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是一個容易發生變異的病毒,雖然可以使用疫苗提前進行免疫防控,但是也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保證不會發病的。因為只有免疫相同毒株的疫苗,才對相應口蹄疫病毒有效,例如只免疫O型疫苗對A型口蹄疫是沒有保護效果的。同時選用疫苗時,不僅要求血清型一致,還要保證疫苗的毒株必須與流行毒株相匹配。如果我們按照科學的程序免疫接種后,豬群仍然發生口蹄疫疾病,就有可能存在流行毒株發生變異或變化的情況。
應選用與流行毒株最為匹配的疫苗來進行免疫。雖然豬口蹄疫疫苗有20多種,但是隨著病毒毒株變異,豬群發生口蹄疫后仍然存在使用疫苗與流行毒株不匹配的情況,引起免疫失敗或臨床保護效果不良的情況,致使常有豬群發病,給養殖業造成很大損失。因此在實際養豬生產中,應及時檢測并掌握病毒特性及當地流行口蹄疫病毒毒株,選用相應的疫苗免疫接種,才能獲取理想的保護效果,保證豬群的健康狀況。例如果發生的口蹄疫屬于A/Sea-97/G2毒株A型的,就要選用豬口蹄疫O型、A型二價滅活疫苗,這是才是最匹配的口蹄疫疫苗[1]。
給豬群接種口蹄疫疫苗后,是否獲取理想的免疫效果,雖然與病毒的毒株是否匹配有很大關系,但是還可以由免疫程序、接種劑量、豬的品種等情況來決定。因此,在使用豬口蹄疫疫苗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和本地疾病流行情況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并且按照程序由專門獸醫人員進行逐頭免疫,保證免疫劑量和操作手法正確無誤,確保免疫接種效果。
建議免疫程序如下:仔豬在30日齡前接種豬O型、A型二價滅活疫苗,在60~70日齡再加強免疫一次,然后每經過3~4個月免疫一次,母豬每年免疫3~4次;每次接種疫苗劑量為2mL/頭,仔豬劑量減半。如果母豬沒有免疫或免疫接種間隔時間太長,所產仔豬應提前免疫接種時間。對新引進的豬應及時補充免疫,最好根據獸醫人員檢測母源抗體和免疫后抗體水平來隨時調節免疫接種時間,做到實時有效的免疫接種,確保免疫接種效果[2]。
首先需要選用經國家批準生產和注冊、由各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逐級供應的口蹄疫滅活疫苗。嚴格按照疫苗運輸和保存說明進行妥善保管,以免發生疫苗失效情況。在使用疫苗前認真檢查疫苗瓶口的膠蓋是否封閉嚴實,記錄好疫苗的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生產批號、包裝規格和失效日期等。在使用過程中應按說明書要求的方法和用量來進行。對所使用的器具要進行徹底消毒,否則會污染疫苗,引起繼發感染。最好應注射一頭豬更換一個針頭[3]。
已稀釋好的疫苗應盡量在4h內接種完畢,有的人員不加重視,在接種過程中去接打電話,耽誤好長時間,致使疫苗放置時間過長,這也是引起免疫失敗的一個原因。免疫接種結束后應將剩余的疫苗或疫苗瓶子倒入火中燒掉或進行深埋處理,以免造成環境污染,引發豬群感染發病。
對需要免疫接種的豬群進行仔細觀察和檢查,如果發現感染疾病、精神狀態不良、體質瘦弱和臨產母豬等,應單獨挑出來,不予免疫接種,否則會引起豬群發生疾病,甚至發生死亡現象。由于免疫接種對于豬群來講是一種較大的應激反應,為了增強機體抵抗力,建議在飼料中添加5%的VC,有利于活化機體細胞,提高免疫力和抗應激能力。
養豬場應加強生物安全措施,因為口蹄疫病毒可以隨著空氣進行遠距離水平傳播,尤其是溫度適宜的情況下,口蹄疫病毒可以隨著空氣傳播50~60km,在海洋水面上口蹄疫病毒可隨空氣傳播300km,因此應做好隔離和消毒工作。每周對豬舍內進行帶豬消毒2次,定期清洗和消毒料槽和水槽,避免病菌入侵,增強機體體質和抗病能力。每月定期對養殖場周圍環境進行噴灑消毒,以殺滅或抑制環境中存活的病原體。每天及時清除舍內糞便和污染物質,保持舍內干燥清潔,減少病菌繁殖和感染疾病的機會,確保豬健康生長和發育,增強抵御傳染性病毒疾病的感染能力。這樣采取綜合防控措施,防止其他疾病的發生,才能發揮口蹄疫疫苗發揮出最有效的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