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翔云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棲鳳渡鎮政府,湖南郴州 423000)
豬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發的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傳播速度快、發病率高、死亡率低的特點,其傳播方式主要是通過空氣以及患病的人畜。豬流行性感冒的發生具有鮮明的季節性,多爆發于早春、秋末以及冬季。一般情況下,該病的潛伏期在3d左右,之后就會病豬就出現明顯的癥狀,有體溫驟升、行動緩慢、陣發性咳嗽以及眼鼻的分泌物增加等。病理變化中較為明顯的病變是呼吸器官表面富有較為黏稠的液體,胸腔蓄積大量混有纖維素性的漿液等。豬流行性感冒的診斷方法如下:
通過病豬的臨床癥狀以及病理變化,結合流行病學可以對病豬進行初步的臨床診斷。由于豬流行性感冒這一疾病的爆發常在晚秋、早春、冬季,或是發生于氣候驟變的時候,同時基本上是全群感染,且死亡率低,臨床可見支氣管炎癥以及病變,滿足上述條件基本上就可懷疑為豬流行性感冒。
在使用該方法進行豬流行性感冒的診斷時,需要注意與豬氣喘病的區別。豬氣喘病的病程較為緩慢,且疾病發作較為隱蔽,最重要的是組織變化情況與豬流行性感冒有明顯不同。另外,還有豬瘟。該疾病與豬流行性感冒不同的是,該病的死亡率較高,且病變蔓延病豬的全身組織,對病豬的呼吸道損傷較小。而仔豬包涵體鼻炎隨與豬流行性感冒較為相似,并前者會引起病豬面部骨骼嚴重變形,而豬流行性感冒則不會。
通過收集已發病2~3d病豬的病料,一般情況下是病豬的鼻分泌物或是氣管的滲出物。在用滅菌緩沖生理鹽水并適當稀釋之后,經過3000rpm離心15min,并使用上清液、加入各1000U/ml或者1000mg/ml的青霉素以及鏈霉素,在四攝氏度的環境下靜置1h。接種MDCK細胞在33~35℃的環境下孵育48~96h,之后按常規的方式采取細胞液,并分為三份,一份用于傳代、一份用作紅細胞的凝聚試驗,最后一份放置低溫環境中保存。若是盲傳三代中出現血凝素,就可開展病毒鑒定,將新分離出來的病毒作為抗原,進而開展血凝抑制試驗。
一般情況下,檢測豬流感使用的方法是神經氨酸酶抑制試驗、免疫熒光技術、病毒中和試驗以及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
第一,加強豬群的飼養管理。在對豬流行性感冒開展防治措施時,需要時刻堅持預大于防、防治結合的原則,降低豬群的發病率。在對飼養工作開展科學管理時,首先應嚴格把控豬糧的質量,并對豬糧進行嚴格配比,為豬群提供足量的營養,提高其免疫力。其次,結合相關實際情況,在豬糧中適當添加微量元素或是抗病毒的藥物,加速豬群體內的循環,避免發生毒素沉積的情況,對咳喘起到預防效果。最后,應對豬舍進行定期清理,使豬群在干燥、整潔的環境內生長。同時,避免在陰雨天氣或是氣候發生明顯變化的時間運輸豬,避免豬群發生豬流行性感冒。而且,一旦發現豬流行性感冒,養殖戶應及時開展隔離工作,防止病毒的蔓延。
第二,及時接種疫苗。在豬流行性感冒易爆發的季節,養殖戶應采取對豬群注射疫苗的方式預防豬流感。對于豬群免疫力的提高,可注射豬流行性感冒滅活油佐劑疫苗。但由于宿主之間的差異性,最好是使用分離病毒制成滅活疫苗這個方法進行免疫。
第三,定期對豬群進行檢查。在對豬群進行飼養工作時,由于豬流行性感冒傳染快,所以,豬群不應全部集合在一起,應將其分開飼養。不僅如此,對于外地引入的豬群,應對其進行一個月的隔離飼養,確保無病后再放入豬舍飼養。養殖戶應特別注意混群飼養的豬群,定期對其進行抽樣檢測,進而及時發現病癥并采取治療措施。
第1,西醫治療手段。提高豬群抗病毒能力的可采用鹽酸嗎啉胍注射液進行肌肉注射;對病豬解熱鎮痛可采取安乃近注射液進行肌肉注射;控制該病毒的繼發感染可使用鏈霉素以及青霉素進行肌肉注射,兩種藥物結合使用效果更佳。
第2,中醫藥治療手段??刹捎冒逅{根注射液進行肌肉注射,每天注射兩次,一般需要連續注射3d以上;石膏30g,加入各15g的杏仁、薄荷、甘草以各10g的板藍根、桔梗、麻黃,用水煎服,每天一次,服用3d左右;各20g柴胡、陳皮、薄荷、防風外加各15g菊花、紫蘇、土茯苓,依然是用水煎服,每天一次,連續使用2~3d。
第3,對病豬的護理工作。養殖戶應為病豬提供干燥、舒適、溫暖的圈舍環境,并提供充足的飲水。對于病豬,養殖戶可以在水中適當加入祛病藥劑,縮短病豬的病程,并對病豬的各項癥狀起到減輕的作用。另外,在病豬發病時,不可移動病豬或是對其進行騷擾,避免病程的延長。對于患病后康復的豬,養殖戶應把控飼料的供給,不應立即恢復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