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中國科技的不斷進步,生活中的科技元素越來越多,科技新聞也更多地進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在科技生活主導的今天,新技術、新事物的大量涌現使得科技新聞的翻譯工作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目的論是德國功能學派的奠基理論,它認為翻譯不是簡單的語言轉換,而是一種有目的性的活動。因科技新聞其自身特點和日趨重要的傳播地位,科技新聞翻譯也正是一種有目的的交際行為,是向世界展示我國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成果的重要途徑。為探究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科技新聞的德譯表達,本文基于人民網德語版[1]科技新聞德譯實例,從目的論視角出發,結合科技新聞特點和外宣翻譯原則,分析總結人民網科技新聞德語譯文的翻譯思路和目的論運用,可為以后的科技類新聞德譯實踐提供經驗和指導,以靈活且有針對性的翻譯策略為我國的科技外宣翻譯工作服務。
關鍵詞:科技新聞 目的論 中德翻譯
一.目的論
目的論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理論雛形階段:它強調原文和譯文在內容、形式和交際功能方面的“對等”。其局限是不能實現翻譯的某些交際功能和完全的“等值”;二、理論擴展階段:從翻譯的“目的法則”擴展到“連貫法則”。維米爾(Vermeer)將行為理論和跨文化交際要素納入翻譯范疇,認為翻譯是有目的行為,一切翻譯活動需遵循“目的法則”,即實現翻譯交際的目的。“目的法則”使人們對譯文的忠實提出質疑。曼特瑞(Holz Manttari)將翻譯所涉及的行為過程、參與者以及翻譯活動所處的外在環境因素考慮在內,認為翻譯是為了實現既定目的、傳遞跨文化信息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它解決了翻譯活動的實現方式問題,即采取何種翻譯策略或方法,翻譯方法和手段的問題,繼而引發了對翻譯“連貫性法則”的討論。對于翻譯的“目的法則”和“連貫法則”而言,人們對譯文是否會忠實于原文提出了疑問;三、理論完善階段:諾德( Nord)的“忠實原則”使功能主義目的論翻譯得到進一步完善。目的論翻譯“三法則”之間,“目的法則”是核心。當“三法則”之間沖突時,“連貫法則”和“忠實法則”服從于“目的法則”;如果譯文強調目的語的接受和理解時,“忠實原則”便不再起作用;同樣,譯文注重于原文的功能和要求時,“連貫性法則”便不再生效。“目的法則”貫穿翻譯始終,制約著“連貫法則”和“忠實法則”,而“連貫法則”又從屬于“忠實法則”。弗米爾目的論的核心概念就是翻譯目的決定翻譯過程。目的論對于實用類文本,外宣類文本的翻譯都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意義。
二.科技新聞特點
科技新聞,是對科學技術領域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報道內容包括科技政策方針、科研成果、科技成就、科技工作者。科技新聞是對科學技術領域最新發生的事實報道。相較于其他新聞體裁,既具備新聞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特殊性在于,它能將科學技術領域的科技內容與新聞的可讀性密切結合,使得文章本體既正式、科學,又不枯燥、嚴肅,便于廣大讀者接受及傳播。[2]
1.新聞性,也稱時效性,指內容要符合新聞實時報道的特點,內容為科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或發現,時間上是新近剛剛發生的。
2.科學性,指報道、傳播的科學內容必須真實有效。科技新聞中,存在大量的科技術語,要求用詞精準,文字精煉,表述準確,有科學根據。
3.可讀性,指文本要符合大眾的接受程度,應用一定的科普寫作技巧,語言形象生動,文章簡潔,巧用比喻、解釋以及背景材料,便于接受和理解。
三.目的論對科技新聞翻譯的啟示
我們在新聞中看到的無人駕駛、Alpha Go、量子衛星,都是已經成型的產品。它們擁有了趣味性、實用性的屬性,才成為科技新聞的主角。實際上,一項科技成果的誕生,往往要經過無數次的科學實驗,需要有嚴密的邏輯、精確的數據。從實驗室中的技術成果轉化為學術論文,再到應用,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線索頻出,但同樣也是報道的難點所在。中國科學院前院長甬祥曾說,“作為以大眾為傳播對象的科技新聞,必須把深奧的科技理論、專用術語,用廣大讀者能夠理解的通俗語言進行翻譯、解釋。善于解釋,化深奧為平易,于平易之處見神奇,是寫好科技新聞的關鍵點。”
根據“目的論”的觀點,翻譯并不是簡單地以原文本為基礎的轉換,而是在目的中對源文化的一種信息傳遞。翻譯不能照搬“等值”、“忠實”的原則,而是使目標文本與原文本的目的達到一致,這個目的是由翻譯委托人決定的,在某種程度上受限于目標文本的使用者及其所屬的文化背景。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我們就需要對科技新聞文本進行創造性翻譯,既可以對原文采取字對字的翻譯,也可以增譯、減譯、省譯等,翻譯方法不一而足。譯者應該從讀者的角度出發,選擇適當的翻譯方法和策略,從原文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進行創造性的翻譯,以實現翻譯的目的。本文選取了幾篇近期由人民網德語版翻譯的時事科技新聞,嘗試從官方具有外宣性質的譯文文本出發,結合目的論,總結出其翻譯原則和翻譯策略。
1.“忠實”優先
新聞體裁的標題首先要精煉,經常采用省譯法。新聞標題多采用簡單句或省略句表達,避免使用復合句,具有高度概括性。在標題翻譯的問題上,人民網譯文堅持“忠實”的原則,因中文標題已高度凝練新聞內容,“忠實”反映原文意圖的德文譯文即可清楚概括新聞內容,實現外宣翻譯效果,精準實現我國當今科技成果走向世界。
例1: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3]
Chinas Chang'e-4 landet auf der Rückseite des Mondes[4]
德語譯文中除了增加了“中國”這個強調,其他都與原標題表達一致,準確精煉,簡潔明了,直面新聞內容,展示出最直觀的科技新成果。
此外,在科技專業術語的翻譯上,人民網德譯文也是在對原文進行了充分理解之后,選擇了準確的術語進行了表達。如“中繼衛星”譯為“Relais-Satellit“,“艾托肯盆地”(筆者注:月球最大環形山)“Aitken-Becken“以及“地震預警系統”“Erdbeben-Warnsystem“都在詞匯這一最基本層面保證了科技翻譯的準確性,達到了無誤展示中國科技發展成果的效果。
2.符合譯語表達習慣
我國的科技新聞報道在兼具科學性和可讀性的同時,也體現著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語言風格。由于發布平臺官方性和權威性,原文往往也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人民網在處理此類文本色彩時,既考慮到了該新聞作為展示科技成果的媒介,所具備的外宣文本性質。同時也善于發現和分析中德兩國文化的細微差異和特點,時刻不忘要按照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對中文原文進行適當加工。目的論中的“目的原則”作為翻譯中始終要貫穿存在的根本原則,提醒我們,在進行翻譯時,要尊重翻譯目的,時刻把握目標群體受眾特點,科技新聞這種工具型文本也不例外。
例2:北斗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5]
Globaler Dienst des BeiDou-Satellitennavigationssystems in Betrieb[6]
此例中,原文為“邁入…時代”,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說法,生動形象地說明北斗衛星系統進入了新的時期。而人民網德譯文考慮到了目標群體的接受度,適度省略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邁入”這個動詞,而是轉為“in Betrieb”“運行,運轉”這一搭配,既保留了原文生動介紹的特點,又易于目標讀者的理解。
3.從目的論看科技新聞翻譯策略及方法
翻譯是目的性極強的交際行為,翻譯策略必須根據翻譯目的來決定。科技新聞作為新聞報道的分支,不僅需要即時性,真實性,同時也必須具備科學性,科普性。鑒于科技新聞所具有的“清晰、準確、精練、嚴密”的文體特征,譯文需要切實、客觀、準確地傳遞原文本信息。這就決定了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必須從新聞傳播的目的和受眾出發,按照目的論三法則來選擇翻譯策略和方法。常見的翻譯策略有:直譯、意譯、混合譯、音譯、厚譯、減譯等。
1)直譯
對于句式簡潔,表意清楚,詞匯和句法上都能找到直接對等的目的語,一般采用直譯法。如衛星導航芯片“Satellitennavigationschips”[7],移動運營商“Mobilfunkanbieter”[8],電子商務“E-Commerce”[9],無人駕駛車輛“unbemannte Fahrzeuge”[10],智能城市“Smart-Cities”[11]……以及引用人物的發言,如中國探月總工程師吳偉仁的話“登陸月球或與嫦娥會面是中國人民千百年來的夢想。”譯文為“Landung auf dem Mond oder Treffen mit Chang'e (Gttin) war der tausendjhrige Traum des chinesischen Volkes.”[12]譯文在忠實法則和連貫法則上均符合目的法則。
2)音譯
涉及到中國命名的項目工程名,或各項最新科技成果命名,往往都帶有濃厚的中國特色。為保留這些命名中傳統特色和歷史典故,原汁原味地傳達命名信息,一般都采用音譯。如“嫦娥四號”“Chang'e 4”[13](月球探測器);“玉兔二號”“Yutu 2”[14](巡視器);“鵲橋四號”“Queqiao 4”[15](中繼星)等。
3)增譯
增譯就是在原文表述基礎上多用筆墨或增補信息,讓讀者能更加充分地理解原文的文化內涵。縮略詞常被使用于科技新聞之中,但是無具體釋義或全稱的縮略詞,對于異語文化中的讀者往往很難理解。例如“CAST”屬于多義縮寫詞,通常可指以下含義: 1.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德譯為Chinesischer Verein für Wissenschaft und Technologie[16]。2.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德譯為Chinesische Akademie für Weltraumtechnologie[17]/英譯為 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3.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Civil Avi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等,如果譯文中僅用“CAST”,讀者可能既無法理解該縮寫含義,查閱后也無法分辨文中具體所指,因而人民網在文章中使用增譯法補全了縮寫。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不能僅譯為“CBN”,而應該補充全稱“China Broadcasting Network”[18],另如“全球衛星搜救系統”,僅用“COSPAS-SARSAT”的譯法也是不夠充分的,譯文中完整點明了其為“Das International Satellite System for Search and Rescue”(全球衛星搜救系統)[19]才更利于讀者真正理解。
四.結語
科技新聞因其科普性寫作要求,及其兼顧科技性文本的特性區別于其他眾多題材,同時也兼具新聞的共性,在翻譯此類新聞的過程中,應在準確把握原文風格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相應文本特點及傳播要求,力求譯文準確完整,科學簡潔,通俗易懂。在目的論“三原則”指導下看科技新聞官方德譯文,本文著重從“忠實”原則,譯語表達習慣,以及人民網采取的一些相應的翻譯策略,分析了科技新聞中譯德過程中的目的論的運用,及其指導下的翻譯思路。綜上所述,相較于中文版科技新聞數量多、進展介紹詳細的特點而言,人民網德語版的科技新聞譯文,一般選取時下科技成果的階段性進展,常做總結性的關鍵階段成果報道,也更多援引國際評論,工程師總體介紹等等,對原文中的高專業性詞匯和語段做刪改,更體現科普性,多現成果匯報特征。此外,德譯文秉持了科技新聞的時效性,堅持與中文報道同步。人民網德譯文在精準翻譯的基礎上,把握住此類新聞所具有的外宣翻譯目的,關注譯入語的目標讀者,結合多種靈活而準確的翻譯策略,成功的實現了科普和交際目的。
參考文獻
[1]黃齊玉.科技新聞翻譯的歸化和異化[J].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5).
[2]劉倩,劉慧君.淺析科技新聞的特點及翻譯方法——以《中國日報》的科技新聞翻譯為例[J].文存閱刊,2017,(14):238.
[3]張錦蘭.目的論與翻譯方法[J].中國科技翻譯,2004(1):35-37.
[4]http://scitech.people.com.cn/n1/2019/0103/c1007-30502000.html (2019.01.03)
[5]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9/0103/c209054-9534401.html(2019.01.03)
[6]http://scitech.people.com.cn/n1/2018/1228/c1007-30492079.html(2018.12.28)
[7]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8/1228/c209054-9532882.html(2018.12.28)
[8]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8/1229/c209054-9533297.html(2018.12.09)
[9]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9/0104/c209054-9534748.html(2019.01.04)
[10]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9/0104/c209054-9534752.html(2019.01.04)
[11]https://de.wikipedia.org/wiki/Translatologie#Skopostheorie(2019.01.09)
[12]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8/1129/c209054-9523492.html(2018.11.29)
[13]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8/1229/c209054-9533297.html(2018.11.29)
[14]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9/1104/c209054-9629222.html(2019.11.04)
[15]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8/0319/c209054-9439052.html(2018.03.19)
注 釋
[1]http://german.people.com.cn/
[2]劉倩,劉慧君2017,238
[3]http://scitech.people.com.cn/n1/2019/0103/c1007-30502000.html03.01.2019
[4]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9/0103/c209054-9534401.html03.01.2019
[5]http://scitech.people.com.cn/n1/2018/1228/c1007-30492079.html
[6]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8/1228/c209054-9532882.html
[7]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8/1229/c209054-9533297.html
[8]同上
[9]同上
[10]同上
[11]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8/1229/c209054-9533297.html
[12]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9/0104/c209054-9534752.html
[13]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9/0104/c209054-9534748.html
[14]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9/0104/c209054-9534748.html
[15]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9/0104/c209054-9534752.html
[16]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9/1104/c209054-9629222.html
[17]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8/0319/c209054-9439052.html
[18]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8/1129/c209054-9523492.html
[19]http://german.people.com.cn/n3/2018/1229/c209054-9533297.html
(作者介紹:初婕,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德語筆譯2018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