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口炎的發病復雜,主要分為原發性口炎和繼發性口炎,原發性口炎指患牛個別器官的單純性疾病,繼發性口炎患牛會出現全身性病癥。從臨床癥狀來看多數病例口腔黏膜會出現發炎,無病癥者比較輕、病程也比較短,很容易治療。也存在一些少數的病例,病程時間較長炎癥較重,治療相對復雜。
飼料管理不當是牛口炎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如果牛采食發霉變質的飼料、有毒植物或者是某種強烈腐蝕性的植物都可能引起該病,牛在生長過程中缺乏維生素等也能引發該病。此外,牛感染某些傳染病,如口蹄疫、黏膜病、病毒性下痢等也可能引發口炎病。一些人為原因,如診療時開口器、胃導管使用不當,或者是牛食入某些致敏物也可能引發口炎。總之,飼料管理不當是引發牛口炎的主要原因。
牛口炎的共同口腔癥狀是流涎、發紅、腫脹、疼痛等,嚴重的話口腔出現糜爛或者潰瘍,并伴有異臭氣味。一旦患病,病牛將出現口腔不適而不愿采食的情況,尤其是過冷和過熱的天氣很不愿意采食。其次,發生壞死性口炎的成年牛不多見,主要威脅犢牛,病情嚴重,死亡率高。病犢牛的口腔可能出現干酪樣壞死,假膜下組織發生潰瘍,同時伴有口臭,嚴重的話將繼發毒血癥死亡。牛口炎主要病因是口腔黏膜發生損傷之后引起咽部、頜部等軟組織受到感染,并發口炎。如果牛舌部位受到感染,出現舌腫脹現象。如果病牛發生口蹄疫、水皰性口炎等病毒性疾病時,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口腔黏膜腫脹,并伴有小水皰出現,尤其是口腔出現潰瘍和糜爛等特殊病變,病牛的乳房和乳頭部位也會出現水皰。如果患病牛因為中毒性下痢而引發口炎的話,主要的臨床癥狀為口腔黏膜發生糜爛或者潰瘍,如果嚴重的話可能出現前胃、食喂、鼻孔等多處黏膜潰爛或者糜爛,但是死亡率并不高。如果病牛因為感染某種病毒或細菌而發生口炎的話,牛的口腔黏膜上經常出現黃色斑點或者是小皰,且隨著炎癥面積的不斷擴大,潰爛部位常常出現大面積的擴散,還可能危及其他部位的皮膚。另外,一些病牛還可能出現四肢強直等癥狀,從而引發跛行。該種類型的牛口炎主要在夏末秋初容易發生,到冬季會消失。牛過敏性口炎主要發生在春季和秋季等氣溫變化比較大的季節。這種類型的口炎病主要的臨床癥狀不僅表現在口腔黏膜潰瘍,而且病牛鼻腔、四肢等部位的柔嫩皮膚也會潰瘍。
3.1 科學的診斷 一旦發現牛有出現口炎病癥時,應該仔細的診斷,查看牛是否是傳染性繼發或者是并發癥,結合國家關于疫病預防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堅持及早發現和及早治理的原則,對于可以治療的病牛,應該加強消毒和隔離治療,尤其重視對飼料的管理,避免病原的大面積擴散。其次,如果不是傳染性因素引發的口炎病,如機械損傷、草料質量不良和胃腸疾病等引發的口炎病,應針對具體的病癥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如對粗飼料進行加工和處理。
3.2 藥物治療 針對牛口腔黏膜出現損傷的口炎病,使用一定濃度的雷佛奴爾溶液或者是一定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對口腔進行沖洗,之后再擦拭龍膽紫藥水等,不僅操作簡單而且價格便宜。此外,使用適量的雙氧水注入病牛口腔,之后使用氯化鈉溶液進行沖洗,然后利用吸管向口腔內擠入一定要量的中成藥物,每天2次,連續使用3~5d,效果比較好。再次,還可以口服青黛散等,可以也將青黛散裹在小袋中,然后用溫水浸泡之后放入病牛的口中,每隔2d喂藥一次,效果也比較好。如果病牛出現嚴重的口腔潰瘍,使用一定濃度的強蛋白溶液,或者硫酸銅溶液擦拭患處,再涂抹碘甘油。如果是壞死性口炎需要進行手術清創,將表層的壞死組織清理干凈之后再使用一定濃度的氯化鈉溶液和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口腔沖洗,向口腔內注射甲硝唑溶液,最后,為了提高牛口炎的治療效果,也可以口服一些中藥進行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必須結合具體的患病牛的臨床癥狀用藥。
綜上所述,引發牛口炎病的因素有多種,多數是因為堅硬性飼料等機械性損傷所造成的口腔黏膜疾病。如果是因為病毒所引起的口炎應該有明顯的全身癥狀和流行性特點。如果是壞死性口炎,病牛的口腔黏膜損傷將非常嚴重,同時口腔氣味異臭。如果牛因為胃部疾病而引發的口炎,可以灌服中藥來治療,效果比較好。此外,在日常的養殖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口炎病牛的護理,尤其重視對飼料的精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