還要對豬群生長的環境、選址以及飼養方法進行規范化管理,避免人為管理不當所造成的豬只應激情況發生,這也是控制豬呼吸系統疾病發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為了獲得良好的豬呼吸系統疾病防控效果,還要求養殖單位能夠對現有豬場進行封閉式管理工作,嚴格禁止閑雜人員進入到豬場內,這樣就可以很好的切斷呼吸系統疾病等疫病的傳播途徑,從而達到良好的防控效果。在進行生豬養殖過程中,需要盡可能減少豬場內人員的參與跟流動力度,從而最大限度避免人類攜帶病菌所導致的豬群傳染問題出現。對于一些進入到豬場的車輛,在進出之前均需要進行消毒作業。在豬場外部需要進行消毒水池的設置,人員跟車輛進出之前做好消毒處理,借此來切斷各種豬疫病病菌的傳染途徑。
在生豬呼吸系統疾病的防治過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疾病目前還沒有構成良好的診治色后端,因此在進行該類型系統疾病的治療過程中,還需要遵循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管理手段,做好對生豬管理規范跟體制的合理規定,來滿足生豬飼養工作的實際需求。此外養殖人員一旦發現了有部分豬出現了呼吸系統疾病,還要加強對病豬的重視力度,將病豬與其他健康豬進行隔離飼養,并且要及時采取對癥治療措施,這樣也就能夠促進生豬的疾病得到有效緩解,將呼吸系統疾病所導致的經濟損失跟養殖損失盡可能的降到最低,借此來達到預期的生豬養殖效果。
綜上所述,我國養豬行業近年來得到了非常迅速的發展,但是在生豬養殖過程中還會受到一些常見呼吸系統疾病所造成的影響,對于養殖效益也就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威脅。因此相關生豬養殖人員必須要明確不同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癥狀跟病理學的診斷區別,做好疾病的明確診斷,為后續的治療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