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哲 李鄂
摘 要:本文闡述了在包裝設計課程中如何實施一體化教學方法,并對當前技工院校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改革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平面設計專業 ? ?包裝設計 ? ?一體化課程教學 ? ?技工院校
世界技能大賽(以下簡稱“世賽”)平面設計競賽項目中包含廣告設計、編輯設計、企業和信息設計、包裝設計四個模塊的工作任務。根據筆者所在學校與某廣告設計公司開展的校企合作中企業的需要,以及對2016年世賽中國選拔賽中“平面設計”項目的分析,學校對教材進行了二次處理。處理后的課程劃分為6個項目,每個項目下包含3個工作任務。
一、選題價值
“茶葉包裝”是項目四“傳統包裝設計”中的任務二,也是一個代表性工作任務。筆者教學中補充了校企合作中真實的企業合同、學生工作頁、企業驗收表、教師驗收表等學習材料,方便學生按照一體化工作流程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處理工作任務。本次選用的教學課程為茶葉包裝手繪草圖色彩設計,該課程從設計初稿到完成制作共有4個步驟。此微任務為第三個環節,起到承上啟下作用。
二、學習目標
研究對象為平面設計專業中級1班的學生,共30人,分為5個小組。該班學習氣氛活躍、學生參與積極性高,通過前期學習,已經熟悉包裝設計流程,并能通過團隊合作完成學習任務。但學生存在文化內涵挖掘不深、形式美感不強的特點,因此教師應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學習情況,根據層層遞進的原則制定學習目標:通過市場調研完成報告,鍛煉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能力;通過觀看視頻挖掘文化元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學會色彩提取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通過小組協作完成手繪上色,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根據企業反饋,完善包裝作品,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態度。
三、學習內容
學習內容是來源于校企合作單位中的真實工作任務。某茶廠希望通過包裝升級,提升品牌形象。前期,師生已經完成了包裝外形的黑白稿設計,根據企業反饋意見確定了每個小組的學習方案。接下來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對黑白稿設計方案進行上色,達到客戶的要求。根據工作要求,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料以學生工作頁為引導,包括各類紙質資源(企業合同、自評互評表、師評表、企業導師評價表)和數字資源(新聞報道視頻、《茶,一片樹葉的故事》紀錄片、世賽視頻、上色技巧視頻),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習流程分為接收任務、任務分析、任務實施、評價驗收4個環節,對接企業工作流程、結合世賽要求,確定了每個環節的學習內容。并對配色方案和上色技巧做了重要的教學化處理。
四、教學實施過程
“茶葉包裝”是一個完整的工作任務,教學組織形式采用能力引領、任務驅動的一體化教學模式,靈活運用演示、游戲等混合式的學習方法,突出以學生為中心、能力培養為重點的教學理念。
一是課前學習,接收任務。教師通過藍墨云班課發布任務,各小組前往超市進行市場調查完成調研報告,開闊視野與設計思路。
二是課中學習,任務分析。環節一:課前檢查。各小組派出代表陳述前期調研成果。環節二:配色要求。企業導師走進課堂,講解企業合同的配色要求。之后,教師播放世賽視頻,講解世賽色彩要求,提出任務完成過程進行計時,并作為最終評價依據,營造比賽氛圍。學生明確了配色要求后,進行任務實施。環節三:游戲互動,突破學習重點一。在實施過程中色彩特性容易讓學生產生困惑,結合企業合同及方案要求,確定學習重點是茶葉包裝上的配色方案。怎么突破呢?教師設計了游戲環節,學生觀察不同色彩包裝的飲料,分析產品特性,再進行品嘗,體會口感與觀感的差異,分析造成差異的原因是包裝上色彩的影響。通過游戲互動輕松突破第一個學習重點:包裝中的色彩所承擔的重要任務。環節四:挖掘文化,突破學習重點二。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該怎么按照企業的要求來提取色彩呢?教師在工作頁中提供了顏色提取表供學生借鑒,通過小組討論為黑白稿提取兩種以上的顏色。在此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提取的關鍵詞單一、色彩元素不豐富。于是教師引導學生對課前觀看的視頻再次進行分析,提取文化元素,進行發散思維,最終確定了配色方案并選擇彩鉛上色。
三是課中學習,任務實施。環節一:自主探究,團隊合作。讓色彩搭配更合理是學生的困惑點,因為彩鉛屬于半透明材料,上色順序不同會直接影響作品的美觀性。因此確定學習難點是掌握上色技巧,讓色彩搭配更合理。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在學生工作頁中提供了手繪上色的步驟,學生通過團隊合作按照配色方案進行手繪上色。整個過程由教師與企業老師共同巡視指導。環節二:教師演示,化解學習難點。學生在上色過程中,普遍存在畫面色彩不夠豐富的問題,這是彩鉛上色技法比較單一造成的。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對疊彩法進行演示。環節三:學習技法,修改完善作品。學生在掌握技法基礎上結合配色原理,再對色相、飽和度進行調整修改,使色彩更加豐富、畫面更有層次。至此,難點得到化解。環節四:填色完成后,各組派出代表進行作品展示,對配色方案及寓意進行闡述。通過此環節,提高學生對產品設計準確表達的語言能力,在公布學生完成任務的用時,達到培養學生時間觀念的目的。
四是課后學習,評價驗收。這個環節有三個方面,在小組自評互評、師評環節加入了教研組其他教師評價,然后企業根據學生課堂表現進行過程性評價,同時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吸納意見后修改設計方案,教師把最終設計反饋給企業。
一體化課程茶葉包裝手繪草圖色彩設計的工作任務結束。
五、學業評價
本次課程以學習目標為導向,依據企業要求及技能大賽標準,進行多元化評價。在評價內容上分為過程與結果評價,師評環節中加入教研組其他教師評價,規避了任課教師主觀印象分,引入第三方廣告公司評價,讓市場效果說話,讓評價更客觀。課堂評分方式呈現多元化,從學習任務和企業客戶任務兩個方面提升學生的方法能力、專業能力、職業能力。
六、教學反思
在一體化課程實施中,筆者在教學思路和評價方式上進行了調整與創新,教學思路方面創新有如下幾點。
一是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市場,延伸學習場地。這樣的學習方式讓數據更真實,可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二是把企業導師請進課堂,讓校企合作更具實效。根據校企合作要求,企業導師每月定期進班指導,參與教學,融入企業需求、市場要求,培養的學生實踐能力更強。
三是把世賽標準融入學習,樹立規則意識。在實踐任務時,給學生解讀相應的世賽標準,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與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
四是將熱點新聞融入學習,激發愛國主義情懷。在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時,不僅要提高其專業技能,更要注重其綜合人文素質的提升。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組織觀看新聞報道及央視紀錄片,讓學生切身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激發學生創作熱情。
五是通過游戲互動調動學習積極性。將小游戲融入教學過程,快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教學參與度,讓枯燥的書本知識“活”起來,讓學生由“被動學”轉為“主動學”。
在評價方式上,可以進行如下調整。
一是引入第三方評價,企業參與教學。第三方評價讓作品符合市場需求,讓市場效果來評價。
二是在師評環節加入其他教師評價。在一體化教學師評環節中,任課教師的主觀印象可能影響評價結果。在每次師評環節請平面設計教研組其他教師對學生的成果提出意見,不僅可以讓評分更客觀,也利于教師改進教學。
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提取關鍵詞吃力,學生在作品展示環節專業術語欠缺。今后要多向學生推薦優秀視頻、書籍,讓學生多寫感悟,對學生加強訓練。
參考文獻:
[1] 李梁奇.項目教學法的實踐和應用[J].現代計算機(專業),2016(6).
(工作單位:襄陽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