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過去一年來,豬肉價格成為影響物價重要推手,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及生豬生產,明確要“恢復生豬生產”。近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以及行業企業人士密集回應、發聲釋疑。
2018年的一場非洲豬瘟疫情使得生豬產能嚴重不足,豬肉價格節節攀升。2019年豬肉周批發均價每千克一度高達51.77元。豬肉長期高位成為推動CPI上行主因,2019年CPI同比上漲2.9%,年度CPI漲幅為8年新高。
為此,2019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做到保供穩價;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亦指出,生豬穩產保供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綜合性措施,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為實現目標,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了一系列穩產保供的政策措施。如中央出臺了19條扶持生豬生產的政策,包括養豬用地政策、金融信貸政策、糾正不合理禁限養政策等。
多措并舉下,5月,批發市場豬肉價格已經連續13周小幅下降,比價格最高時下降了23%,每千克下降了約12元。
據商務部監測,5月11-17日,豬肉批發價格每千克38.91元,比前一周下降7.4%。這是春節后豬肉批發價格每千克首次跌破40元。
據韓長賦介紹,從2019年10月開始,能繁母豬開始止降回升,至今連續7個月增長,到5月已比2019年9月增長了18.7%,生豬存欄也連續3個月增長。按照這個勢頭走下去,實現2020年生豬生產恢復目標,也就是恢復到基本接近常年水平還是很有希望的。
雖然目前生豬生產恢復勢頭良好,但生豬生產完全恢復需要一個過程。
農業農村部調度監測發現,現在還有一些地方扶持生豬生產的政策落實得還不到位,也有個別省份生豬生產恢復還有波動。為此,農業農村部下達了各地生豬生產恢復的目標任務,下一步要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督查,壓實地方責任。
“我國規模場飼養的生豬占52.3%,中小戶飼養的占47.7%,所以抓大還不能放小。要發展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帶動中小農戶,共同補欄增養,同時提高防疫水平?!表n長賦表示,還要抓非洲豬瘟防控,全鏈條防控監督。同時,加快疫苗的攻關和研制。這些措施落實到位,堅持下去,生豬生產供應形勢一定會明顯好轉。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非洲豬瘟防控強化措施指引中,要求各地在落實好現行有效防控措施基礎上,著力解決瞞報疫情、調運監管不力等突出問題,全面提高生豬全產業鏈風險閉環管理水平,重點強化十二項工作措施。
一、組織開展重點區域和場點入場采樣檢測。農業農村部制定科學的入場檢測技術規范和標準,組織對生豬調出大縣、規模豬場和其他高風險區域進行入場采樣檢測。落實到人到場監督責任制,做好入場抽樣檢測。對年出欄2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開展一次全覆蓋檢測,對年出欄500~2000頭的規模豬場隨機抽樣檢測。
二、建立疫情分片包村包場排查工作機制??h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組織對非洲豬瘟疫情實施包村包場監測排查,確保不漏一場一戶。逐村逐場明確排查責任人,建立排查對象清單和工作任務臺賬,發現異常情況即時上報。養殖場戶要明確排查報告員,每天向包村包場責任人報告生豬存欄、發病、死亡及檢出陽性等情況。對不按要求報告或弄虛作假的,列為重點監控場戶,其生豬出欄報檢時要求加附第三方出具的非洲豬瘟檢測報告。農業農村部和省級、地市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成立相應專班,負責統籌協調疫情排查報告。各省級農業農村部門抓緊組織實施本省份動物防疫專員特聘計劃,力爭8月底前在全國498個生豬調出大縣先配齊1萬人的隊伍,努力做到一個鄉鎮特聘一名動物防疫專員。
三、完善疫情報告獎懲機制。基層相關單位和工作人員及時報告、果斷處置疫情是成績,不得追責,績效考核還應當加分。要推廣一些地方縣級人民政府進行及時獎勵的好做法,對疫情報告、處置工作表現突出的給予表彰。明確瞞報、謊報、遲報、阻礙他人報告等情形認定標準,對生產經營主體瞞報的,依法從嚴追究法律責任;對各級政府和部門瞞報或阻礙他人報告的,從嚴追責;造成疫情擴散蔓延的,從重處罰并予以通報。
四、規范自檢陽性處置。養殖場戶自檢發現陽性的,必須按規定及時報告。經復核確認為陽性且生豬無異常死亡的,按陽性場點處置,不按疫情對待,可精準撲殺、定點清除,只撲殺陽性豬及其同群豬,其余豬群隔離觀察無異常且檢測陰性后,可正常飼養。及時報告檢測陽性的,撲殺生豬給予補助;不及時報告的,不予補助,并嚴肅追究法律責任。
五、健全疫情有獎舉報制度。各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建立完善非洲豬瘟疫情有獎舉報制度,及時核查舉報線索,查實的及時兌現獎勵。省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定期對有獎舉報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有關情況按月報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六、建立黑名單制度。將瞞報、謊報、遲報疫情和檢測陽性信息,以及售賣屠宰病死豬、違規調運生豬、逃避檢疫監管的生產經營主體納入黑名單,實施重點監管。特別是對惡意拋售染疫生豬的,一律頂格處罰,堅決追究有關主體的責任并通報。
七、加強養殖場戶風險警示。建立養殖場戶風險預警機制,根據疫情形勢、生產安排、市場變化等因素,廣泛運用講座、視頻、短信、微信、掛圖等多種形式,加強生產和疫情風險警示。特別要提醒養殖場戶不要引進價格異常便宜的生豬,不要采購沒有動物檢疫證明、運輸車輛未備案、無耳標或耳標不全的生豬;生豬進場后,嚴格執行隔離檢疫。地方各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指定專人負責信息動態監測,密切關注生豬交易價格明顯偏低、保險理賠與無害化處理數量異常等情況,及時調查核實。
八、嚴格生豬出欄檢疫。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要履職盡責,督促養殖場戶依法申報檢疫。出欄生豬每批次工作人員必須到現場,認真查驗生豬健康狀況、牲畜耳標和運輸車輛備案情況,確保運出生豬證物相符。出具檢疫證后,要及時上傳共享,逐步實現全國范圍內可在線查驗。規范動物衛生監督行為,對于個別“隔山開證”、開假證的“害群之馬”,堅決清除出隊伍。
九、強化運輸車輛備案和收購販運管理。嚴格執行生豬運輸車輛備案制度,未備案的不得運豬;實施動態管理,發現涉嫌違法違規調運的,立即取消備案。嚴厲打擊使用未備案車輛運豬的行為,一經發現立即對生豬進行檢測,未檢出陽性的就近屠宰,檢出陽性的就地無害化處理并不給予補助。各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定期對生豬運輸備案車輛開展非洲豬瘟檢測,檢出陽性的,暫停備案;整改不到位的,一律取消備案。要求生豬調出大縣建設洗消中心,建立健全車輛洗消管理制度。會同交通運輸部門制定生豬運輸車輛標準。加強對生豬收購販運單位和個人的管理,強化信息化動態管理。
十、強化屠宰環節風險管控。開展屠宰環節“兩項制度”執行情況“回頭查”,確保足額配備官方獸醫,批批檢測非洲豬瘟,實現全覆蓋。建立完善追溯制度,查清問題豬的來源。建立屠宰企業非洲豬瘟檢測日報告制度,要求駐場官方獸醫每天報告屠宰檢疫、非洲豬瘟自檢、陽性處置等情況,對駐場官方獸醫履職情況進行考核。建立飛行檢查制度和定期抽檢制度,對自檢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列為重點監控對象,對檢測弄虛作假、檢出陽性不報告不處置的,關停整改15天,情節嚴重的取締生產經營資格。
十一、加強病死豬無害化處理風險管控。督促從事病死豬收集、運輸和無害化處理的單位和個人健全臺賬,詳細記錄病死豬來源、數量、處理量等信息,每天上報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備案。要求無害化處理廠定期采樣送檢,調查檢測陽性樣品來源。
十二、繼續推進分區防控??偨Y中南區試點經驗,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2020年在北部區和東部區推進分區防控,建立區域內防控信息共享、突發疫情協同處置、疫情監測排查等制度。從2021年4月1日起,逐步限制活豬調運,除種豬仔豬外,其他活豬原則上不出大區,出大區的活豬必須按規定抽檢合格后,經指定路線“點對點”調運。指導養豬場分階段開展非洲豬瘟凈化,創建無疫小區,提升綜合防控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疊加非洲豬瘟疫情,致使生豬產業遭受“雙疫情”影響。為加速恢復產能,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建議實施一組綜合性的提振復產措施:一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國家層面設立生豬產業發展母基金或發行特別國債。二是支持養豬用地“聚零為整”,適當推廣聚落化養殖模式。三是鼓勵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加大養豬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四是加強跨區域協調,適應產能恢復期的跨區域生產布局需要。
關于生豬的話題,海門市海盛生豬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理事長唐慧娟建議,國家設立生豬等生產專項扶持項目,對養殖場、飼料廠和屠宰加工廠等畜牧業生產重點項目進行專項扶持,采用先建后補的方式結算。加大對生豬等產業政策傾斜力度,尤其在產業發展規劃、產業扶持政策上予以保證。
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喬曉玲也建議,抓緊制定全國生豬產業發展規劃、生豬限養禁養區國家標準;以及開展生豬養殖集中區專題研究,制定發布全國生豬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導各地確定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和中小散養戶的布局等。
“我們判斷,隨著生豬生產恢復,供求關系也會逐步改善,后市豬肉價格不會再大幅度上漲。”韓長賦表示,“通過努力,一定會確保老百姓的碗里不缺肉?!?/p>
現在不只是養殖業的人在養豬,互聯網、地產等行業企業也參與養豬。5月7日晚間,萬科發布招募令,誠聘養豬人才。此前,碧桂園、萬達、恒大、網易等都已入局生豬行業。
“眾人拾柴火焰高,養豬進入了新的格局。”劉永好認為,隨著豬越養越多,豬肉價格恢復正常是完全可能的。豬肉價高的情況將在明后年逐步好轉。明年及后年,豬肉出現過剩的可能是會存在的。“最后的格局就是價格跌破成本線,進入低谷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