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鋒
【摘 要】近年來,伴隨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及素質教育理念與生本教育理念的不斷滲透,高校在展開教育管理的過程中,日漸提高對于柔性管理的重視力度,希望通過柔性管理切實有效地改善管理質量,真正將學生作為教育管理工作所圍繞的核心。相較于剛性管理而言,柔性管理更為靈活,同時也更能獲得學生的支持與配合。為此,本文主要在分析柔性管理之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重要價值以及當前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探討高校有效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應用柔性管理的具體策略,旨在為高校建構高水平教育管理模式提供具備一定參考意義的借鑒。
【關鍵詞】柔性管理;高校教育管理;實踐策略
教育管理是高校整體工作的重要構成部分,對于高校其他工作的正常運轉而言具備十分重要的價值。教育改革深化背景下,高校必須提高對于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視力度,注重在教育管理過程中滲透和應用柔性管理理念,從而真正落實生本教育的要求,真正將學生作為一切教育管理工作的出發點與最終落腳點,有效地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構建良好的教育管理秩序,進而為校園文化與學風建設創造良好的條件,有效增強自身綜合辦學實力。
一、高校在教學管理中應用柔性管理的重要價值分析
(一)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利于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而且還能推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改善,有效培養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在教育管理中運用柔性管理,對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這是因為在柔性管理模式下,教師在教學管理實踐中,教師必須重視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因而能夠更好地落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重要的實踐原則, 根據具體的情形處理教育管理問題,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與心理狀態,以此更好地展開教育指導,從而能夠縮短與學生之間的心靈距離,推動師生關系和諧化。
(二)有利于獲得學生的理解與支持
實踐證明,如果在教育管理中僅僅應用剛性管理這一單一方式,而不能切實有效地滲透柔性管理理念,那么不僅難以取得學生的配合,而且還可能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單一的剛性管理模式下,高校教育管理者沒有真正將學生作為教育管理工作所圍繞的核心,而是機械地根據教育管理制度在問題發生后進行相應處理,卻沒有重視在平常通過與學生展開交流溝通來有效“防患于未然”,因而難以取得理想的教育管理效果。柔性管理模式下,教育管理者將更多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展開思考,因而更能體會學生的真實感受,這對于處理教育管理問題來說有著極為突出的意義,同時有利于獲得學生的理解與支持。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自律意識
培養學生形成良好自律意識、促使學生主動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嚴格約束和規范自身言行舉止,是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須著力達成的一項重要目標。單一的剛性管理模式下,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對學生進行自律意識培養時,往往采取的是較為簡單而強制性的措施,因而不能充分促使學生認識自律與慎獨的重要性,不能推動學生主動踐行校規校紀中的相應行為要求與行為原則。通過將柔性管理理念滲透至教育管理之中,高校能夠有效地改善自律意識培養成效,這是因為在柔性管理模式下,學生真正成為教育管理工作的中心,他們的個體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各類強制性教育管理措施顯著減少,因而學生會更為主動地配合教育管理工作展開,并在這一過程中真正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識。
二、現階段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
當前,大部分高校在展開教育管理工作時,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其一,教育管理模式極其機械固化,往往只是簡單地應用教育管理制度展開教育管理工作,沒有有效地將溝通交流、心理輔導等教育管理方法引入管理實踐之中,沒有真正認識學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中心與主體地位,導致教育管理實踐缺乏成效,不能很好地獲得學生的支持與配合;其二,未能有效地將生本教育理念滲透至教學管理實踐之中,因而無法充分發揮柔性管理的優勢,不能真正通過教育管理達到培養學生形成健全人格與良好行為習慣的目的,同時也無法以教育管理實踐為突破口完成良好校園文化的創建;其三,未能在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同步展開情感教育,沒有真正做到與學生共情,沒有設身處地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展開思考,因而教育管理成效較差。
三、高校在教學管理中有效應用柔性管理的具體策略
(一)將柔性管理與剛性管理有機結合起來
對于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而言,柔性管理具備與剛性管理同等重要的價值。為此,除通過采取制定教育管理制度這一剛性管理手段來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之外,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還必須重視在教育管理實踐中采取一些柔性管理措施,比如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滲透情感教育等,以此有效地縮短與學生之間的心靈距離,獲得學生的理解。最重要的是,高校應在教育管理實踐之中將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這兩種管理模式有機結合起來,力求最大化發揮兩種不同管理模式的優勢,從而構建完備的教育管理體系,更好地對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進行培養并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工作
校園文化對于學生而言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構建和諧校園文化,是高校將柔性管理理念實踐運用于教育管理之中的重要措施。為切實有效地推動柔性管理理念得到有效實踐,高校必須著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通過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與生活氛圍,培養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推動他們主動遵守校規校紀。一方面,高??梢詰眯麄鳈?、班級標語等實體形式展開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通過開展校園文化節等形式有效地推動學生主動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進程之中,從而更好地塑造他們形成良好的品格與行為習慣,增進他們對于校園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三)重視為學生創造積極心理體驗
有效應用柔性管理理念,需要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將教育管理與日常教學以及情感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重視結合積極心理學理論,為學生創造積極的心理體驗,以此促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之中,真正掌握專業理論體系與實踐技能,獲得更好的個人發展。為此,高校應著力構建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通過面向教師展開主題培訓工作,幫助他們掌握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柔性管理能力,從而促使他們更好地組織教學工作。與此同時,高校應重視通過人才招聘工作,引入具備高素質的復合型教育管理人才,以此更好地在教育管理實踐中應用柔性管理這一先進的教育管理理念。此外,高校還應推動教師隊伍不斷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應用業余時間主動展開柔性管理創新實踐,真正將教師隊伍的主體能動性調動起來,更好地展開柔性教育管理。
(四)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
作為教育管理工作的實踐主體,教師應重視在教育管理實踐中,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通過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并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為他們提供針對性的建議與心理輔導,從而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情感聯系,獲得學生的信任,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與呵護,進而有效地展開相應教育管理工作,培養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識。在此方面,教育工作者應掌握溝通交流技巧,尤其應掌握好傾聽的技巧,避免一味對學生進行說教。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育改革背景下,為有效增強自身綜合辦學實力,高校必須加強對于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視力度,充分認識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應用柔性管理理念對于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獲得學生的理解與支持以及培養學生形成良好自律意識等方面的積極促進作用,正視當前存在于教育管理工作中諸如教育管理模式機械固化、未能有效結合生本教育理念展開教育管理工作等一系列突出問題,通過在教育管理中將柔性管理與剛性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重視為學生創造積極心理體驗以及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等策略,有效地踐行柔性管理理念及要求,切實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 )
參考文獻:
[1]劉文榮.柔性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探討與實踐[J].當代旅游,2019(001).
[2]練恒謙.柔性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探討與實踐[J].青年時代,2018(034).
[3]楊玉林.柔性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實踐[J].文學教育(下),201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