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當代國家安全體系中的生物安全與生物威脅

2020-12-28 01:55:33劉躍進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20年20期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社會對與生物相關的安全問題空前關注,《生物安全法》的出臺正當其時、恰逢其勢,為“生物安全”熱灶再添柴。然而,當前理論上與實踐中均普遍存在混淆“生物安全”與“生物威脅”的情況,亟需科學區分與準確認識。在當代國家安全體系中,以生物物種、基因、生態、技術等方面安全為主要內容的“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次級構成要素,應對重點是維持與保障;以“蟲”“疫”等為主要威脅來源的“生物威脅”,是威脅危害國家安全的自然因素,應對重點是防控與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和非典疫情帶給人們的首要教訓是如何有效防控“生物威脅”,其次才是如何保障“生物安全”。理清概念才能全面準確認識生物與國家安全之間的多重關系,進而正確順利推進與生物相關的國家安全治理。

【關鍵詞】國家安全體系? 生物安全? 生物威脅? 《生物安全法》

【中圖分類號】D8/B8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20.005

新冠肺炎疫情使人們空前關注生物安全問題,但是“生物安全問題”并不僅僅是“生物安全”,還包括“生物威脅”,以及其他一些與生物相關的安全問題。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只有科學區分當代國家安全體系中“生物安全”和“生物威脅”兩個不同概念,才能進一步全面準確地認識生物與國家安全的多重關系,從而順利推進與生物相關的國家安全治理。

生物安全與生物威脅的起源

雖然人們經常提到“生物安全”一詞,而且自古對人類安全和國家安全具有更直接意義和價值的也的確是作為人類生存必不可少自然條件的“生物安全”,但是,在人類歷史上,最初引起人們注意的并不是一直“默默無聞”支撐人類生存發展的“生物安全”,而是“明目張膽”危害整個人類及個體生存發展的“生物威脅”。

從人類誕生之日起,地球上的生物就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自然條件。自然界的植物果實、動物肉皮、微生物菌團等,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天然養料,它們在人類生存環境中的安全存在是人類安全存在的必要前提。如果自然界沒有適合人類食用的植物果實和種子,沒有能夠供人類衣食的動物皮毛和肉,沒有在人體內幫助機體平衡生長的各種有益微生物,人類就難以生存和發展壯大,甚至難以獲得基本的安全。因此,這些被人類食用、使用、化用的動植物和微生物的安全,亦即“生物安全”,就成為人類安全的前提和條件。只是由于在人類誕生初期,地球上能夠供人食用、使用的動植物相對于人類生存需要來說比較豐富,人體內默默滋養人體發育、成長、生存的微生物不為人知,因而人類根本不關注也沒有意識到作為人類生存發展必要條件的動植物安全的存在,更沒有意識到這樣的“生物安全”是人類自身安全的基本前提和保障。相反,人類生存發展卻在不斷威脅和破壞著相關動植物的安全,破壞著生物安全。正是由于對于人類生存來說相關動植物并不稀缺,微生物更處于人類視線和意識之外,因而人類不會認識到生物安全及其特殊的重要性。

因此,雖然客觀上,從本體論上看,在人類剛誕生的時候,甚至在人類還沒有出現之前,生物安全就伴隨著生物在地球上的出現而出現了,但在人類誕生后的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生物安全一直沒有進入人類的視野和意識,生物安全對人類意識和人類生活來說似乎是不存在的。生物和生物安全對人類和人類安全的支撐和保障,在人類思想意識中長期處于休眠和隱性狀態,沒有被人類明確意識到,甚至連相應的“生物安全”一詞也沒有出現。生物及生物安全,在人類誕生后就一直在人們無意識、不關注、不關心、不珍惜的狀態下默默地支撐人的生存發展和安全。

然而,如果不是站在人類的角度,不是以人類為中心,而是站在動植物的角度,以動植物為觀察坐標,生物安全在人類不斷獲取動植物為己所用的過程中早已存在了,而對生物安全造成威脅和危害的恰恰正是食用、使用它們的人類。但對人類來說,作為自身食用和使用對象的動植物只要足夠豐富,能夠滿足人類的生存需要,那么似乎這些生物的安全問題就不存在,更無需人類觀察、思考和研究。作為例外,人類歷史上只有個別生活無憂且對動植物充滿同情心的人,以及個別哲學派別和個別宗教派別,在“萬物齊一”“眾生平等”等“悲天憫人”情結和哲學反思中,對人類獵殺動物,甚至對人類毀損植物,表示出不同程度的異見,提出過某些關注和關心人類之外其他動植物安全的觀點和思想,從而使“生物安全”以某種形式進入人類視野,雖然這種視野一直模糊不清且難以擴展,長期內也并未成為人類思想的主流和正統。綜上所述,“生物安全”就其本意來說,是在當代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動植物保護思潮興起之后才得以彰顯,成為人類思想體系的內容和科學研究的問題。

與“生物安全”沒有也不會引起普遍關注和重視相反,“生物威脅”卻是人類自誕生之日起就時時遇到的一種威脅,因而也成為早期人類時時處處都非常關心和重視的安全問題。人們在利用自然界動植物滿足自身生存發展需要的同時,也受到自然界一些動植物的威脅和危害,特別是一些兇猛動物,以及對人類來說具有毒性的植物和微生物的威脅危害。許多大型兇猛動物,在軀體自然條件方面優于人類,從而在生產工具簡陋、生產力低下的原始社會,成為人類生存的“天敵”。這是當時人類在日常生存、生活經驗中就已充分認識到的事實。還有一些生物威脅,比如某些微生物對人類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脅危害,原始人雖然深受其害,但卻對其難以有所認識。

無論是面對顯而易見的猛獸毒蛇,還是面對不知所蹤的細菌病毒,早期人類由于生產力低下和認識局限,都難以科學的解釋和有效的應對,而只能憑借經驗和想象,設定自然界存在各種超自然的力量、神靈,進而用巫術、仙術、神道、巫醫等不同形式給予某種解釋和解決。這就是說,人類自誕生之日起就深受各種“生物威脅”之害,也一直力圖通過各種方式化解生物威脅。隨著生產力不斷提高,特別是近代以來科學技術不斷進步,雖然還有某些生物威脅,如2020年全球范圍內的新冠肺炎疫情,人類至今應對起來依然捉襟見肘,但大多數的生物威脅,特別是猛獸毒草類威脅,已經被人類成功化解。現在人類需要做的,就是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新型生物威脅,特別是人類自己制造出來的生物威脅,保持頭腦清醒,時刻提高警惕,并在科學技術開發和人文社會管理方面居安思危,盡早謀劃,盡早布局,努力減少其對人類的傷害。

其實,無論是“生物安全”,還是“生物威脅”,不僅對整個人類安全來說是一個重要問題,對國家安全來說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在國家依然是當今世界主要行為體的情況下,從國家安全的角度認識生物安全和生物威脅,不僅是維護每個國家自身安全的需要,也是維護所有國家共同安全的需要,同時是維護整個人類安全的需要。雖然生物安全在本體論意義上起源于生物在地球上出現之時,生物威脅對人類來說起源于人類出現之后,但在國家誕生之后,生物安全和生物威脅就都成了重要的國家安全問題,是國家安全體系中不可分割的構成部分。在當代國家安全體系中,生物安全和生物威脅,依然占據著各自獨特的地位,依然是國家安全治理中不能不面對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多年前,在我們構建的當代國家安全體系中,國家安全問題被分為四個方面。其一是國家安全本身及其構成,包括國民安全、國域安全[1]、資源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政治安全、軍事安全、主權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態安全、信息安全等12個基本要素;其二是影響國家安全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面,其中的自然因素包括“自然資源”一項;其三是危害國家安全的因素,包括天災與人禍兩個方面,其中“天災”有“蟲”“疫”兩項;其四是國家安全保障體系,包括保障活動和保障機制兩大部分。在這個國家安全體系中,與生物安全問題在歷史上的演進相似,“生物安全”隱性存在于“資源安全”“生態安全”等國家安全基本要素之中,并未直接呈現,而“生物威脅”則在危害國家安全要素中以“蟲”和“疫”兩種形式呈現了出來(見圖1)。

在2000年左右,我們初步構建起國家安全體系時,“疫”就被列為危害國家安全的“天災”之一。雖然當時許多人對于把“蟲”和“疫”作為危害國家安全的因素列入國家安全體系頗有微詞,認為當今人類科學技術進步和醫療水平提高已使“蟲”和“疫”不再對人類和國家構成威脅,但2003年的非典疫情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卻使人類認識到“生物威脅”遠遠沒有被人類解除,已知的特別是未知的“生物威脅”,依然是人類安全和國家安全面臨的重要問題。

當代國家安全體系中的生物安全

從語詞與概念的本意看,特別是在漢語語詞體系中,“生物安全”就是生物本身的安全,即生物免于危險、不受威脅和危害的客觀狀態,因而它在國家安全體系中的直接表現和首要地位,既不是影響國家安全的因素和危害國家安全的因素,也不是保障國家安全的途徑和措施等,而是國家安全的構成要素,是一個國家必須也必然具有的各種生物和生物體系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威脅危害的客觀狀態。既然人類生存發展離不開生物,生物安全就是人類生存發展、人類安全的必要條件;既然任何國家都既占有一定的土地,也包括一定的生物資源,那生物安全也就是國家安全的必要條件,是國家安全的構成要素。

但是,在我們構建的上述當代國家安全體系中,生物安全沒有被列為國家安全的基本要素。然而,當代國家安全構成要素除了上述12個基本要素、一級要素,還有更多的非基本的、次級要素。其中許多雖然沒有作為基本要素呈現出來,但也是作為各個基本要素的具體內容隱藏在其中,并由此成為國家安全的構成要素。例如,這些年人們經常說到的金融安全、糧食安全、網絡安全、深海安全等,都因為不是國家安全的基本要素,而是國家安全不同層次上的次級要素,因而沒能被明示于如上的體系圖中。事實上,金融安全、糧食安全,都是經濟安全這一基本要素下的國家安全次級要素,網絡安全是信息安全這一基本要素下的國家安全次級要素,深海安全則是國域安全的次級要素,具體來說是國域安全下國家安全二級要素“海域安全”下的國家安全三級要素。

就生物安全來說,它雖然不在當代國家安全體系圖所示的基本要素之列,但卻是整個國家安全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是如上國家安全基本要素、一級要素之下的國家安全次級要素,具體來說是處于資源安全、生態安全、科技安全和軍事安全等國家安全基本要素之中的不同類型的次級要素。

生物安全是資源安全下的國家安全次級要素。無論是整個人類,還是任何一個國家,要安全和發展,就離不開一定的自然資源。如果說經濟是整個人類社會和每個國家生存發展的基礎,那么自然資源就是整個人類和每個國家能夠進行物質生產和經濟活動的基礎。從茹毛飲血到刀耕火種,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從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人類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總是依賴不同的自然資源。漁獵時代,野生動植物和天然洞穴是人類生存不得不依賴的自然資源。農業社會,人類需要和依賴的自然資源主要是土地、水源、畜力、木材、氣候等。到了工業社會,鐵礦、煤炭、石油、核礦等自然資源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人類已經進入后工業的信息社會,但依然離不開以往時代陸續開發和利用的各種自然資源,同時還在開發利用一些信息技術必需的自然資源,特別是發展信息技術必不可少的稀土資源。在國家安全體系中,資源安全就是有益于國家生存發展的各種自然要素和自然條件的不受內外威脅和侵害的狀態。自然資源多種多樣,資源安全也相應有多方面內容。從人們看到的陽光、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到人們看不到的微生物、聽不到的超聲波、感覺不到的電磁波,都是自然界賜予人類的資源。人們一般把自然資源分為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礦物資源、生物資源五大類。與此相應,資源安全便分為土地資源安全、水資源安全、氣候資源安全、礦物資源安全、生物資源安全五種,它們由此成為資源安全下的國家安全次級要素,具體來說是國家安全的二級要素(如圖2)。

其中的生物資源,是對人類具有不同方面價值、可以或可能被人利用的生物體以及由它們組成的生物群落,主要包括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三類。如同海洋資源被置于水資源中但卻具有超越水資源的性質,森林資源大致也可以放于生物資源名下,但其不僅是植物資源、動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的統一體,而且還具有超越生物資源的性質。能夠作為資源的生物,既包括生物個體和群體,也包括生物基因和物種,以及相應的生態系統。

由此,生物安全又與作為國家安全基本要素之一的生態安全發生了聯系,成為生態安全的組成部分。這是生物安全在國家安全體系中的第二種不同類型的地位。雖然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都是與人發生關系后才具有人類意識到的價值和意義,但與“資源安全”中“資源”一詞直接表達出自然物“以人類為中心”的傾向不同,“生態安全”中“生態”一詞表面上具有“超越人類中心”的意味,然而歸根到底,自然生態及其安全引起人們的重視,被引入國家安全體系,還是因為其對人類和國家的生存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和意義。

自然資源和自然生態都是人類和國家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自然條件,二者的構成要素也高度重疊,但它們卻是從兩個不同角度對自然物質條件的不同表達。其中,“資源”一詞重在表達各種生物獨立的可利用性,包括對整個人類和不同國家的可利用性;“生態”一詞則主要表達不同生物及其生存環境作為互相依賴的有機整體對整個人類和不同國家生存發展的價值。

按照一般觀點,生態是由生物、土地、水體、底土、大氣層等構成的各方面因素相對平衡的自然系統。人類之所以能在地球的某些區域出現、生存和發展,就是因為整個地球的自然生態,特別是人類誕生、生存和發展所處區域的自然生態,對人類是適宜友好的。適宜友好的自然生態,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地球上不同國家和地區人們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是所有國家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整個人類和各個國家,都需要使這種適宜友好的自然生態得到很好的保持。這就是生態安全,即適宜人類生存發展的生物體系、土地體系、水體系、底土體系和大氣層體系及其組成的整個自然體系,以及各體系自身及其之間的平衡狀態能夠得以保持而不被損害的狀態。延伸到國家安全領域,國家生態安全就是適宜國家生存發展的生物體系、土地體系、水體系、底土體系和大氣體系及其組成的整個自然體系,以及各體系自身及其之間的平衡狀態能夠得以保持而不被損害的狀態。據此,生態安全可分為生物生態安全、土地生態安全、水體生態安全、底土生態安全、大氣生態安全等五個要素,其中的生物生態安全,就是生物安全在生態安全中的表現形式,是不同于生物資源安全的另一種形式的生物安全。這就是說,當代國家安全體系中的生物安全,不僅包括生物資源安全,還包括生物生態安全。對此,我們可以在圖2中加入“生物生態安全”,把生物安全在當代安全體系中的地位進一步用圖3表達出來。

在生物資源安全、生物生態安全之外,當代國家安全體系中的生物安全還包括分別處于科技安全和軍事安全中的生物技術安全和生物武器安全。在2004年出版的《國家安全學》一書中,筆者把科技安全分為科技成果安全、科技人員安全、科技產品安全、科技設施安全、科技活動安全、科技應用安全等6個二級要素,其中科技應用安全就包括了核技術應用安全、生物技術應用安全等更次一級的要素,即國家安全的三級要素。筆者在2016年發表的《我國軍事安全的概念、內容及面臨的挑戰》一文中把軍事安全分為軍隊安全、軍人安全、軍紀安全、軍備安全、軍事設施安全、軍事秘密安全、軍事信息安全、軍事工業安全、軍事活動安全等9個方面,其中的“軍備安全”亦即“武器裝備安全”,內含有“生物武器安全”。雖然在世界范圍內,禁止使用生物武器是一種現代的戰爭文明,但許多國家依然在開發貯藏生物武器。無論是出于什么原因和動機,無論是為了防御還是為了進攻,生物武器安全都既是一個重要的軍事安全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生物安全問題。

生物安全本來只是生物本身的安全,是與人及人類社會無關的自然界安全問題,但在國家安全體系中,生物安全不再是純粹的自然問題,而成為與人類和國家生存發展緊密相關的社會問題,直接成了人類和國家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生物資源安全”。與此同時,生物安全還在不同角度不同意義上包括了生物生態安全、生態技術安全、生物武器安全等??傊?,生物安全包括四種基本形態,即生物資源安全、生物生態安全、生物技術安全和生物武器安全。對此,可以用圖4具體刻畫如下。

以國家安全為軸心研究生物安全,研究國家安全體系中的生物安全,不僅要研究生物安全在國家安全體系中的地位及其對國家安全的影響,還要研究生物安全的構成要素與包含內容,進而要研究生物安全的影響因素與危害因素,以及如何保障生物安全,最終構建出國家安全體系中的生物安全體系。作為整個國家安全體系中的一個次級體系,生物安全體系也可以從構成要素、影響因素、危害因素和保障體系四個方面來構建。雖然對于這樣一個復雜的生物安全體系,我們目前還缺乏深入研究,但也可以粗略刻畫其概貌(如圖5),以待今后研究中不斷豐富和完善。

當代國家安全體系中的生物威脅

作為國家安全構成要素的生物安全,在現實中和邏輯上都不可能時時處處是理想的安全狀態,而且也不是時時處處都應該安全。事實上,概念所表達的安全,即絕對安全,永遠是一種理想狀態,在現實中難以達到。現實中的安全都是相對的,而安全的相對程度,無論對生物安全來說或者對其他任何一種國家安全要素來說,都不僅單純表現為其自身的安全度,而且還會影響到國家安全其他要素的安全以及整個國家的安全。

對整個國家的安全來說,國家任何一個具體要素的安全都有一個應然性問題,即每個具體要素究竟應該安全還是不應該安全,以及應該在什么程度上安全。一個要素應該安全而沒有安全,或一個要素不應該安全卻安全了,都會對國家的總體安全造成不利影響。同時,當某個要素只有在某種程度上安全才最有利于國家總體安全時,這個要素的安全事實上低于或高于這個程度,也會對國家的總體安全造成不利影響。由此,國家安全的每個構成要素,無論是基本要素還是次級要素,都同時成為影響國家總體安全的因素。生物安全,既是國家安全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構成要素,也是影響國家總體及其構成要素安全的因素。在圖1所示的當代國家安全體系中,我們不僅把“資源安全”列為國家安全的構成要素,而且明確把“自然資源”列為影響國家安全的因素。自然資源的分布與儲量,以及其在與人發生關系時不同的安全度,都會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影響整個國家安全和國家安全其他構成要素的安全。當這種影響是負面的時候,特別是極端負面的時候,就成為威脅和危害國家安全的因素。對此,無論從國家安全學理論上,還是在國家安全實務中,都需要進行深入研究、精細分析。我們在此要說的“生物威脅”,包括生物及其安全處于極端狀態時對國家安全及其不同構成要素的威脅和危害,但更重要的則是“威脅國家安全要素”中的“生物威脅”。

在圖1所示當代國家安全體系中,威脅國家安全要素中作為“天災”存在的“蟲”和“疫”兩個因素,就是威脅國家安全的“生物因素”;它們對安全的威脅,就是“生物威脅”。對于威脅危害國家安全的這兩個因素,特別是這兩個因素對國家安全威脅危害的具體情形,在國家安全學中一直研究的比較少,也比較淺,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和觀點。雖然早在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管子就曾把“厲”(即疫)和“蟲”列為國家的五害之二,但在整個人類思想史上,以及在國家安全學理論中,都沒有對“疫”“蟲”危害國家安全進行過深入系統的研究。我們把“蟲”“疫”列為危害國家安全的“天災”后,也沒有進一步深入研究這兩種不同形式的“生物威脅”問題。直至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特別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時,人們才開始認真對待和研究起“生物威脅”問題。但許多人在這個問題上仍存在著概念運用的混亂,把新冠疫情置于“生物安全”概念之中,而不是放在其本來應屬概念即“生物威脅”概念之中。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不少人把“生物安全”作為一個重要概念加以強調,但事實上,包括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和2003年非典疫情在內的所有疫情災害,直接給人類警示的并不是“生物安全”,而是“生物威脅”。任何造成疫情的生物,即相關的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由于其帶給人類的是災難,因而對人類安全和國家安全來說沒有安全的必要和理由。相反,作為給人類和國家造成災難的一種“生物威脅”,相關病毒和細菌應該被人類消滅,或者隔絕在對人類沒有威脅的安全地帶。給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威脅和危害的微生物,無論是“非典病毒”還是“新冠病毒”,都是不應該安全的。如同當初“天花”不應該安全,應該被人類消滅一樣,如今的“新冠”也不應該安全,也應該被人類消滅。面對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人類所希望的,應該是像當初消滅“天花”一樣,早些把“新冠”病毒在地球上徹底消滅,而不是讓“新冠”安全。因此,能夠恰當表達新冠疫情中相關問題的概念,不是“生物安全”,而是“生物威脅”,以及處于“生物威脅”中的“國民安全”和“人安全”。

為了更好地認識“蟲”“疫”等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和危害,我們在此將其用圖6展示出來。

“蟲”和“疫”雖然都是威脅危害國家安全的因素,但它們威脅危害國家安全的情況并不完全相同。就“蟲”而言,它在人類歷史上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和危害,最直接的表現是對農作物的毀壞,造成糧食歉收甚至絕收,由此威脅危害到國民生命安全,進而造成社會動亂和政治危機。當然,也有一些“蟲”,如“血吸蟲”,會直接威脅危害國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與此不同,由細菌和病毒造成的不同類型的“疫”,雖然也有威脅危害其他動植物的情況,如“雞瘟”“豬瘟”等,但對人類安全和國家安全來說,最直接的還是威脅和危害人類自身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各種疫情。

生物既有有益于人類和國家的品種和側面,也有有害于人類和國家的品種和側面。對于前者,我們需要保障其安全,這正是“生物安全”概念所指對象。相反,對于后者,人類不僅不應該保障其安全,反而應該使其不安全,消除其對人類和國家的威脅危害。因此,從邏輯嚴密性上講,“生物安全”概念不會也不應該指向有害生物或生物的有害方面。指向對人類和國家有害之生物及生物之有害方面的恰當概念,應是“生物威脅”。只有嚴格區別“生物安全”和“生物威脅”兩個不同概念,并用這兩個不同概念來分析復雜的生物領域的安全問題(即“生物安全問題”),才能合乎邏輯地認識、解釋和解決當代國家安全體系中與生物相關的安全問題。否則,就會造成理論和實踐中的混亂。這既是近年來《生物安全法》立法中遇到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剛剛正式頒布的《生物安全法》中依然沒有完全澄清的一個重要問題。

顧名思義,如同《國家安全法》是保障國家安全的法律一樣,《生物安全法》也應該是保障生物安全的法律。正因如此,日本和韓國在翻譯英語國家相應的國家安全法律、機構和戰略時,都不把security直接譯作“安全”,而是更準確地譯作“安全保障”。而且,在制定各自國家相應法律、建立相應機構、制定相應戰略時,所用之詞也不是“安全”,而是“安全保障”,簡稱“安?!?,如“安保法案”等。正是由于“生物安全”意味著對生物安全的保障,而對于威脅危害人類的生物(特別是病菌和病毒這樣的微生物)是不需要給予保障的,更不需要通過立法強化這種保障,因而《生物安全法》不應把生物對人及國家造成威脅的問題列入其中,否則會在概念上造成需要保障這些病菌病毒的邏輯混亂。同時也不宜把消除病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及其威脅的問題列入其中,因為這不是保障生物安全,而是消除生物安全,使有害生物不能安全,以使其不能危害人類健康與生命。

然而事實上,無論在立法過程中,還是2020年10月17日通過(將于2021年4月15日實施)后,《生物安全法》草案及其正式文本中,都既包括“生物安全”和“保障生物安全”的內容,也有“生物威脅”和“應對生物威脅”的內容,因而存在沒有很好區分“生物安全”與“生物威脅”兩個不同概念和不同問題的情況。已經正式通過的《生物安全法》第二條中規定:“本法所稱生物安全,是指國家有效防范和應對危險生物因子及相關因素威脅,生物技術能夠穩定健康發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態系統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威脅的狀態,生物領域具備維護國家安全和持續發展的能力。”這個定義中的主要內容,并不是“生物安全”,而是“生物威脅”,是如何有效防范和應對“生物威脅”,既包括生物對人的威脅,也包括生物對國家的威脅,從而最終在生物領域更好地保障國民安全和國家安全。仔細研究《生物安全法》的各章內容,我們也看到,其中有些的確屬于“生物安全”“生物安全保障”的范疇,但也有許多內容嚴格來說不屬于“生物安全”“生物安全保障”。其中第四章“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安全”,以及第五章“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第六章“人類遺傳資源與生物資源安全”,是確屬于“生物安全”和“生物安全保障”范疇內的問題,但第三章“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和第七章“防范生物恐怖與生物武器威脅”,則不是“生物安全”概念所能概括的,相反應該被恰當、科學、合乎邏輯地置于“生物威脅”和“防控生物威脅”的概念和范疇之中。能夠概括后面這些內容的法律,更準確的名稱應該是《生物威脅應對法》,而不是《生物安全法》。這就是說,名副其實的《生物安全法》,其內容應該是如何保護生物資源安全、生物生態安全、生物技術安全、生物武器安全,以及生物品種安全、生物基因安全、生物種子安全、生物體系安全,當然還包括防止外來物種入侵造成本地生物災難,但不能不合邏輯地把“防控傳染病、動植物疫情”和“防范生物恐怖與生物武器威脅”等本屬于“生物威脅”和“生物威脅防控”的內容置于其中。根據當代國家安全體系中“生物安全”和“生物威脅”的不同地位,筆者建議把當前《生物安全法》中涉及的問題分為兩類,即“生物安全”和“生物威脅”,并由此修訂分立為兩部不同的法律,即《生物安全法》和《生物威脅應對法》。

無論是“生物威脅”還是“生物安全”,都是在“以人類為中心”這一坐標系中才存在的問題。離開了“人類中心”這一坐標,“生物威脅”和“生物安全”雖然在客觀上依然存在,甚至在客觀上也存在著價值問題,但此種條件的存在及價值,需完全另當別論,對其的描述也不再是“人類中心”形成的“人類普遍經驗”,而是“上帝視角”形成的“萬能普遍經驗”。這也就是說,離開了人類及人類無法擺脫也不能擺脫的“人類中心”“人類視角”,生物威脅和生物安全將是另外一種或無數種不同情形,更是另外無數種不同的價值體系。以老虎這種生物為坐標,站在“老虎中心”“老虎視角”看,一切生物威脅都是對老虎的威脅,一切生物安全都是服務老虎生存發展的安全,一切價值都是由老虎生存發展衍生出來的價值。以螞蟻這種生物為坐標,以冠狀病毒這種微生物為坐標……如此等等,有多少種生物,就會有多少種不同的生物威脅和生物安全,就會有多少種不同的生物安全價值體系。

因此,我們需要明白,人類討論的生物威脅和生物安全,始終都是站在人類中心及相應坐標中提出來的,所不同的只是今天的人類已經超出了極端的人類中心,開始從人類擴展,更多地關注和關心人類之外的其他生物及其安全問題,開始注意人與其他生物的友好相處。

當然,在人類這個大價值坐標系中,還存在著不同個體、不同集團、不同國家的小坐標系。在不同國家的安全坐標系中,對生物安全的思考也是不一樣的。就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說,雖然整個人類面臨著共同的威脅,有著共同的安全需要,有著共同的利益和價值,但毫無疑問的是不同國家、不同群體、不同個體面對的威脅和相應的安全需要及其應對也是有差別的。如何處理不同個體、不同群體、不同國家應對生物威脅與保障自身安全的需要,就成為人類至今依然沒有完全解決好的個體與群體之間,以及不同個體、不同群體之間利益關系的重大問題。生物領域的安全治理,必須具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安全新思維,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總體國家安全觀研究”與國際關系學院創新團隊建設重點項目“國家安全學原理的深化與完善問題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分別為:2018MZD018、3262018T01)

注釋

[1]最初,我們使用的是“國土安全”概念,指稱國家領土安全。但是,由于當前國家生存發展空間除了主權范圍內的領土之外,還有主權范圍之外的空間,如海洋“專屬經濟區”、空中“防空識別區”等等,我們便把關于國家生存發展空間安全的概念從主權范圍內的“國土安全”,擴展為既包括主權范圍內空間也包括主權范圍外其他合法空間的“國域安全”概念了。參見劉躍進、劉思偲:《國域安全觀:國家安全新思維》,《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7月12日,第7版。

參考文獻

習近平,2014,《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4/15/c_1110253910.htm,4月15日。

劉躍進,1998,《為國家安全立言——“國家安全學”構想》,《首都國家安全》,第2期。

劉躍進,2003,《試論國家安全學的對象、任務和學科性質》,《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

劉躍進,2004,《國家安全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劉躍進,2014,《為國家安全立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劉躍進,2020,《劉躍進國家安全文集(上冊)》,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劉躍進,2020,《劉躍進國家安全文集(下冊)》,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劉躍進,2020,《新冠疫情與國家安全治理》,《河南警察學院學報》,第3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2020年10月17日通過。

責 編/桂 琰(見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成人av|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亚洲区一区| 国产乱论视频|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久久亚洲天堂| 亚洲视频二| 麻豆国产原创视频在线播放 |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不国产大片| 国产剧情伊人| 波多野一区| 欲色天天综合网| 亚洲无码91视频| 国产黑人在线| 亚洲青涩在线|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美女毛片在线|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精品国产|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国产91成人|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超级碰| 2021国产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成人|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婷婷五月在线| 综合成人国产|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欧美午夜小视频| 国产精选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久久精品|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91 九色视频丝袜| 男女精品视频|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极品|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亚洲三级影院|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先锋资源久久|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 91免费观看视频| 麻豆精选在线|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久久精品丝袜| 五月婷婷导航|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美女免费黄网站|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第页|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亚洲丝袜第一页|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免费毛片| 亚洲 成人国产| 欧美成人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