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曉兵
(江蘇省如皋市搬經鎮畜牧獸醫站,江蘇如皋 226561)
屠宰檢疫是指對被宰動物所進行的宰前檢疫和在屠宰過程中所進行的同步檢疫。其中,宰前檢疫是對待宰動物進行活體檢查;屠宰的同步檢疫是在屠宰過程中對其胴體、頭、蹄、內臟、淋巴結、油脂及其他應檢疫部位按規定的程序和標準實施的檢疫。肉品品質檢驗主要是對屠宰加工的動物產品在出廠前就其新鮮度、水分、規格、重量進行檢查。兩者在性質、內容、實施主體、法律后果、目的上是不同的。
從性質上講,屠宰檢疫是政府行為,是由指定的機構來實施,而肉品品質檢驗是企業行為。從法律后果來講,屠宰檢疫 最終是國家認可的,是向全社會負責的,不是出于哪一方的利益,是站在國家和社會的角度。肉品品質檢驗是 企業自己對自己產品質量的一種認可,目的是為了維護企業的信譽,為了企業的利益,立足于企業[1]。
根據《防疫法》要求,規范屠宰檢疫流程,做好傳染性疾病、寄生蟲病等的檢疫工作。但是,未涉及到肉品品質檢驗的內容。根據《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及配套實施方法的要求,定點屠宰場應規范肉品品質檢驗制度,實現品質檢驗與屠宰工作的同步到位。自上述法規文件來看,均沒有將執法主體明確到位、執行措施落實具體,進而造成屠宰檢疫、品質檢驗責任不清,出現重屠宰檢疫,而品質檢驗走過場的問題。
《動物防疫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中對于動物傳染病和寄生蟲病以外的其他疾病,如局部膿腫、腐敗變質、中毒等普通病則沒有明確規定由哪個部門來負責,這也給屠宰檢疫、檢驗、無害化處理留下了空白。另外,《動物防疫法》的頒布實施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動物防疫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到目前為止,與《動物防疫法》相配套的法規、規章、規范仍不健全,基層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只有參照原《家畜家禽防疫條例》的配套規章執行,或臨時請示上級主管部門,或者按照當地政府的指令辦理[2]。
有些屠宰場屠宰環境惡劣,配套設施設備簡陋,消毒設備配置不全,地面污物隨意擺放。部分屠宰場小作坊經營,影響屠宰檢疫的質量。
屠宰場肉品檢疫制度不健全,品質檢驗員在檢驗肉類品質時,缺乏整套的檢疫約束制度,整個流程不規范,同時,品質檢疫人員業務能力不夠。
嚴格屠宰檢疫流程,提高品質檢驗水平。屠宰檢疫工作技術要求高,不僅要嚴格宰前檢疫,而且要同步做好頭蹄部、胴體、內臟等的檢驗,做好淋巴結、腰肌、各臟器等的同步檢查,判斷其是否患病。官方獸醫要嚴格規范屠宰檢疫工作流程,認真做好屠宰檢疫工作。同時,要提高品質檢驗人員的業務水平,按操作規程認真做好品質檢驗工作[3]。
當前,涉及到屠宰檢疫、品質檢驗的職能分工來看,動物防疫屠宰檢疫的監督監管,由獸醫部門分管。動物屠宰檢疫后作為食品的市場流通監管,則由衛生部門分管。為保障市場流通肉品安全,各部門應形成齊抓共管合力,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要加強聯系和溝通,杜絕有相互推諉責任的情況出現。作為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提升檢疫執法水平,規范檢疫流程和記錄。加強對屠宰企業的監管,避免注水肉、異常肉等流向市場。
屠宰檢疫、品質檢驗是確保肉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通過檢疫、檢驗工作,避免劣質豬肉流向市場,確保市場肉品安全,保證民眾食肉安全,確保社會穩定發展,促進畜牧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