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春燕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堅定文化自信、促進教師職業發展和培育學生價值觀念意義重大。從教學活動的系統整體性出發,教學內容是重要基礎,課堂教學是主要陣地,教師能力是關鍵因素。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小學數學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基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產生和形成的優秀文明成果,數學文化是包含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組成部分。
首先,數學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數學文化,是對中華民族運用數學知識和開展數學研究的集中反映。數學所包含的清晰的邏輯思維、縝密的運算過程和豐富的空間想象等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現有的歷史研究表明,中國的數學文化底蘊深厚,在數學領域也長期領先于世界。成文于西漢時代的《九章算術》,標志著中華文明中數學體系已經形成;南北朝數學家祖沖之在劉徽所開創的割圓術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
其次,數學知識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僅僅從文學藝術范疇來看待傳統文化是遠遠不夠的,數學領域的很多知識原理也能體現中華傳統文化。今時小學數學課本中的“乘法口訣”“約分”“算籌”“七巧板”“雞兔同籠”等專業知識和工具都可以在《周髀算經》《數書九章》和《九章算術》等古籍中找到記載。同時,正確認識數學文化,我們不能單一地從其科學性來理解,還應當充分把握其人文價值。除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基本的運算支撐外,數學還可以通過思維方式的塑造對人精神方面的產生影響。劉徽、祖沖之、賈憲和陳省身、華羅庚等杰出的數學家們百折不撓的治學精神,正是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表征,也是中國數學得以不斷發展、綿延至今的精神動力。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意義
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命脈,是中華民族發展與壯大的精神動力。小學數學教學對理性思維和邏輯運算的啟迪訓練并不排斥對人文素養和道德品質的萌芽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國家興旺發達、教師職業發展和學生品質塑造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內生邏輯
一方面,融入傳統文化教育與數學的學科性質相契合。從學科體系的劃分來看,數學并不屬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或思維科學,因為數學既有自然科學的屬性,也有社會科學的屬性,并具有思維科學的特性。天文學、物理學、生物學等自然學科的興起發展離不開數學方法的引進應用,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分析也依賴于一定的數據支撐,而數學所強調的邏輯運算能力也為思維科學發展提供了方法基礎。數學不僅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也具備豐富的人文價值。傳統文化講究以德育人,學習其中豐富的數學思想也有利于提升自身思想道德。而植根于中華大地獨特的文化沃土,發展于古代數學家們巨大貢獻的數學文化也反映了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品質和優良的民族精神。
另一方面,融入傳統文化教育符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需要。數學的教學內容是一個多層的體系,不僅僅涉及基本原理、運算規則、方法技巧的學習掌握,還包含對數學發展史、數學家、數學名著的理解認知。就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在加強數學知識的學習的同時,也要關注數學文化的滲透。學生不僅需要通過學習訓練增長專業知識,教師還應當注重數學文化教育的滲透,為小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功能彰顯
從國家和民族發展的角度來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現代數學體系主要沿用的西方數學傳統,雖然中國古代有著許多杰出的數學家,在數學領域也長期領先于世界,但數學的理論化、科學化則主要歸功于近代以來工業革命在西方的興起。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堅實根基和突出優勢,數學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之中,在豐富數學教學內容的同時,也能在學生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種子。
從教學雙方的共同成長來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在促進教師職業發展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養成正確價值觀念。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通過道德教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道德品質高尚的建設者是教師職業發展的基本目標。小學階段是學生價值觀的萌芽時期,而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也要求教師在傳統文化教育中積極作為。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關鍵作用,而學生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能為自身帶來豐厚的精神滋養,提升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