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盼
【摘 要】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各地越來越重視研學旅行的發展。開封市研學旅行發展優勢明顯,但是也存在著相應的問題,本文旨在指出開封市目前研學旅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開封市旅行產品開發策略。
【關鍵詞】開封市;研學旅行;產品開發;策略
早在17世紀,歐洲就出現了“大旅行”,“大旅行”指的是歐洲貴族和鄉紳子弟為文化或教育的目的在歐洲各地長時間游歷、學習的現象,這被認為是最早的研學旅行活動。在古代中國,文人游學之風盛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要游與學緊密結合。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已經將研學旅行方式得以展現,帶領學生周游列國,求學得知,研學旅行的時間長達14年之久。西漢學者司馬遷為了調查真實的歷史,游遍天下,傳下不朽典作《史記》。后隨社會朝代的變遷,多數文人墨客走出書院。抗日時期陶行知支持倡導“新安旅行團”全國修學游活動。改革開放后,我國的現代旅游業得以快速發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們也開始重視研學旅行活動,以“冬令營”“夏令營”等形式出現的研學旅行活動在我國已經有近二十年的發展歷史。
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各地越來越重視研學旅行的發展。2008年廣東省把研學旅行寫進其教學大綱,將研學旅行列為中小學必修課。2013年,西安市、安徽省和蘇州市進行研學旅行試點工作。根據《2019-2025年中國游學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預測研究報告》,2017年我國研學旅行人數為426萬人次,其中,國際研學旅行人數86萬人次,市場規模約為273億元;國內研學旅行人數340萬人次,國內研學旅行市場規模101億元。說明研學旅行具有良好的社會和市場環境,潛力巨大。
一、開封市研學旅行發展優勢
(一)豐富的研學旅行資源
開封擁有豐富的研學旅行資源,擁有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魅力之城。迄今為止,開封己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素有“八朝古都”之稱,特別是北宋時期,開封作為都城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悠久的歷史為開封留下和掩埋了眾多的歷史遺存。其次,開封的研學旅行資源特色突出。古都歷史文化、節事會展文化、民風民俗文化、手工藝術文化、市井胡同文化等都為開封市的研學旅行產業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二)良好的產業引擎
開封擁有良好的產業引擎,為開封市研學旅行產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鄭汴一體化”戰略的實施、“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的成立、鄭汴洛自貿區的成立等戰略的實施,為開封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引擎。2017年,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揭牌,鄭州市聯合開封、洛陽聯合申報自貿區。自貿區的開放可以讓開封研學旅行產業的區域優勢、交通優勢、市場優勢發揮出來,吸引和利用更多的外資,發展新生業態,促進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給河南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三)區位優勢明顯,可進入性強
開封市位于位于黃河中下游平原東部,地處河南省中東部,東與商丘相連,南接許昌和周口,北與新鄉隔黃河相望,西與鄭州毗鄰。“鄭汴一體化”戰略的實施拉近了鄭州與開封的距離,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上升為國家戰略,這一舉措讓鄭州成為我國內陸地區重要的國際航空物流中心,這也為開封爭取更多省外游客甚至是國際游客打下堅實的基礎,提升開封旅游的整體層次與旅游消費水平。
二、開封市研學旅行產業存在問題
(一)研學旅行資源開發不合理
開封的研學旅行資源雖然非常豐富,但其資源形式比較單一,同時由于早期對于總體規劃的忽視,造成研學旅行產品存在同質化問題,這種情況嚴重的影響研學旅行產業的升級和技術的創新。開封的研學旅行資源原生態多,文化資源要素尚未完全轉換為產業資源。目前,北宋文化遺存多深埋與開封地下,地上遺跡的朝代混雜,其影響力很難與北京的明清文化、西安的漢唐文化相比。
(二)研學旅行管理水平較低
研學旅行產業是對人力資源質量要求較高的產業,產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想要實現旅游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就必須要有充分的專業服務和管理人才作為保障。目前,開封研學旅行產業的人才隊伍面臨著三大困境:人才流失嚴重、人才結構失衡和人才總量不足。人才流失嚴重方面,目前,全國一般行業的人才流失率為5%-10%,而研學旅行人才流失率高達20%;人才結構失衡方面,集中表現為高素質研學旅行人才緊缺和研學旅行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人才總量不足方面,全國旅游從業人員占人口比重水平為6%,開封市這個比重約為3.4%,從業人員人數嚴重不足。
(三)與消費需求結構不匹配
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水平均不斷升高,人們的消費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在研學旅行方面,人們己經不單單只是進行自然風光的游覽,而是開始注重文化的內涵和自身修養的提升。因此,開封市研學旅行供給應該相應的改變以應對消費需求的變化。
三、開封市研學旅行產品開發對策
(一)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政府方面可以積極響應“人才強國”這一基礎方針,自貿區開封片區成立以后,充分利用自貿區政策為海外高端人才提供政策便利,利用自貿區這一國家級戰略部署吸引高端人才流入,通過簡化簽證流程、延長海外人才停留時間、提高高端人才薪酬待遇等政策讓人才與國際化接軌。建立一套系統、完善的高端人才引進機制,并加以制度保障。使得政策有法可依,有據可循,確保長效機制高質量運行發展。同時政府可以積極利用自貿區政策吸引海內外高端院校在自貿區建立分校,加強人才培養,同時強化智能人才庫,使得研學旅行產品開發人才引進戰略與研學旅行發展相適應,與人才國際化接軌,形成長期穩定的良性發展局面。
學校方面可以增設研學旅行產品及研學旅行衍生品相關專業,尤其是開封市大專院校,培養研學旅行產品專業專精人才,提升從業者整體素質,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為開封市研學旅行產品開發輸送新鮮血液,節約人才引進成本。同時以河南大學為例,河南大學與開封市人民政府聯合成立了“開封宋文化研究院”,這為更好地研究開封宋文化,傳播開封宋文化,同時把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帶動實體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二)重視研學旅行產品開發
政府方面可以出臺相關政策支持研學旅行產品開發,提高市場重視程度,把研學旅行資源優勢在研學旅行產品開發上體現出來,積極引導和扶持研學旅行產品開發企業,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保護研學旅行產品品牌和專利權。
企業方面必須融合開封市獨特的文化資源,創新升級研學旅行產品,才能提升對游客的吸引力,提高市場競爭力,才能起到利用研學旅行產品吸納客源的目的。另外,隨著游客主體的不斷轉移和變化,研學旅行產品也必須隨時做到更新換代,保持市場活力,面對市場的變化而變化,開發出更加個性化、多樣化的研學旅行產品。
(三)創新升級研學旅行產品
研學旅行產品的創新升級要深度融合開封旅游文化,作為七朝古都,開封旅游文化資源可謂得天獨厚。朱仙鎮木版年畫、官瓷、汁繡、書法、詩詞、音樂、宗教、剪紙都具有古老的歷史淵源。因此在研學旅行產品的開發中,一定要深度挖掘開封歷史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利用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提高研學旅行產品的層次和文化底蘊,使得研學旅行產品可以讓游客收獲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陶冶情操,除了宋文化研學旅行產品外,還可以打造飲食文化產品、民俗文化產品、宗教文化產品等多種有特色的研學旅行產品,展示開封宋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四、結語
開封市研學旅行剛剛起步,還需要長時間的探索。雖然,在開封市研學旅行的開發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只要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和策略,在研學旅行產品開發過程中規避一些常見的問題,充分利用整合利用資源,加上相關部門、國家政策的保障,相信開封市研學旅行定能朝健康高效的方向發展。
(中共開封市委黨校,河南 開封475000)
參考文獻:
[1]楊懿.大別山地區研學旅游發展探究[J].市場周刊,2016,(04).
[2]徐褒琳.研學旅行研究進展與啟示[J].文化產業,2017,(01).
[3]崔琰.陜西研學旅游提升策略研究[J].唐都學刊,2016,32(03).
[4]陳曉燕.株洲地區研學旅游發展現狀與對策[J].城市旅游規劃,2017,(06).
[5]馬悅,張曼,李苗苗.陜西省研學旅行市場開發探討[J].現代教育管理,2016,(09).
[6]黃曉虹.分析南京研學旅游的發展策略[J].旅游管理研究,2017,(08).
[7]劉曉靜.河南省科普旅游資源分類、評價及開發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6.
[8]黃曉虹.分析南京研學旅游的發展策略[J].旅游管理研究,2017,(08).
[9]趙亞志.開封市旅游產業結構升級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7.
[10]霍桶.開封市旅游產品開發對策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