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牛肺疫的病原菌為牛型絲狀霉形體,常見球形、雙球形,是需氧菌。對一些染色劑著色差,以瑞特氏染色較好,該病菌主要存在于病畜的肺部組織中。其次,在外界環境中,病菌的抵抗力比較差,為陽光直射下,幾個小時就會失去活力。如果在37℃的恒溫箱中保存,3周后會死亡,經過60℃高溫加熱30min會被殺死。使用一定濃度的漂白粉和氫氧化鈉能夠將其殺死。
該疾的主要特點是流行性,主要危害牛類,牛的年齡、飼養條件和個體抵抗力的差異直接決定牛的患病程度。該病的主要傳染源是帶毒的病牛,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進行傳播,病牛呼吸道中的飛沫進入到健康牛的體內。在外界環境適合的條件下,該病很容易傳播。如果病牛和健康牛接觸頻繁的話,很容易感染,在大群放牧和舍飼飼養條件下很容易感染。如果從疫區引進牛種的話,很容易造成該病的暴發性流行。需要注意的是,老疫區的牛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同時發病的速度比較慢,常常呈現散發性流行的特點。該病在一年四季都能發生,在冬季和春季最嚴重,因冬春季牛的營養狀況比較差,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低,加速了傳播。
多數情況下,牛肺疫的潛伏期為2~4周,最短為7d,最長可持續4個月。發病初期階段的癥狀不是很明顯,有輕微的反應,主要的臨床癥狀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等,同時有些病牛會出現體溫升高的癥狀。此外,隨著病情的加重,癥狀開始明顯,主要分為急性和亞急性兩種。
3.1 急性型 急性型的癥狀比較明顯,體溫明顯升高,為40~42℃。此外,病畜呼吸困難,有膿性鼻液流出。另外,病牛有輕微咳嗽的癥狀,檢查脈搏,會出現細弱的脈搏聲音,每分鐘約40~120次。需要注意的是,病牛的反芻現象消失。聽診時,會聽到支氣管呼吸音,同時伴有摩擦音。在發病的后期階段,會出現心臟衰竭的癥狀,伴有腹下水腫。有些病牛會口流白沫,體溫下降,造成窒息死亡。
3.2 慢性型 該類型的病程時間長,沒有明顯的癥狀,病牛消瘦,有些病牛會有痛性短咳癥狀。此外,病牛消化機能混亂,飲食時好時壞,如果采取科學的管理措施,保障病牛良好的生活環境,多數可以恢復。
該病主要影響病畜的呼吸系統,特別是肺臟和胸腔。在發病初期階段,出現小葉肺炎癥狀。中期階段,會出現纖維素胸膜肺炎,肺部變硬,同時呈現紫紅色,肝臟部位發生病變。此外,胸腔有積液,呈現黃色透明液體,病牛的支氣管出現淋巴腫大和出血癥狀。此外,該病還會出現關節炎的癥狀,關節腔內液體增多,呈現淡黃色。
首先,發病初期階段的診斷比較困難。如果從疫區引進種牛的話,必須隔離一段時間,在隔離期間如果出現高熱和不退的癥狀,同時伴有胸膜肺炎和大理石變樣癥狀,就能初步診斷為牛肺疫。其次,該病會呈現慢性發病和急性發病的特點。如在新疫區,呈現快速發病特點。在常發地區呈現慢性發病特點。為此,需要結合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診斷該病類型。再次,應該區分牛肺疫病和結核類疾病。慢性牛肺疫病和結核病比較相似,通過變態反應和血清學試驗檢查能夠區分。最后,通過補體結合反應診斷大群,為此,需要注意,有些??赡艹霈F非特異性反應,在注射菌苗后的3個月內,補體結合試驗會呈現陽性特點。
6.1 預防措施 如果地區未發生過該病,不能從疫區引進牛只。在老疫區,每年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定期做好疫苗的注射工作,及時淘汰病牛。其次,發現病牛,采取封鎖和隔離的措施,宰殺病牛和淘汰病牛。再次,定期清理和消毒圈舍,可以使用一定濃度的來蘇兒,或者一定濃度的石灰乳消毒。此外,堅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原則,減輕病牛的患病程度。一旦發現病牛無法挽回,必須及時淘汰,避免傳染。
6.2 治療措施 首先,抗生素治療。使用生理鹽水將硫酸連霉素溶液稀釋之后進行肌肉注射,1天1次,連續使用5~7d。或者使用一定量的土霉素靜脈注射,1天1次,連續使用5~7d,同時還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配合療法措施。其次,中獸醫治療。使用一定量的郁金、當歸、連翹、花粉、貝母、青皮、柴胡、甘草等中草藥,研磨之后用開水沖服,每天1劑,使用5~6劑。
綜上所述,牛肺疫病威脅養殖場的健康發展,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收入。為此,必須結合該病的流行特點、病理變化和診斷要點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