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產后癱瘓的發病時期多為冬春季節,冬春季節缺乏綠色飼料喂養,很多山羊長期吃干草還有其他飼料,營養不均衡。另外,冬季天氣嚴寒,能量消耗也大,懷孕的母羊極需營養,護理不周就非常容易造成各種產后疾病。其次,母羊在產后分泌乳汁,會導致血鈣降低,這也是引起山羊產后癱瘓的一大重要因素,所以一定要針對山羊產后癱瘓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有效的治療。
山羊產后癱瘓根據發病可以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表現為母羊患病之后會在較短時間內出現癱瘓的情況,突然臥地不起,站立非常困難,或是能夠站立,但是前后肢會交換而立,行走的時候后肢無力,對其進行檢查沒有外傷,體溫正常,少數伴有低燒。慢性型表現為在生產前出現消化障礙,部分會反胃吐草,站立運動不靈活,喜歡臥地不起,骨骼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腫脹變形,同時會伴隨骨骼疼痛、四肢無力的情況[1]。山羊在患病之后,精神不振、四肢無力,之后還會出現食欲不振、心跳加速還有呼吸加快等情況,需要迅速采取治療措施。
中藥可以選用補陽療癱湯和補中益氣湯,具體的方劑為:當歸、川斷、枸杞、柴胡各15g,黃芪30g,黨參、龍骨、益智仁各20g,生姜、大棗、陳皮、升麻、青皮、白術、小茴香、桑寄生、熟地各10g,甘草6g,將多種草藥混合,研末,之后用開水沖服,每天一劑,連服3d。該方劑能夠活血補腎、益氣健脾,有益于患病羊的身體健康。其中,方中的益智仁、川斷、龍骨等能夠有效的滋補肝腎,強健筋骨;當歸、熟地、枸杞等有養血滋陰的作用;補中益氣的草藥有黨參、白術、甘草等;升麻、柴胡能夠提升正氣;陳皮、青皮等能夠理氣,多種藥物共同作用,能夠很好的益氣健脾,活血補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對于食欲不振的患病羊可以在藥方中適當添加木香、麥芽等;氣虛的病羊可以在藥方中加入黃芪、黨參,能夠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2]。
我們依據藥方,對某患病羊進行了臨床治療,該患病羊在生產之后的第2d癱瘓,之后確診治療。確診的時候,該患病羊站立困難,體溫是37.3℃,呼吸每分鐘22次,心跳每分鐘86次,相較于其他的羊,該患病羊的體型比較瘦弱,體溫較低,頭頸彎向一側,進行聽診,其瘤胃的蠕動明顯減慢。我們針對這些臨床癥狀進行確診,該羊患有山羊產后癱瘓。因此,我們運用上述的藥方對其進行治療,將藥研末,沖服,接連服用3d之后,在第4d,患病羊能夠站立起來,但是后肢還是比較無力,于是我們又繼續讓患病羊服用了3d中藥,之后癥狀逐漸好轉,直至痊愈。
由于山羊產后癱瘓發病率較少,所以很多養殖人員對其也不了解,一旦遇到該狀況,也不知道該怎樣治療,所以有時候也會因為經驗的缺乏,導致延誤病情,所以養殖戶應該對此疾病予以重視,并且做好該疾病的預防,掌握治療措施。由于該病的病因是冬春季節綠色青草缺乏,導致山羊營養不良而患病,所以,我們就應該在冬春季節進行精料的補飼,為妊娠母羊增加營養,避免山羊產后癱瘓疾病的發生。治療該疾病重點在于補腎健脾、生氣血,這是治療的根本,之后配合補中益氣的藥物,標本兼治才能夠有效的治愈山羊產后癱瘓[3]。
泌乳造成血鈣降低也是一個病因,由此也能夠看出鈣元素在身體內部的作用,機體缺鈣會導致一系列的疾病,所以無論是人們還是禽畜,都應該攝入足夠的鈣,保證身體健康。所以在羊的日糧中,也應該加入適量含有鈣元素的食物,并且配合一些磷元素,適量的元素才能夠促進鈣磷的吸收,促進身體健康。另外,在飼養的過程中,還應該喂養一定的VD,促進鈣的吸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飼養管理工作,才能夠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
綜上所述,山羊產后癱瘓一旦發生會嚴重影響母羊的身體健康,所以一定要在母羊懷孕期間,對其進行精準的護理,并且在確診之后采用中草藥的方式進行治療,能夠取得非常有效的效果。相關的養殖人員要對此疾病進行重視,并且掌握正確的治療方式,標本兼治,維護患病母羊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