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患病豬會表現出明顯的食欲不振、呼吸困難,同時體溫也會快速升高到42℃,患病豬的鼻腔會有粘稠的分泌物出現,還有的病豬的鼻孔會流出帶血泡沫。另外急性病的病豬隨著感病時間的加長,其全身的皮膚都會出現紅斑,尿液呈現出深黃色,如果嚴重的話會導致病豬死亡;如果病豬的患病情況表現為慢性的話,則病豬的被毛會變得非常的粗亂,其身體也會迅速的消瘦,體重大幅度下降,這種病癥如果繼續蔓延的話,病豬會因為身體虛弱而死亡[1]。
對病死豬進行剖檢發現,其耳、鼻以及胸部、腹部等有明顯的出血點,其體內血液也比較稀薄;肺門、肝門等部位出現明顯的腫脹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支氣管黏膜、鼻腔黏膜充血并伴有大量的泡沫狀粘液;周圍肺組織呈蒼白色,且各個組織之間有著明顯的界限;肝臟內有淤血和區域性壞死灶;腎臟腫大,膀胱內充血、膨脹。
3.1 鏡檢 首先取幾滴病豬的靜脈血滴在載玻片上,之后再加入適量的生理鹽水混合均勻,蓋上蓋玻片后將其放置在500倍的顯微鏡下觀察。從觀察結果來看,紅細胞表面呈現鋸齒狀,并且紅細胞表面附著有很多球形、橢圓形的閃光蟲體[2]。之后再取病死豬的肝臟和脾臟等組織制作涂片,進行革蘭氏染色之后通過鏡檢可以看到很多的革蘭氏陰性小桿菌,菌體的兩端呈現出鈍圓形。
3.2 無菌培養 將病死豬的肝臟、脾臟等組織放置在無菌環境下接種鮮血瓊脂平板培養基,之后再放入37℃的環境下培養24h。取出觀察可以發現血平板的表面出現濕潤的圓形小菌落,取其中比較典型的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觀察后發現,革蘭氏陰性兩級出現被濃染的短小桿菌。
3.3 抑菌實驗 選取生長狀況良好的菌落進行抑菌實驗,發現該菌落對阿莫西林、青霉素等都不敏感,這時就可以根據流行病學特征、臨床癥狀以及病理變化確診該病為豬肺疫與附紅細胞體繼發感染。
現階段治療豬肺疫與附紅細胞體繼發感染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中藥治療,另一種是用復方肺炎平注射液來對病豬進行治療。中藥治療的具體配方如下:20g白芍、20g黃苓、20g大青葉、15g知母、15g連翹、20g炒牽牛子和20g炙枇杷葉,加入雞蛋清用水煎熬之后給病豬服用。一般情況下一日一劑即可,嚴重的話則應當適當增加劑量;復方肺炎平和貝尼爾肌肉注射分上午和下午分別注射,復方肺炎平一次注射3~5mL,貝尼爾注射每千克體重8~10mL。
5.1 加強飼養管理,定期對豬舍進行消毒和噴灑殺蟲藥物 為了預防豬肺疫與附紅細胞體繼發感染情況的發生,飼養人員應當定期用“百菌消”或者氫氧化鈉的水溶液來對豬舍進行消毒和噴灑敵百蟲等殺蟲藥物,同時也應當在豬群的飼料中加入巴氏桿菌病活菌,這樣可以很好地增強豬群抵抗力,減少豬肺疫與附紅細胞體繼發感染及其他疾病發生的概率。
5.2 密切關注豬群的生長情況,及時對病豬進行隔離治療 豬肺疫與附紅細胞體繼發感染一旦發生就會給豬場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為了減少該病的發生概率,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飼養人員應當加強對豬群的管理,密切關注豬群的生長情況,一旦發現有豬只出現類似感病癥狀就應當立即對其進行隔離,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把控住最佳的治療時機,同時也可以有效避免造成病情蔓延[3]。并且也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對病豬進行預防治療,在治療之前應當對病豬補鐵,在飼料中添加氧四環素,連續治療1周之后,病豬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豬群的生長也逐漸恢復正常。
綜上所述,豬肺疫與附紅細胞體在單獨發病時治療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一旦病情蔓延引發繼發感染治療起來就會比較困難,因此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飼養人員就應當做好預防措施,密切關注豬群的生長情況,避免出現由于繼發感染帶來的損失。同時,當豬群內有豬只發生豬肺疫與附紅細胞體繼發感染時,飼養人員應當在做好應急措施的基礎上找專業人員來對病豬進行綜合治療,這樣一來可以很好地保證治療效果,防止疫病的繼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