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有福 李發慧
【摘要】家庭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成長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影響。新形勢下學生的自主獨立發展必然要求加強對家庭教育的研究,實施科學的家庭教育,為子女的自主獨立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從當前的農村家庭教育現狀來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還存在許多的問題,不管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還是家庭環境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不足,阻礙了學生的自主發展。農村家庭教育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子女的發展,本文在深入分析農村家庭教育現狀的基礎上,對如何促進農村子女的自主獨立發展進行深入的闡述。
【關鍵詞】農村家庭教育 ?自主發展 ?策略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貧困縣農村家庭教育助力子女自主發展的個案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項目編號:GS【2019】GHB1284。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45-0001-02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經濟的快速發展,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越來越普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留守兒童”的出現,這種現象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農村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影響了子女的身心健康發展,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城鄉差距逐步拉大的情況下,城鄉教育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如何更好地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成為了當前教學工作的重點。而在農村教育相對落后的情況下,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子女的自主發展受到了較大的制約,無法實現農村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說,在當前的農村教育中,必須要對當前的家庭教育進行完善,通過優化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方式,推動子女的自主發展,為子女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一、農村家庭教育缺失,管理難度加大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是實現對學生全面教育的三個重要方面,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短板,都有可能造成學生發展的畸形,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大量轉移,父母去城里打工或者外出做生意等現象,造成農村家庭教育的缺失,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困惑不能及時地與父母進行交流,家庭也無法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1]。更為嚴重的是,如果子女的心理問題長時間得不到疏通和解決,很容易造成學生心理發展的畸形,甚至會導致學生的行為走向偏激,造成對子女的管理難度加大。同時,在針對農村子女的教育過程中,對孩子的隔代教育占據很大的比例,即子女通常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去進行監管,這種隔代教育造成的結果是對孩子監管的放松尤其是在學生的學業成績上,監管者很難進行積極有效的指導,進而影響子女學業上的進步與發展。同時,這種隔代教育也不利于子女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不利于子女正確的分析和看待事物,不利于他們心理健康發展,甚至會對他們終生的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
二、農村家庭教育觀念陳舊,教育方法落后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教育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無論是在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師資隊伍的配置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為農村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但針對子女的家庭教育而言,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農村家長的自身素質普遍不高,他們缺乏科學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相對落后。這主要表現在他們這些父母看到了教育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但是針對如何進行科學的教育則缺乏有效的措施,如他們很少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對學生的學業輔導幫助不大;部分家長不能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父母存在著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煙、喝酒、打麻將等等,這都在無形之中對子女的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如此種種,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子女的自主獨立發展。孩子到家以后父母基本不陪讀,干自己的活兒,這樣孩子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學習得不到良好的效果。傳統的教育方法不能給孩子注入新的活力,在父母身上看不到正能量的影子。
三、農村家庭教育環境不完善
在當前的農村教育中,家庭教育存在缺位的情況,父母對于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存在明顯不足,更多的是希望學校能夠開展良好的教育工作,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但是在現階段的教學工作中,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同樣重要,想要實現孩子的全面發展,必須要提供優質的家庭教育工作,為孩子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盡管部分家長希望能夠給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但是由于自身知識水平有限,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很難為孩子提供優質的家庭教學服務,影響了各項家庭教育工作的落實。與此同時,在目前的農村家庭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外出務工,使得留守兒童的規模不斷擴大。在這種情況下,家長經常會將子女留給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代管,在這種隔代教育下,孩子的成長受到了明顯的影響,無法為孩子提供優質的家庭教育環境。特別是對于大多數的祖父母群體來說,在文化水平方面相對較低,思想比較守舊,溺愛孩子,在面對孩子的學習、心理問題時,無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糾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產生了不利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很難為孩子的自主發展提供保障,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許多子女在缺少關愛與管教的情況下,自主能力的形成受到了嚴重的遏制,阻礙了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四、創新農村家庭教育,促進子女的自主獨立發展
農村家庭教育已經成為影響子女自主發展的重要因素,無論是教育工作者還是家長、社會都要采取積極措施,積極創新家庭教育方式,為農村學生的自主獨立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2]。
1.創造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促進子女的自主發展
子女的自主發展主要表現為他們具有獨立的意識,即有獨立的分析和判斷能力,能相對獨立地解決自身所面對的問題。從家庭教育方面講,學生的這種自主獨立意識要求家長為學生創造一種寬松、民主的家庭氛圍,要尊重子女的意愿,引導子女充分表達自身的意愿。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看到這一現象,部分家長還存在著“獨斷專行”的現象,甚至有些家長在家庭中具有絕對的權威,父母說什么,子女就要聽什么;父母要求子女怎么做,子女就要怎么做;更有甚至,有些父母甚至將自己沒有完成的夢想,要求自己的子女能實現,這就很容易造成父母教育方式的簡單、粗暴,缺乏與子女的有效溝通,父母不能了解子女內心的真實想法等等,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子女的自主發展,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2.積極實施家校共建
針對農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教育工作者要積極進行工作創新,著眼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和學生的長遠發展,積極加強與父母的聯系,努力創造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良好環境。如可以建立家庭學校,定期要求家長分享家庭教育的經驗,實現家庭教育經驗的共享,以引領和帶動其他家長家庭教育理念的提升和教育方法的提高;學校定期開展針對家長的教育,引導家長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等,尤其是針對子女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問題,要及時引導家長進行解決,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加強對學生學業的關注,如經常關注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在校學習情況,使子女感受到家長的關愛;實現子女的全面發展。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中,家庭教育作為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重要橋梁,能夠為子女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這就需要在農村地區的家庭教育中,應該針對子女的成長現狀,對現有的家校交流機制進行完善,通過完善家校合作機制,為農村子女的健康成長與自主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特別是在當前的教學工作中,學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有效支持,只有家長大力配合學校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強化人才培養[3]。所以說,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學校應該積極地組織活動,讓家長融入到教學工作中,借助家長會、家訪等方式,開展更為高效的家校交流工作,改變家長以往的教育理念,為孩子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3.建立有效的家校溝通機制
子女的成長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共育的結果。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良性互動和有效溝通很難實現學生的健康發展。雙方的教育如果不能實現同步發展,對子女的成長是很不利的。尤其是針對農村常年外出工作的家長而言,如果他們缺乏與學校的有效溝通,很容易造成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建立有效的家校溝通機制成為必然選擇。尤其是隨著當前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如微信群等這些快捷的溝通方式,實現與家長的及時有效的互動,使家長及時關注到子女的發展,提升家校共育的效果;同時,家長也可以針對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積極的溝通,如建立專門的家長群等,及時分享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和寶貴的家庭教育經驗,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提升家庭教育的實效性[4]。
4.轉變家庭教育觀念
在當前農村地區的家庭教育中,必須要不斷轉變家庭教育觀念,提升家長素質,為孩子的自主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在現階段的家庭教育中,家長自身的素養,會對自主發展能力的培養產生直接的影響,只有實現家長素質的提升,轉變教育觀念,才能更好地實現家庭教育質量的提升,為孩子的自主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需要學校發揮出自身的作用,通過組織家庭教育講座,為家長提供成功的教育經驗,宣傳先進的教育理念,為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在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下,能夠讓家長提升對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視程度,加強與孩子情感與思想上的溝通,讓孩子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成長[5]。所以說,在當前的農村家庭教育中,家長素質的提升,對子女的自主發展產生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之外,針對農村留守兒童來說,應該加強對此類兒童的關注,營造良好的氛圍,對這些孩子心理上存在的缺失進行彌補,通過開展各種生動活潑的親子活動,讓家長積極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培養子女對生活與學習的熱愛,克服心理存在的各種障礙。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對于人才的要求不斷提升,對教學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農村教育中,受到基礎設施與師資力量的限制,整體教學水平要明顯落后于城市地區,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彌補措施,通過開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實現學生自主發展能力的提升。總之,學生的自主發展成為當前教育的重要目標,要積極完善農村家庭教育,努力實現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三位一體發展,以實現子女的自主發展,促進他們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敏.農村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品格成長的影響探析[J].西部學刊,2018(74):51-54.
[2]鄧漢光.農村家庭教育方式對子女成長影響調查報告[J].中學教學參考,2017(06):67-68.
[3]陳永福,張建青.農村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價值觀的負面影響及對策研究——以濱州市沾化區下洼鎮為例[J].現代教育,2017(13):28-29.
[4]梁惠嬌.開托社團 培養農村小學生自主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8(15):89-90.
[5]何桂蓮.重視農村家庭教育是當今促進農村孩子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談重視農村家庭教育的必要性[J]. 新課程(教育學術), 2017(007):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