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銳創

教學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內容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充分體現出評價的診斷和反饋功能、促進發展和記錄成長的功能。教師應以人為本,以評促教,通過教學評價建設有效課堂,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并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多元化的評價主體以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多角度全面、科學地評價學生的整體能力已經成為教學評價的發展趨勢。有效開展多樣化、多元化的教學評價,要做到既重視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又重視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變化;既重視學生學習水平的甄別,又重視其在學習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既重視定量的認識,又重視定性的分析;既重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又重視學生的自評、互評。
1 教學評價的問題
1.1 評價標準和內容單一,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
傳統的教學評價基本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學生,對所有的學生幾乎都從一個點去觀察評價。如此過于關注結果,不僅忽視了學生在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和努力程度,而且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利于個性化發展。
【例1】“血糖平衡調節”教學片斷。
師生共同建立血糖調節的模型后,教師總結: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調節血糖含量的穩定。在調節過程中,胰島素的作用結果會影響胰島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教師引入反饋調節的概念并進行分析。教師要求學生例舉反饋調節實例,有學生回答“喜羊羊與灰太狼間的調節”而引起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教師先很愕然,然后面含慍色,用很嚴肅的語氣讓學生坐下,并讓其他同學重新舉例。案例中的教師忽略學生看似荒唐的回答背后反映的思維閃光點,用單一和固定的知識性內容的評價標準來衡量學生的發言,對看似“另類”但卻有創見的學生缺乏必要的“寬容”、肯定乃至贊揚。其實,教師可以給予引導:“從動畫片里看出科學道理,思維很獨特。生物間捕食關系的確存在反饋調節關系,以上舉例是捕食關系嗎?還能舉出其他反饋調節的實例嗎?”如此,學生的思維被激活,從而促進學生深刻理解反饋調節的概念。
教師既要橫向評分,更要評價學生的態度、進步亮點等,使其獲得進步和成功的喜悅。教學中,教師需重視學生的不同見解,支持創新的構想,鼓勵學生用科學嚴謹的形式表達出來。教學評價要及時化、個性化、層次化,盡可能地關注到所有學生,促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1.2 評價方法單一,忽視學生的質性評價
【例2】“光與光合作用”教學片斷。
學習“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等內容后,教師強調該知識的重要性,強調需掌握并學會應用。然后,在學生理解后,教師用練習檢測學生關于光合作用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教師在教學評價中,往往過于重視紙筆測驗,關注學生知識學習的效果,過多地倚重量化的結果,進行終結性的評價,對其他考查方式和質性評價方法不夠重視。教師忽視縱向比較,不利于激發和調動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提高。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評價目標和評價內容選擇多樣化的評價方法。例如,教師讓學生以口頭或者書面的形式,用自己的話描述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可選用口頭交流的方式;光反應、暗反應過程中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可用讓學生勾畫過程草圖的方式。當然,在關注知識的同時,教師還要關注學生在學習、回答、作業中所折射出來的思維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如學生的態度是否認真,作業是否整潔規范。
1.3 評價主體單一,忽視學生的自我監控和反思
教師完全控制著評價,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評價,沒有發言權,導致評價結果易出現片面化,不利于被評價者對評價結果的認同,而且會壓抑學生的自我監控、反思和創造性。
【例3】“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教學片斷。
教師展示蜜蜂跳舞、蛇的熱感應器、孔雀開屏等圖片,明確物理信息、化學信息、行為信息;明確分類原則和方法。再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將搜集的信息分類,分組討論后進行交流。一組學生嘗試信息分類:螞蟻通過觸須交流食物渠道(行為信息)、螢火蟲發光吸引異性(物理信息)等。教師進行即時評價:“這個小組資料搜集豐富。絕大多數信息種類判斷正確,但蜻蜓點水是為了產卵并非信息傳遞。”然后,繼續開展教學。
案例中教師給予了一定的贊賞評價,并指出認識的不足,一定程度上激發了該小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對班級其他學生的學習活動影響有限。因為評價主體單一,忽視了評價主體多元的價值和自我評價的價值,評價結果沒有得到交流與溝通。“絕大多數信息種類判斷正確,但蜻蜓點水是為了產卵并非信息傳遞”,這樣的評價不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機會,阻斷了學生的繼續探索,同時也阻斷了其他同學的評價和思考,抑制了教學效果。其實,在小組交流后,教師可讓其他小組的學生進行評價,在互評中,學生會有反思的過程,從而促進大多數學生的進步。
中學生自我意識不斷增強,不應該僅僅處于被評價的地位。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自評和互評,使其成為教學評價的參與者,從而更有利于學習興趣的調動、融洽教學氛圍的營造。讓學生有自我評價的意識,敢于評價,這對發展學生的能力、健全學生的個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 教學評價問題的解決策略
2.1 設計和選定多樣化、多元化的評價標準評價內容
學生的發展不僅包括認知的發展,還包括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也包括各種能力以及個性的發展。因此,教師既要重視認知因素的評價,也要重視非認知因素的評價。
【例4】“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教學片斷。
學生討論分析:①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產生的原因;②思考臨時裝片制作和觀察的操作步驟;③分析每一操作的作用、影響以及這樣操作的原因。然后,再動手實驗操作。實驗后,教師請學生:①用語言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和過程;②勾畫觀察到的不同時期的圖像,標記細胞的各部分名稱;③例舉實際生活中的應用;④評價自己的實驗操作是否正確;⑤小組間交流和討論,總結反思自己的表現,找出值得肯定或繼續發揚的方面,以及值得繼續改進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