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獸醫局畜牧科技資料編譯室,新疆烏魯木齊 830004)
在養殖家兔的時候,首先要對其進行品種的挑選,然后再結合家兔的皮毛等附屬品進行選擇,確保家兔養殖的最大效益化以及育肥的標準和優勢雙重達標。另外,還要注意養殖過程中對家兔育肥的各種影響因素。
根據兔場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對易感、常發和危害性大的疫病進行免疫接種,是保證兔群健康的重要舉措。
22~25日齡,皮下注射2ml大腸桿菌多價滅活疫苗;27~30日齡,皮下注射2ml巴、波二聯滅活苗;32~35日齡,皮下注射1~2ml兔瘟滅活苗;37~40日齡,皮下注射2ml魏氏梭菌病滅活疫苗;50~60日齡,皮下注射1ml兔瘟單苗或兔瘟聯苗。
防疫方法:根據本地區家兔流行病學的特點,制定出相適宜的免疫程序,重點進行免疫接種的疾病有:兔瘟、巴氏桿菌、魏氏梭菌病、大腸桿菌病等。每年對所有存欄兔開展2~3次定期免疫注射,每種疫苗注射間隔時間至少 5d 以上。
為使幼兔獲得較高水平的母源抗體,免疫接種時兔瘟滅活苗用量應加倍。
(1)要從正規渠道選購疫苗,使用前要規范運輸和保存。要確保疫苗在免疫有效期內。疫苗開瓶后應在1~3h內用完,未用完的要立即廢棄,嚴禁隨意丟棄。對空瓶和廢棄的疫苗瓶要進行徹底地消毒并立即進行挖坑、深埋做無害化處理。
(2)在免疫注射過程中,應對免疫注射用具進行徹底地清洗和消毒。并堅持做到注射一只種兔更換一顆針頭,商品兔注射2~3只更換一顆針頭。如果在緊急免疫接種時必須要做到注射一只兔更換一顆針頭的原則,這樣可以避免通過針頭傳播病原體,造成兔瘟等烈性傳染病的發生。
(3)兔瘟疫苗的接種應在35日齡前進行,首次免疫最好用兔瘟單苗。兩月齡以下兔首次接種兔瘟單苗要加一倍量,并且在間隔20d以上加強免疫一次。原因是35日齡左右的小兔體內可能存在兔瘟的母源抗體,而且自身免疫系統不夠完善,不能產生堅強的免疫效果。但如果兔瘟疫苗接種過晚,會存在兔瘟病感染的風險。
消毒是家兔養殖規模化防疫環節的重要方式,定期進行消毒可以很好地保證家兔的成長健康。規模化養殖使用的消毒方式有地面、空中和籠具立體化消毒并行的模式,全面防護疫病,促進家兔生產效率和生長質量提升。常見的消毒措施有日光暴曬、火焰消毒等。要建立嚴格的免疫消毒制度,對兔舍、籠具等做好消毒工作,若發現疫病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隔離防護,避免疫情擴大,促進養殖安全。
兔苗也需要定時接種疫苗,做好疾病預防工作。不同類型的家兔的注射量和注射時間應有所區別,降低規模化養殖的風險。兔瘟、巴氏桿菌病等對家兔規模化養殖的影響較大,因此在家兔斷奶、1個月、4個月等不同生長期要做好疫苗的接種注射,穩定養殖安全,促進家兔成活率提高。
因為家兔的品種不同,所以配種的時段也不同。在正常情況下,家兔的配種時段大概在8~9個月的年齡之間,一些小型兔種的配種年齡可提前至6~7個月的年齡之間。而家兔的最佳配種年齡則是生長到2~3歲之間。此時,需要養殖戶選取體態特征良好的公種兔進行配種,并且要挑選繁殖能力較強的母兔。在配種的時候,需要養殖人員在旁邊關注其配種過程,這樣在必要時刻可以幫助其進行配種,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配種。另外,為了提升母兔的受孕幾率,養殖人員還可以通過二次復配的方式對其進行配種操作,以求增加配種成功的幾率,從而全面提高家兔養殖的經濟效益。
發生傳染病的兔場經過隔離、消毒后,還應對假定健康的兔群進行緊急免疫接種,部分傳染病可用藥物進行預防,如兔巴氏桿菌病可用青霉素、磺胺類等藥物進行防治。同時,應立即開展凈化兔場工作,對有價值的種兔要精心管理;沒有價值的兔要及時淘汰,可深埋或燒毀處理,切不可食用或作商品兔出售。對健康兔群要進一步加強飼養管理,嚴格疫病防控和日常保健,平時要供給營養價值均衡的配合飼料,以維持和提高兔群的健康水平。
在此,筆者重點分析了特種養殖行業中家兔的養殖技術要點和方法,并且強調了在養殖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以及處理措施。總之,在家兔養殖過程中,要對其盡心盡力,并且要選取優質品種的家兔。只有這樣才可有效增加養殖的經濟效益,滿足市場的供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