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門:發布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
近日,衛生健康委、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以有效遏制超重肥胖流行,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其中明確了防控的全國目標和分地區目標。以2002年至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為基線,2020年至2030年全國0-18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線基礎上下降70%,為實現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零增長奠定基礎。方案要求各地要提高對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重要意義的認識,將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強化組織領導,營造良好氛圍,統籌各方資源,加強監測評估,定期組織開展兒童青少年營養與健康監測和學生體質監測,科學評價防控進展與效果。
四部門:調整完善國家助學貸款政策
近日,教育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調整完善國家助學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教財〔2020〕4號),從三個方面對助學貸款有關政策作出調整。通知明確,為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支持力度,減輕貸款學生經濟負擔,經國務院同意,助學貸款相關政策調整完善如下:一是助學貸款還本寬限期從3年延長至5年;二是助學貸款期限從學制加13年、最長不超過20年,調整為學制加15年、最長不超過22年;三是2020年1月1日起,新簽訂合同的助學貸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檔次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減30個基點執行。
兩部門: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合同行為
近日,教育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對校外培訓機構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開展集中整治的通知》,旨在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合同行為,化解校外培訓合同糾紛,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通知部署了為期一年的集中整治工作,重點針對各類中小學校外培訓服務機構利用合同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要求各地教育、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對于培訓機構利用格式條款免除自身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排除消費者法定權利的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衛健委:發布“防控近視手冊”
日前,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發布《兒童青少年防控近視系列手冊》,并針對學齡前幼兒、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量身定制了不同版本的個性化“防控近視手冊”。手冊從不同學齡段學生的不同特點出發,將專業性強的眼科專業知識轉化成深入淺出的科普性知識,在學生中進行傳播。據了解,目前我國青少年近視正呈現出發病年齡趨小的態勢,小學為近視高發期,由此,將預防近視的宣傳工作移至幼兒園和學齡前期十分必要。“防控近視手冊”不僅給學生普及相關用眼知識,也能增長家長近視防控知識。
教育部:港澳臺相關學習證明取消
近日,教育部決定取消《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大陸居民在臺灣地區學習證明》,這將進一步簡化在港澳臺學習人員辦事程序,便利在港澳臺學習人員在內地(大陸)工作和生活。據悉,學習證明取消后,相關部門和單位根據實際需要,可通過在港澳臺學習人員提供的港澳臺院校錄取材料、港澳臺院校頒發的學位證書或畢業證書、港澳臺院?;蚩蒲袡C構出具的學習進修證明材料或在港澳臺學習人員自愿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開具的學歷學位認證書等認定人員身份和經歷,可通過往來港澳通行證、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及簽注、出入境信息、行程票據等確定在港澳臺地區學習期限。
教育部:發布《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
教育部近日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針對當前導學關系、師德師風等方面出現的典型問題,明確了導師指導行為“十不得”,為導師指導行為劃定底線。
據悉,目前全國共有研究生導師46萬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5萬人。《準則》從“堅持正確思想引領;科學公正參與招生;精心盡力投入指導;正確履行指導職責;嚴格遵守學術規范;把關學位論文質量;嚴格經費使用管理;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八個方面,對導師指導行為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了基本規范。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規范標準發布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日前在北京發布《中小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實施規范》《中小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服務機構規范》《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施規范》《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服務規范》四項團體標準,并啟動“中小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機構教育服務認證”和“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教育服務認證”項目,進一步規范引領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