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陽 王紅梅
【摘 要】城市的繁華程度、生機活力與城市的商業氣息是否濃郁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商業味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流動性較強又相對固定的戶外商業作為城市最簡單、最鮮明的商業標簽,真實、直觀地反映出市井生活氣息。因此,一城市不僅要有現代化的商業樓宇、大型社區等,也需要有戶外商業。多元的業態組合不僅可以使城市商業生態更豐富、更穩定,還有利于城市友好型消費空間的構建。但要根據城市的功能和需要規劃出合理的戶外商業空間,使其變得常態化、變得更有特色。同時,對城市戶外商業管理要有序制定相應規則,實現精細化管理。
【關鍵詞】戶外商業;地攤商業;門店外擺;消費空間;精細化管理
城市戶外商業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紀在歐洲流傳的戶外就餐傳統,進入商業社會以來,餐館成為首個打破既定經營空間、提供戶外就餐位的業態,這種模式起初被稱為“AI fresco dining”,后傳入美國[1]。從國內外城市戶外商業案例來看,進行城市戶外商業的除沿街商鋪、購物中心外擺外,地攤商業也是城市戶外商業的重要內容。城市戶外商業大部分需要臨時移動的經營空間,所以對靈活性具有較高要求。在眾多的城市戶外商業中,地攤商業是非常靠近消費者的存在,主要滿足零散的消費需求,經營的時間、空間靈活度高,且有著很強的人群聚集效應[2]。一直以來,城市戶外商業都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尤其是今年兩會后更是一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因此,關于城市戶外商業筆者有以下十點看法。
一、地攤商業被熱炒并非因為生計壓力
受疫情影響,為穩就業、保民生,擴大市場經濟需求,中國多地放寬政策支持地攤商業。短時間內,充滿市井氣息的地攤商業給以擺地攤求生存的民眾帶來了溫暖,為市民提供了靈活而多樣化的服務。但當前熱炒地攤問題的其實不是以擺地攤求生存的人,而是都市白領階層[3]。一方面將其作為自由職業夢想的載體。他們大多在體制內或大公司工作,常年待在辦公室,使他們更暢想自由職業,而自由擺攤能給他們更自由的時間,可以聽從自己的心意安排,逐漸成為這種夢想的載體,然而更多的人可能僅是圖新鮮去湊熱鬧而已,并不是真的因為生計壓力。另一方面他們把地攤淘寶當作體驗消費的樂趣。這種現象與熱捧盲盒、搶購流行IP主題T恤及當下流行的網絡交易平臺一樣,他們只是把地攤淘寶當作新的消費方式的一種體驗。將地攤中淘到的有趣商品當作社群炫耀的成就[4]。此外,地攤商業在個別媒體憑借孤例和極端例子宣傳及網友熱議的過程中呈現出極端化和娛樂化等跑偏甚至變味的情況。因此,要理智、客觀地看待地攤商業,不要被網絡上的熱度所迷惑,否則根本無益于大家真實的去擺地攤和去謀生。
二、適度發展地攤商業讓城市商業生態更穩定
城市商業生態系統越多樣,城市的商業越健康。因此,一城市不僅要有現代化的商業樓宇、大型社區等,也需要有戶外商業。地攤商業作為城市戶外商業的重要內容,除對就業吸納能起到就業過渡池、蓄水池作用,對部分生活遇到困難的人度過危機有幫助外,在一定程度上也關乎城市商業繁榮的多樣性。沒有地攤商業,城市商業生態系統不會崩潰,但有地攤商業城市的商業生態系統會更豐富、更穩定。關于地攤商業對城市其他商業生態的影響,尤其是對實體門店的沖擊,我們說地攤商業在一定程度上勢必會對其造成影響,如導致客流下降、業績下滑、收入減少等。但地攤商業在整個商業生態系統中規模有限,體量有限,所以對其他商業生態尤其是實體門店的影響可能比較有限。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地攤商業的發展將倒逼受到影響的業態進行經營策略的改變,要么提升商品質量,要么優化服務,適應市場變化[5]。另外,各種商業形態都是人民群眾的客觀消費需求。所以,適度的發展地攤商業短期內對實體店會形成一定的沖擊,但從長遠看或許有利于實體店的發展。如果地攤攤主做得好,也會升級到門店擴大經營,在一定程度上還將刺激和帶動其他商業業態的發展。因此,地攤商業與其他商業生態并不是沖突的,他們是相輔相成的業態。
三、門店外擺是戶外商業重要內容
戶外商業除地攤商業外,門店外擺也是戶外商業最為鮮明的特色之一。門店外擺既包括街邊門店的外擺銷售、外擺餐飲,也包括商業綜合體、購物中心的主題街區外擺、天臺外擺、中庭和邊角空間外擺等。這種方式不僅豐富了商業業態,拓寬了營運面積,還通過營造一鋪一景一天地的情景式街區,讓人們長時間享受于情景式互動商業所帶來的放松、浪漫之感,潛意識培養新的消費文化,有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特別是在“云消費”時代下,消費者走進商店,更多的是追求消費的體驗化[6]。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著名的The Grove購物街區,臨街餐廳外擺使消費者可以在就餐的同時享受加州的陽光,欣賞購物街區內精致的花園場景;泰國曼谷的The EM District購物中心快閃沙灘主題街區的外擺使游客在市中心體驗集合美食、音樂和時尚的曼谷魅力;英國倫敦Selfridges成功的屋頂花園餐廳已成為“頂部引流”的有效工具。因此,除地攤商業外,可以允許購物中心、沿街的商業、餐飲店鋪進行外擺。當商業街不再千篇一律,消費者也會更愿意逛街,從中尋找淘寶的樂趣[7]。但在支持新消費業態發展的同時,我們一定要對外擺時間、擺放范圍等實施精細化管理。指導督促商戶落實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制,做好生活垃圾分類、餐廚垃圾和廢棄油脂收運處置等工作[8]。
四、街頭藝術也是城市的靚麗風景
對于城市文化來說,除了劇院、熒屏,街頭藝術也是孕育文化、成就夢想的地方[9]。街頭藝術可稱為街頭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文化越厚重,藝術資源越豐富,街頭藝術也就越繁榮[10]。街頭表演作為街頭藝術里最為靈動和活躍的部分,不僅包含演唱、舞蹈、繪畫、行為藝術等傳統元素的表演,還包含糖畫、剪紙藝術、皮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表演。這些都為城市傳統文化添彩,讓城市文化更加豐富、絢麗多彩。對于一座城市來說,不僅要有主流文化和高雅藝術,也要有街頭藝術,這樣才能讓城市文化更有活力與生機。因此,一城市的戶外商業也應該鼓勵街頭藝術家的彈唱、作畫、行為藝術表演等文化類業態。從國外經驗來看,有不少城市都是因為豐富多彩的街頭藝術而為人所向往。如倫敦著名的Covent Garden是倫敦最大的街頭藝術聚集地之一,每天都會有精彩萬分的各種街頭表演,如懸浮的無聲戲劇表演、空中表演、魔術表演等,Covent Garden也因此成為倫敦獨特的文化名片;巴塞羅那的Las R amblas擁有繽紛多彩的街頭表演,五花八門的“真人雕塑”沿街林立,是街頭藝人的天然舞臺,吸引著來自各地的游客在這里云集,成為游客和市民活動的重要街道。將多元藝術展現于街頭,不僅會讓更多街頭藝人匯聚于此,也會助力城市文創產業的發展,形成城市新的文化景觀、文化資源[11]。
五、跳蚤市場、市民創意市集承載市民交流的功能
多元的業態組合已更多地成為一種文化交流形式,給予消費者一種新的體驗,使人們在購物之余,可相互的接觸交流,深入感受當地人的生活。戶外商業中的跳蚤市場、市民創意市集就承載了市民交流的功能。對跳蚤市場我們并不陌生,其物品不僅豐富而且物美價廉。很多跳蚤市場為增加現場活動氛圍,還設置了很多互動小游戲,讓現場的市民游客在感受游戲樂趣的同時,還可以相互的接觸交流。而創意市集是與跳蚤市場相似的另一種地攤交易模式,它是創意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興交流模式,是創意文化和本土集會方式的完美結合。相對于百貨商場,多了真實生動,還原了平日里的市井生活,更容易感受和觸摸一座城市。尤其是歐洲一些城市,創意市集幾乎就是它們的標配。在創意市集的發源地倫敦,許多老街道里充滿不同特色的創意市集,涵蓋創意手工藝品、定制香薰、藝術裝置、DIY飾物等,同樣也不乏各種有意思的互動活動,使市民的生活豐富多彩。如最著名的有英國倫敦的Spitalfields Market有超過300攤位,不僅深受當地人的喜歡,還吸引了大量外來游客前來觀光,形成了集消費、交流、文化、旅游等于一身,為倫敦時尚風向標的地位立下了汗馬功勞。
六、構建城市友好型消費空間戶外商業不可或缺
消費者已經從商品消費轉變為對生活品質提升感受的消費,當消費者走出家門,需要一個十分友好型城市消費空間[12]。人們需要融入交流、體驗的環境,這對于城市空間規劃要求較高,只有城市空間打造有更深的規劃,才能夠促進消費。城市發展戶外商業不同于商業樓宇和大型社區,它具有很強的公共性,而豐富多彩的戶外商業與城市融為一體,影響著人們的消費方式,也讓城市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戶外商業的繁榮能反映一個城市的人流,而豐富的戶外商業則折射了一個城市商業生態的多樣。戶外商業除了地攤商業、門店外擺外還有街頭藝術、市民創意市集等,不僅帶來交流互動活躍城市氛圍,也會助力城市文化產業的發展。因此,一城市僅靠單純的商業樓宇和大型社區已滿足不了消費者需求,還需要通過戶外商業吸進消費者參與進來。戶外商業在更大空間、更大尺度上延長了人們的經濟活動時間,能夠充分利用空間設施,改善消費、集聚人氣,這代表著新一輪的消費升級。因此,戶外商業除了能夠帶動消費之外,對于提升城市生活品質、促進創業就業、打造城市品牌都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云消費”時代,消費者更多地是為了體驗其所認同或向往的一種生活方式[13]。而當城市商業擁有更多的多元業態時,會有更多人愿意走出家門,駐足街頭,守望街區,享受街頭的煙火氣,感受都市的繁華。讓城市的街道更安全、更靚麗。尤其是一些發達的城市,地攤商業、門店外擺、街頭藝術、跳蚤市場和市民創意市集等戶外商業已成為他們進行社會交往的“公共空間”。
七、早餐外擺經營品牌化提升民生品質
從目前餐飲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消費者對于移動餐車的需求十分旺盛,尤其是對上班族來說,早餐方便和快捷是剛需。短時間需求大,有些早餐攤位品質無保證。如果有些品牌外擺在質量上有保證,服務升級有助于民生品質的提升。因此,早餐餐品既需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提供給消費者,保證質量的同時又不能定價太高。對此,建議早餐服務職能更多的由網點遍布比較密集的連鎖企業提供,并借助網絡平臺盡可能讓顧客提前一天下單、付費,提高提取餐品的效率;此外,餐飲企業也可開設專門的取餐點,根據顧客預訂情況準備餐品,現場憑號取餐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時滿足取餐時間短的需求[14]。疫情后,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企業主動尋求新方式、開拓新渠道、探索數字化轉型。如肯德基在國內多地試點推出移動餐車、快閃店等創新消費場景服務模式,主要供應早餐產品,設置8- 12元不等的套餐供選擇,產品提前打包好,顧客掃碼付款急速立取。除了肯德基外,麥當勞也在寫字樓、商場外選擇外擺進行早餐售賣。還有必勝客也設置移動餐車主打外賣早餐,主要供應三明治等14元起的套餐。這些品牌的外擺不僅滿足了上班族便捷需求,還因為是連鎖餐飲企業有品牌背書,產品品質有保障而使消費者覺得安全和放心,很好地推廣了自身的品牌和產品,提升了民生品質。
八、合理規劃城市外擺商業空間
城市的繁華程度、生機活力與城市的商業氣息是否濃郁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商業味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流動性較強又相對固定的戶外商業外擺成為城市最簡單、最鮮明的商業標簽,也真實、直觀地反映出市井生活氣息[15]。而合理的規劃與管理可以讓城市外擺逐漸成為城市空間特色的一部分,成為城市活力的一部分。因此,城市中應該辟出一些場所,約定一些時間,然后根據城市的功能、社區的需要和對某一類商品交易的習慣,規劃出合理的外擺商業空間,使其變得常態化、變得更有特色。同時也有一個適度的秩序,能夠讓城市居民享受到它的便利,同時也能夠保持一些歷史文化的傳統,從而把一些傳統的交易方式、交易品種以及交易的場所保留下來。如大型社區可以在周末舉辦跳蚤市場,商務樓宇間的空地可以定時、定點允許地攤和外擺。大型社區、商務樓宇間自帶固有消費群體,消費能力較強。可以允許在居住集中區及辦公樓附近開辟臨時攤點攤區,引導流動攤販規范經營;鼓勵利用小區內外和樓宇間閑置區域,設置臨時攤區,定時、定點允許地攤和外擺,有條件的地方可設置占道早市夜市。如果道路較窄,相關部門可以制定方案,在車流量相對較低的時段封閉部分車道,用于夜市和商家的外擺經營。另外,可以在廣場、公園、街頭等地方設立專門的區域,為人們提供相對集中和豐富的街藝表演,調動更多城市文化空間和開放空間[16]。
九、繁榮戶外商業更要精細化管理
城市對于戶外商業不能放手不管,也不能實行“一刀切”,而要有序制定相應規則,實現精細化管理,平衡戶外商業與城市道路暢通及城市衛生和秩序之間的關系。因此,政府對于戶外商業經營時間段、允許的經營地點要有相應規劃,對于戶外商業經營內容也要進行管理,如涉及食品的戶外商業要保障食品安全、不對環境造成污染,對于非食品類的戶外商業,要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不能賣仿冒商品。此外,對于戶外商業的垃圾如何處理、是否收取攤位費等方面也要有所規定。以往戶外商業總是與“臟亂差”掛鉤,但是從國外很多國家的情況來看,不少國家都有著很發達的戶外商業和各種特色市場。如韓國對戶外商業的管理采取區域管理的方法,將市區劃分為絕對禁止、相對禁止以及誘導三類區域對戶外商業進行管理,同時對營業時間和經營范圍進行限制[17];英國對戶外商業采取強化執照管理,需由所在地地區的警察對申請行商執照的戶外商業經營者進行資格審核,只有通過審核的才允許進行戶外商業的經營,并建立信用體系對違法者進行管理[18];美國對戶外商業的管理則是實行有照經營,涉及食品的戶外商業需得到衛生局的售賣許可,并且各部門根據詳細而嚴格的法規對戶外商業進行管理[19]。新加坡的戶外商業重視嚴刑峻法管理,提高人們的違法成本[20];日本則實行立法管理和組織管理[21]。因此,我們可以借鑒其中的一些做法:一是限定專門區域進行戶外商業經營;二是戶外商業經營時間采取定時制度;三是對于戶外商業每一經營者實行登記制,持證經營;四是強化戶外商業衛生管理,做到撤攤后不遺留垃圾,如若做不到則要接受高額懲罰;五是對于戶外餐飲攤位,實施食品衛生安全責任者培訓,頒發培訓證書,防止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
十、戶外經營設備的研發、制造的商機
戶外商業的發展不僅給多個行業帶來了商機,也是支持地攤、外擺品質升級的技術支撐。如為滿足戶外商業的需求,五菱汽車僅用5天時間,快速研發制造出了五菱榮光翼展售貨車,該車集成了“好開、好停、好通過”的特點,從品質到安全再到實用性,完全可以滿足早餐、夜宵、拉貨的擺攤需求,對于戶外商業的用戶來說非常實用。隨后,唐駿汽車也研發制造了賽菱微卡售貨車。該車的定位同樣是“流動商鋪”,與五菱汽車的C1駕照就能開的微面定位不同的是,賽菱微卡部分車型需要持B證才能開。另外,還有江鈴順達翼展車是將一輛小貨車改裝成擺攤車,在車身兩側加裝了防護欄,可以保護油箱和電瓶,進一步提升了駕駛的安全性。與此同時,戶外商業還為戶外安防經營設備的研發與制造帶來了新商機。如重點應用在社會治安當中的戶外安防機器人的研發與制造或將成為新的亮點。戶外場所人員較多,環境復雜,易出現偷盜等治安問題,而戶外安保機器人不僅可以代替保安進行24小時巡邏執勤工作,還可以在巡邏過程中自動抓取人像并于系統數據識別比對,針對重點人像數據庫給予警示。另外,安保機器人本身搭載煙霧探測、熱成像等各類監控設備,能夠對周圍環境的異常情況進行檢測,一旦發現問題會啟動自動報警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戶外商業的安全隱患問題,為城市戶外商業的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北京 101101)
參考文獻:
[1][2]購物中心如何讓外擺區成為下一個“黃金地帶”[EB/OL].https://www.sohu.com/ a/402787326_100032554?_trans_=000014_bdss_ dkmwzacjP3p:CP=,2020-06-18.
[ 3 ] [ 4 ]莊巖. h t t p s : / / w w w . w e i b o . c o m / p/100505167010 8052/home?from=page_100505& mod=TAB&is_hot=1,2020-06-05.
[5]地攤經濟“重啟”,實體店會受沖擊嗎[EB/ OL]. http://www.lingshouke.cn/lsyc/2020-06-01/2555.html,2020-06-01.
[6]賴陽,韓凝春等.云消費時代[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7.
[7]聚攏“煙火氣”避免“一刀切”,地攤經濟呼喚規范化管理[EB/OL].https://www.sohu.com/ a/399557320_114988,2020-06-03.
[8]上海市城管執法局出臺意見 進一步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EB/OL].https://www.sohu. com/ a/406860913_467293?_trans_=000014_bdss_ dkbjxgyq,2020-07-10.
[9]健康豐富的文化為城市添彩[EB/OL].https:// baijiahao.baidu.com/s?id=1601038818020352249&w fr=spider&for=pc,2018-05-21.
[10]城市公共文化不能缺失街頭藝術[N].中華讀書報,2018-05-02.
[11]接納街頭藝術,讓城市文化更加動人[EB/OL]. http://cd.wenming.cn/mtju/201805/t20180504_5188971.shtml,2018-05-04.
[12]商場新體驗 買賣新姿勢[EB/OL].http:// m.haiwainet.cn/middle/3544582/2020/0407/content_31761621_1.html,2020.04-07.
[13]賴陽,韓凝春.論“云消費”時代的零售革命(下)[J].商業時代,2014(05).
[14]蔣夢惟,張暢和林子.早餐車退路進店遇盈利困局[N].北京商報,2016-08-18.
[15]“外擺”升級給城市添活力[EB/OL].http:// qz.wenming.cn/wmlt/201908/t20190805_5985985. shtml,2019-08-05.
[16]吳越.在城市,邂逅“文化播種機”[N].解放日報,2019-05-20.
[17]李賢華.國外流動攤販法制規范[N].人民法院報,2014-10-10.
[18][19][20]發達國家“地攤經濟”剛柔并濟的精細化管理措施[EB/OL].https://www.sohu.com/ a/400498797_100147116?_trans_=000014_bdss_ dklzxbpcgP3p:CP=,2020-06-08.
[21]日本人擺地攤有哪些規矩,政府又是如何管理[EB/OL].https://www.sohu.com/a/399845992_148087,2020-06-05.
基金課題:本文系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研究基地項目“北京社區生活性服務業評價與品質提升研究”(19JDYJB016)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賴陽(1969—),男,北京人,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商業研究所研究員,北京京商流通戰略研究院院長。主要研究方向:商業規劃、企業戰略。
王紅梅(1988—),女,山東人,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商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商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