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眾文化活動是促進社會和諧、提高群眾審美情趣和藝術情操的重要途徑,推動群眾文化活動“走出去”,對提升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水平、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近年來,文化館開始重視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和推廣,但是部分地區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推進群眾文化活動“走出去”可以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普及,提升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效果。本文首先揭示當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提出“走出去”的改進建議,旨在促進群眾文化活動有效開展。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 “走出去” 建議 思考
一、引言
目前,中國處于社會主義發展新時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應該重新認識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戰略意義,實現中國文化的接力前行。群眾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和諧社會。群眾文化是群眾在日常業余生活中,通過自我娛樂的方式進行的文化活動與文化工作的總和。對群眾來說,群眾文化活動就是群眾自發參與、自我娛樂,滿足人民群眾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而對群眾文化工作人員來說,群眾文化活動是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重要陣地。
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我們應始終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我們工作的方向與目標。要想實現群眾文化的普及,促進群眾文化的發展,就必須推動群眾文化活動“走出去”。作為群眾文化工作者,我們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應該走出去學習、走出去輔導、走出去演出比賽與交流。
二、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現狀與問題概述
(一)群眾文化活動的現狀
群眾文化活動是當前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有助于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這讓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增加。群眾文化作為群眾自發組織的文化娛樂形式,可以有效地滿足當前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來,很多文化部門開始重視群眾文化建設,開展了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就目前而言,有不少相關部門還沒有認識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存在“重經濟輕文化”的思想,導致群眾文化活動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群眾文化活動無法持續有效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依賴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當地政府領導部門的重視,很多群眾文化活動因為缺少資金的投入而缺乏相應的基礎設施和設備,反觀這些現象是因為某些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不能夠滿足當地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需求,加上政府部門的不重視,導致很多地方現階段無法順利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此外,群眾文化工作專業人才缺乏。群眾文化工作比較特殊,他們的工作時間跟工作對象都與普通的文化工作者有較大的出入,他們的工作時間是群眾的休息時間,他們的工作對象是群眾,工作的特殊性給群眾文化工作人員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導致很多優秀的人才都不想留在群眾文化工作崗位。一些有大量工作經驗的群眾文化工作人員已經進入中老年階段,工作中缺少熱情與激情,也使得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受到了影響,未能達到群眾文化建設事業的要求。
(二)當前群眾文化活動中存在的不足
1.群眾文化活動普及程度不高
群眾文化活動是在群眾當中開展的,并且群眾文化活動經常是由群眾自發組織的,活動形式多樣,具有廣泛性。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對象是群眾,因此,群眾文化活動需要向群眾普及,才能夠實現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但是當前部分地區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普及程度不高,活動形式單一,有些群眾文化活動開展范圍不廣、規模不大,導致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效果不理想。
另外,有些地方群眾文化活動因為季節的原因無法正常開展,很多地方的群眾文化活動在冬季或夏季不宜開展,例如廣場舞活動一般在嚴寒的冬季參與程度不高,而有些室內的書畫活動在酷熱的夏天很少有人參與,因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大多數群眾文化活動無法很好地普及到人民群眾的生活中。
2.群眾文化活動的廣度需要拓寬
群眾文化的發展可以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群眾文化活動是發展群眾文化、向群眾普及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途徑。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對象是群眾,因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需要針對社會各個年齡段的群體。但是,目前的群眾文化活動參與對象大多數圍繞中老年人,而當代年輕人迫于工作壓力,他們大多數的時間都用來工作,很少參加群眾文化活動,因此,很多群眾文化活動大多數圍繞老年人的興趣愛好來設計。例如廣場舞、書畫、詩詞等,這些群眾文化活動雖然能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廣度,只針對中老年人的群眾文化活動無法激起年輕人的興趣,無法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3.群眾文化活動欠缺統籌管理
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需要具有很強的組織性和規劃性,群眾文化活動主要由群眾文化工作人員開展,他們需要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統籌管理和合理規劃。但是,目前很多文化館缺少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工作人員,導致群眾文化活動在組織過程中缺乏專業的統籌管理和合理規劃,因此,文化館很難有效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另外,有些地方政府不夠重視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大多數活動是群眾自發組織的,組織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不當因素,很多活動都流于形式。還有一些地區依靠政府文化部門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但是很多政府部門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活動思維缺乏創新,形式較陳舊,無法有效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三、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走出去”的建議
(一)拓寬發展空間,提高普及程度
新時期實現群眾文化“走出去”就需要拓寬群眾文化發展空間,向人民群眾普及群眾文化活動。一是群眾文化活動應結合互聯網,創建“互聯網+文化”發展模式,大力推進群眾文化數字化建設。文化館可以利用微博、微信這樣的網絡平臺,將群眾文化活動發布到網絡平臺上,鼓勵群眾按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應,從而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普及程度。二是要借助多方力量舉辦群眾文化活動。政府要提升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視程度,結合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創辦活動主體、活動形式、活動內容多樣化的群眾文化活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活動中去。也可以讓社會群體參與到政府主辦的群眾文化活動中,提高群眾的參與度,更好地發展群眾文化,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另外,政府可以提高群眾文化活動補貼,給群眾免費或降低票價,打造親民的群眾文化活動,大力推進群眾文化活動的普及。
(二)豐富活動形式,加強宣傳力度
隨著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他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因此,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需要進一步豐富,加強文化活動的宣傳。第一,要豐富活動內容和形式,實現文化活動的多樣化。文化館可以全面了解該地區的經濟水平、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群眾的特點,根據該地區的特點,適當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積極提高群眾的參與度,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有效開展。第二,文化館要加強群眾文化工作隊伍建設,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文化館要從社會招募專業的群眾文化工作人員充實群眾文化工作隊伍,結合工作人員自身特點提供多種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提升文化活動開展的質量,促進群眾文化工作的全面開展。第三,文化館要通過互聯網平臺或者電視廣告大力宣傳群眾文化活動,提高群眾對文化活動的認識。
(三)加強統籌規劃,優化整體效果
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統籌管理,優化活動的整體效果。首先,文化館需要重視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引入大量資金,建設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并且實時了解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情況,根據人民群眾的需要,及時調整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其次,要進一步加大群眾文化工作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樹立“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文化親民”的文化形象,培養專門從事群眾文化工作的人才,建設一批高素質、業務能力較強的群眾文化工作者,在明確當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情況下,拓寬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渠道,充分發揮群眾文化工作人員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統籌管理和合理規劃的作用。最后,建立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庫,開啟群眾文化活動菜單式訂閱服務模式,以文化活動配送的形式實現群眾文化活動的精準對接,多個地區共享文化資源,這樣既能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和形式,又能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服務效能。
四、結語
促進群眾文化活動“走出去”是提高群眾文化活動效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課題之一。立足當前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文化館要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加強活動宣傳力度、拓寬群眾文化發展空間,提高群眾文化活動普及程度、加強統籌規劃、優化群眾文化活動整體效果,真正實現群眾文化活動“走出去”。
參考文獻:
[1]羅艷.廣西群眾文化“走出去”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歌海,2018(06):129-132.
[2]范妙榮.新時期群眾文化的創新發展[J].內蒙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2018(10):42-43.
[3]韓衍金.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走出去”的核心要素與策略[J].體育文化導刊,2020(03):67-72.
[4]英啟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的三重維度[J].社科縱橫,2020,35(06):124-128.
(作者簡介:趙志剛,男,中專,江蘇省如東縣文化館,群文助理館員,三級演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指導<組織>)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