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450003)褚莉莉
分娩作為育齡女性正常的自然生理現象,分娩過程受到產道、產力、精神心理狀態及胎兒的多因素影響,其中產婦的精神心理因素作為影響分娩過程和結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初產婦面對自然分娩時焦慮、恐懼心理與分娩時宮縮乏力、疼痛敏感、無指征剖宮產率關系密切[1]。為避免初產婦因分娩強烈的疼痛感、初次分娩的不安感影響分娩進程,對傳統護理流程優化,提高陪護質量。現就優質護理干預應用在自然分娩初產婦中效果實施研究。
1.1 一般資料 做隨機分組對照研究,在2017年11月~2019年12月間招攬醫院的124例初產婦,劃分為研究組、參照組,每組均6 2例,研究組年齡20~34(26.84±3.69)歲,孕周36~41(38.67±1.28)周,孕婦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23例,高中19例,初中及以下20例;參照組年齡21~33(26.79±3.60)歲,孕周37~41(38.73±1.22)周,孕婦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25例,高中20例,初中及以下17例,可做比較(P>0.05),且資料通過倫理審核。所有納入研究對象確定為單胎初產婦,愿意配合進行研究,沒有嚴重妊娠期并發癥或認知障礙者。
1.2 護理方法 參照組做一般護理干預,圍繞分娩做產婦和胎兒身體檢查,普及分娩知識。
研究組做優質護理干預:①入院指導,護士為產婦準備舒適、溫馨的待產房間,緩解產婦緊張情緒,面對產婦初次分娩緊張、恐懼情緒嚴重,護士做面對面全程優質護理,加強溝通,消除產婦陌生感;②產前優質護理,做健康宣教,著重介紹自然分娩對新生兒呼吸系統發育優勢影響,堅定產婦自然分娩決心,并告知產婦分娩疼痛與過度緊張關系密切,建議保持平和、放松心態配合按摩、呼吸訓練緩解疼痛,告誡產婦避免過度哭喊引起過度通氣,影響胎兒供氧,為分娩做充足準備;③產時優質護理,每位產婦配備一名助產士全程陪伴,做生理和心理指導,利于生產過程中與產婦及時交流,在產婦宮口開至5cm時,協助產婦下床活動,并通過交談分散產婦注意力,協助產婦飲水、進食,為分娩做準備,幫助產婦保持合適體位,從旁做分娩指導,調整產婦呼吸節奏,并對情緒激烈起伏產婦做情感安慰,配合分娩進行,直至順利娩出胎兒;④產后優質護理,做飲食宣教,避免過油、過咸食物,禁食辛辣生冷食物,避免過多攝入脂肪導致新生兒腹瀉,同時告知產婦母乳喂養的優勢,指導產婦母乳喂養技巧。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 借助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的負性情緒,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負性情緒越嚴重,并記錄產程花費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計算兩組數據,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s表示,組間對比以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對比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評分 研究組SAS評分(43.19±5.06)分、SDS評分(41.18±4.95)分較參照組(49.76±5.47)分、(47.83±5.34)分低,組間比較差異有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產程 研究組總產程時間(642.75±68.67)min,參照組總產程時間(724.61±82.47)min,組間比較差異有意義(P<0.05)。
優質護理在疾病診治過程中,滿足患者基本生活護理需求、保證患者安全的基礎上,從心理、認知等方面平衡,力求提升整體護理服務質量,應用在初產婦自然分娩活動中,做個性化、針對性護理措施,提高護理質量[2]。將優質護理干預應用在自然分娩的初產婦中的研究結果表明,產婦的焦慮、抑郁負面情緒評分較低,產婦的總產程時間更短。優質護理充分尊重初產婦的個體差異,滿足產婦的護理需求,在產前、產中、產后三階段做健康宣教、環境護理、心理護理及飲食護理,大幅度提升初產婦保健能力,幫助初產婦順利完成母親角色的過渡[3]。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干預幫助自然分娩初產婦減輕負性情緒,減少分娩時間,促進分娩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