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廊/安徽池州市貴池區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 247000
豬的消化不良是豬的胃腸道黏膜表層存在炎癥的典型性癥狀,該病會影響豬的胃腸消化,使豬的胃腸營養吸收功能減退,造成豬的食欲不振或廢絕。該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按病變部位又可以分為胃、小腸、大腸三種部位。
該病起因多是豬進食了霉敗、難消化、有毒的飼料,同時如果豬經過長途運輸也易引起該病,如果感冒或者是感染了腸道寄生蟲也會并發該病。養殖場的飼料突變、暴食、飲水溫度不適合都會刺激胃腸而誘發該病。
當然,誘發豬的消化系統疾病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各種腸道病菌的感染所致,幼豬容易發病,主要癥狀是腹瀉,但是不同的病菌感染其癥狀又各異,所以中獸醫講求對癥下藥,如大腸桿菌就會誘發白色、黃色的稀糞。該病的流行期長,復發率高。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對于綠色養殖的追求,中獸醫治療也是逐漸的盛行起來。
如果豬表現出厭食、食欲廢絕的癥狀,多已經患該病。病豬的舌苔黃白,伴有口臭,同時還會表現出腹痛、嘔吐、糞便干硬之癥,這時養殖戶可以在豬的糞內發現未消化的飼料。該病的病程較長,多是其他疾病的并發癥,豬單獨患該病的可能性不高,該病常繼發卡他性胃腸炎,病豬表現出體溫稍高、黏膜發黃、消瘦體弱等癥狀[1]。
養殖戶可以依據自己的飼養管理和病豬的相關臨床癥狀來綜合診斷豬具體患有哪些疾病。如果病豬少吃食,多飲水,精神差,并且伴有口臭,有舌苔,大概率已患該病。同時該病重癥時就會表現出腹痛、肚脹、嘔吐等癥狀,并且病豬的嘔吐物多酸臭,同時伴有糞便干硬之癥,但是病豬的體溫多無變化。該病的急性病隨著病程的持續,就會逐步的轉變為慢性病,會嚴重影響豬的生長發育。
預防該病重點是飼料搭配合理,定時定量給食,同時還要注意豬舍的防寒。病豬無需隔離,治療后多可痊愈,病豬要飼喂易消化的飼料,同時飼料中可以多加0.5%的食鹽,可以健胃助消化。同時養殖戶還要對病豬補充適量的微量元素,尤其是鐵、硒,若這些元素補充不及時,病豬易發生貧血,會導致病豬的抵抗力下降,引起下痢或者是繼發性腹瀉。當然微生態制劑也可以給病豬適量的使用。
5.1 西醫治療 首先,要清理病豬的腸道,500mL硫酸鈉和5L水聯合效果最好,當然對于一些病情嚴重的病豬,還可采用高錳酸鉀溶液清理。因為腹瀉會使病豬迅速脫水,所以適當的體液補充也是必不可少的,葡萄糖、地塞米松、VC輸液就可以有效緩解病豬脫水癥狀。對于高燒不退的病豬,可以肌肉注射安乃近。生豬感染后,通常還可以用痢菌凈、黃連素等飲水。在治療時多同槽、母仔兼治,同時病豬病情緩解時,要繼續隔離,治療完成并觀察無復發后才可放歸養殖。
5.2 中獸醫治療 豬的消化不良治療并不復雜,中醫治療該病多先消除病因,之后通過消積導滯、輔助健胃和脾[2],一般情況下該病都會被治愈。治療豬消化不良的常見處方如下。
5.2.1 中藥處方一 神曲、山碴、麥芽、積實、厚樸各取1份,輔助大黃3份、芒硝6份,將這些中藥煎湯去渣,之后對病豬一次性灌服就可見效。
當然若病豬體有熱癥,體溫較高,養殖戶還可以用銀花、連翹各1.5份、生石膏3份替代上述處方中的山碴、麥芽同樣方式煎服即可。
而對于體質較差的病豬而言,黃茂、黨參、當歸就可以在處方中適當的加入,若有嘔吐之證,就要加入適當的代儲石、半夏、生姜。而對于有拉稀癥狀的病豬,大黃、芒硝就不適合添加。
5.2.2 中藥處方二 民間還有將大米炒黑焦,研磨成粉,病豬的每天早、晚各通過飼料喂食1次,該方3d即可見效。
5.2.3 中藥處方三 取適量白糖,再輔加中藥枯礬、滑石粉,將這三者混合拌勻,之后再飼料中添加投喂病豬,早晚各1次,1周之內就可以治好該病。
5.2.4 中藥處方四 白頭翁、活性炭、龍膽、神曲各1份,使用破碎機破碎并混合均勻,病豬喂食3d也可以見效。
5.2.5 中藥處方五 大黃末、小蘇打、香粉等量各3份,將其混合進病豬的飼料中分3次內服,也有絕佳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中醫治病豬的消化不良效果比較顯著,并且沒有西藥的毒副作用,在理清和疏通豬的腸胃的過程中還可以對癥調理豬的各項身體機能,恢復其免疫功能,所以中醫治療豬的消化不良標本兼治,副作用小,適合在養殖業大規模的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