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萌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在世界經濟舞臺上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事業單位作為服務整個社會的國家單位,也在持續不斷地深化改革,從而提高其社會公共服務效率。優化事業單位中的財務管理模塊能積極有效地發揮其在預算、社會資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能促進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更好地發掘自身潛力,為社會的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事業單位大部分的資金來源途徑是財政補助。我國還處于發展階段,為保證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效率,各事業單位應積極地完善財務管理流程,發揮財務管理在單位運行中的作用,合理規劃事業資金,嚴格執行財務預算,努力開源節流,保證單位各項任務與工作順利開展,更好地服務于大眾,服務于社會。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流程;優化途徑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事業單位的財務制度完善程度不夠
任何單位與個人,所有經濟活動事項都應該嚴格執行各項財經法規,許多事業單位的財務制度并不完善,與現行制度的銜接性較差。很多單位可能制定了財務制度,但卻是搞了面子工程,僅僅是一種形式,并未認真嚴格地落實。會計工作應嚴謹,規范,實事求是。事業單位無論是在各種票據的管理上,還是在各類原始憑證與票據的審核中,都應該按照國家相應的制度嚴格執行,禁止出現偽造,捏造財務數據、財務票據的違法行為,記錄真實的數據,不弄虛作假。事業單位應全力培養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應經常組織職業能力培訓,讓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與職業道德都達到優秀水平,對待財務工作講原則,講制度,不能全憑經驗,得過且過。單位領導應該充分支持會計人員,針對單位的經濟活動,制定合理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讓單位能更好地為社會提供服務。
(二)預算管理缺乏專業性
財政撥款是大部分事業單位主要的經濟來源,因此預算管理是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編制預算的過程中,大多數事業單位全權由財務部門負責,眾所周知,預算管理單位整體的各項費用支出,若只依靠單一部門制定,很難做到預算的科學準確,若各部門溝通不及時,不到位,則會嚴重影響資金預算的準確性。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因單位經濟來源為財政撥款,并非企業耗費時間、成本等辛勤經營所得,資金使用率不高,事業單位應重視資金的投入產出比,嚴格按照之前的計劃利用資金。應切實做好預算資金的使用管控工作,專款專用,不可以隨便變動資金流向,無視財經制度。盡可能地減少單位壞賬,呆賬等損失,避免資金流失。對預算的執行情況應時刻跟進監督,并給出合理建議,必要時采取考核制度,獎懲并舉。單位領導應重視單位對各項資金的使用率,起到積極的管控監督作用。國家收入來自稅收,單位的經濟來源實質上是每一位公民的勞動成果,事業單位應該本著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合理有效地利用好財政收入。
(三)重視國有資產管理的安全和使用率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流程中,國有資產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國有資產的管理制度缺失,體系不完整,會直接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不良后果。歸根結底還是事業單位由國家做后臺,他們對國有資產的管控不嚴格,約束力不夠。在資金方面,若涉及非稅收入,應及時入賬,收款應開具正規合法票據,不得有開具白條等不規范操作。嚴禁事業單位虛報支出,捏造付款憑證、票據等違法行為,騙取國家財政撥款,禁止利用職權收受好處費,回扣,以及各種資金返還名目類的款項,私設小金庫,搞內外賬等不正之風。在固定資產方面,在購入時,未做好購置計劃,在國家包辦,公款采買的情況下,有可能超額購入,造成固定資產使用率低,形成閑置資產,使用過程中,沒有完整的管理體系支撐,無法做到對固定資產的定期維護,保養,監控使用率等措施,無法做到物盡其用,無法保證固定資產的使用安全。固定資產清理與盤點工作不能定期有效開展,固定資產的賬務問題眾多,賬務核對不嚴格不及時,資產不能及時準確入賬,可能存在大量的賬外資產,導致賬實不符,總賬與明細賬有差異等各項問題。
(四)財務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領導財務管理意識薄弱
財務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是事業單位財務流程中的一大弊端。事業單位管理實質上跟其他盈利性單位一樣,一般企業,經營者為保證公司利潤,財務部門是收入、支出、核算利潤的核心部門,經營者十分重視財務部門的管理,作為公司核算的核心機構,財務部門應該建立健全的內控體系,這樣才能自我發現問題,自我避免問題,從源頭上防范不合規,不合法的經濟行為發生。事業單位,也應如此,首先要求財務人員必須專業。很多事業單位因編制短缺問題,存在一人多崗問題,這對內控制度的實施十分不利。在財務工作中,出納跟會計必須是分開的,一個人只管錢,一個人只管賬,做到不相容職務分離,才能起到相互監督的作用。再者,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流于形式,不能起到真正意義上的審計監督作用。事業單位領導,大部分只是將財務部門看作單純的核算部門,并未真正參與到單位的管理中,對財務部門的重要性存在認識上的偏見,進而財務管理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更有甚者為了自己的績效,對財務人員實行硬性要求,篡改財務數據,虛列支出,隱瞞收入,隱匿資產。
二、優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途徑
(一)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組建專業的財務管理團隊
事業單位應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在國家統一要求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單位自身的財務管理體系以及內控系統,增強單位領導者及財務工作者的財務管理意識,構建行之有效的預算管理體系,風險管理體系,評估體系,預警體系等,讓財務管理體系日趨規范,完善。單位應組建專業的財務管理團隊,這就要求財務人員,不僅具有專業的知識,而且應該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自身有較高的職業素養,財務管理崗位要求應有下限,須有國家要求的專業資質,還要定期組織財務人員培訓。
因為我國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經濟體制也是在不斷的完善過程中,財務人員應跟上國家發展的節奏,及時更新知識體系,了解國家在經濟方面的各項政策變更。對于有意弄虛作假的會計人員,按照國家規定,給予相應處罰。
(二)預算管理制定時加強溝通,統籌財務工作
在預算管理制定時,各部門應加強溝通,財務部門起主導作用,組織其他部門負責人定期召開會議,要求各部門積極反應各項工程工作進度,資金使用情況,工作過程中所發生的財務問題,后期有可能會發生的財務事項。只有經過充分地溝通交流,才能及時發現問題所在,了解資金的使用去向及預算支出,才能全面而科學地將全部收支編入預算。預算編制程序應規范有序,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要加強約束力,不能隨意改變資金流向,保證專款專用,事業單位要做到以人為本,為社會服務。
(三)強化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性
事業單位應建立健全的資產使用制度,對資金的使用管理應符合國家現行財務規定,嚴格管控資金的收入與支出,建立內部審查機構,月末定期檢查,月中不定期抽查資金的使用情況,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應建立固定資產從入庫驗收,到倉儲保管,到調撥使用,異動交接,直至報廢清理等全過程的管理監督體系,以防固定資產流失,同時應保證固定資產的賬實相符,賬賬相符,能夠從管理制度中反應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及變化情況,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
(四)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建立監督機制
事業單位應設立專門的財務管理部門,對單位的各項財務數據進行有效地分析匯總,對財務部門整體的工作起到監督、制約、查漏補缺的作用,及時發現財務工作的不足,并給出合理化的建議糾正。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提高財務人員、各部門相關人員以及事業單位領導者對財務工作的敬畏之心。事業單位更應該積極主動地接受外部審計,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內審的局限性,要想單位的管理更加高效合規,必須依靠外部更高層級的領導與監督,財政部門也應該加大對事業單位各項經濟活動的審查力度,一經查出,嚴肅處理,杜絕腐敗。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事業單位作為我國國有的組織機構,其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對國家的穩健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事業單位應不斷地改革創新完善自身的財務流程,在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適合本單位使用的財務管理流程,更好地服務于人民,服務于大眾。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陜西 西安710054)
參考文獻:
[1]李海燕.淺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J].時代經貿,2018(12).
[2]黃澍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3(21).
[3]周慧.探討機關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3(13).
[4]丁軍艷.淺議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性[J].北方經貿,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