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 凡 王林浩
(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東青島 266114)
自從發生“炭疽郵件”事件后,生物制品的安全問題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生物安全相關的術語也頻頻出現在各類媒體報道中,生物安全問題與人類密切相關,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科研體制變革的逐步深入推進,很多企業更加重視的是獸用生物制品的研發。然而相較于發達國家而言,國內相關獸用生物制品相關研究和生產企業的總體環境依然相對較差,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獸用生物制品的質量[1]。產品質量不達標會給人類及動物帶來不良影響,關于一些病原微生物或是人為改造的基因片段,若是發生生物逃逸的情況,就會給環境和生物物種帶來極大影響。正因如此,無論是生產的工藝布局,生產中所用到的相關設備,抑或是生產的凈化級別都要達到獸藥生物制品研發和生產的相關需要,以更好地保障生物制品質量,有效規避免疫失敗情況的發生。
關于獸用生物制品,其生產原料大部分都具備一定生物活性。所以,原料的質量和純凈不單單與產品質量密切相關,更是與生物安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原料質量不達標會嚴重影響產品質量,例如禽疫苗,雞胚是其主要生產原料,需要使用SPF雞胚,然而部分企業為了獲取更多利潤,應用非SPF雞胚作為原料,這種情況會造成禽用疫苗中包含禽白血病病毒、支原體等,增加了其危險程度。
現如今,我國在獸用生物制品的生產和檢驗方面,已經有較為成熟的法律法規,并制定了相應的監督管理制度,這些是獸用生物制品檢驗及考核的主要根據。即便這樣,關于獸用生物制品,從研發到經營整個過程中依然會出現很多違規現象。一些研發和生產企業法律意識相對較差,在研發、生產乃至經營環節中,不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導致獸用生物制品在這一過程中出現較為混亂的情況,造成很多產品的安全性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關于用作生產與檢驗的原材料,需要強化管理,做好相應的控制工作,提升原材料質量。針對菌、毒種,需要嚴加實施相應的管理制度,有效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純凈性。對于生產企業而言,需要加強監督管理,針對產品的簽發以及抽樣檢查等環節都要嚴加執行相應標準。關于一些重大動物疫病的疫苗,可以采用粘貼防偽標識、駐廠監管等措施,從根本上加強針對原材料的管理。另外,關于動物的檢驗,需要執行《國家試驗動物管理條例》中的有關標準,動物的引種以及后續的管理及飼養均要滿足其中的基本要求。
無論是實驗室中基因操作,抑或是生產廢物的處理都需要慎重對待,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2]。與此同時,安全方面同樣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有效規避遺傳工程體和相關產品給人們的身體健康以及周遭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應該根據農業部門發布的關于“基因工程管理”方面的條例以及國家對該行業的具體要求針對安全等級做出劃分,并對其安全性予以評價。針對研究和生產都需要根據相應規定認真對待,安全級別不同針對硬件方面的要求及相關管理措施也會存在一定差異。
我們這里所說的人員包含獸用生物制品行業的所有相關工作人員,其中具體包括產品研發人員、生產人員、檢驗人員等,亦包含獸用生物制品的使用人員,即用戶。關于獸用生物制品,尤其是動物疫苗,是一種科技含量較高的產品,然而真正應用這些藥品的用戶多數都是一些基本的養殖人員,他們的知識儲備大多相對較少,關于疫苗的具體運用及生物安全知之甚少,甚至是一些人員對于生物安全沒有基本的概念認識。正因如此,組織這些用戶進行知識培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提升這一行業的人員素質,能夠有效推動行業的發展,同時給生物安全提供了有利保障。
對于生產獸用生物制品的相關企業而言,在售后服務工作方面,需要任用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這些工作人員需要對所銷售的產品進行負責,給予用戶相應指導教會他們如何具體應用生物制品,并做出相應評測,監督管理產品的實際運用效果,一旦發生生物安全性問題需要在第一時間內加以解決,同時向企業和本地的獸醫防疫部門作出報告。針對養殖人員,相應的售后服務人員可以采取培訓的形式提升他們的養殖水平,深化他們對獸用生物制品的認識,科學應用,有效規避應用不當而導致的生物安全問題。
綜上所述,獸用生物制品的研發和生產是值得我們重點關注的問題,我國在此方面的研究同發達國家之間依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需要予以重視。獸用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問題與畜牧業、民生乃至人們的身體健康之間都存在密不可分的關聯性,因此我們要提高防范意識。相信伴隨著相關管理條例的實施,獸藥市場的不斷完善,這一方面的安全問題也會逐漸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