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夢旭



摘要 從習題數量變化、習題類型變化和習題難度變化三個方面對浙科版高中生物新舊教材習題欄目進行比較分析,探索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目標如何在新教材習題欄目中落實,為高中生物教師進行指向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方式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 核心素養 高中生物教材 習題欄目
中圖分類號C633. 91 文獻標志碼B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及教材陸續頒布,浙科版普通高中生物學教材也于2019年7月發布。此次課程改革圍繞著“核心素養”這一主題展開,而教材又是落實課程目標的基本教學資源,是一線教師重要的教學依據,為了更好地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目標,教師應正確理解、掌握、應用教材。
習題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學生對新知識進行實踐運用再認識,提升學科核心素養。習題也是教學評價的測驗形式之一,教師利用習題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達成情況,發揮評價的促學價值。另外,教材習題通常類型豐富,題型經典,是各類考試命題的重要參考。因此,教材中的習題欄目具有重要的育人價值。為了能更好地在教學過程中理解和使用教材習題,下面將從習題數量變化、習題類型變化和習題難度變化這三方面對浙科版高中生物新舊教材(必修部分)習題欄目進行比較分析。
1 習題數量變化
浙科版必修新舊教材習題數量比較見表1、表2。
舊教材必修1共53題,必修2共58題;新教材必修1共81題,必修2共77題,其中新教材必修1增加了28題,必修2增加了19題,必修部分共增加了47題,增加幅度達42.34%。從中可以看出,新教材更加注重習題欄目的設置。有研究表明,一個新知識的習得必須經過多次、反復的練習,習題總量的增加更加有利于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2 習題類型變化
浙科版必修新舊教材習題類型比較見表3、表4。
浙科版教材的習題大致可以分為選擇、簡答、填空、識圖、曲線或數據分析、實驗設計或分析6類題型,另外還有查閱資料寫文章、課本劇和宣傳周這三類任務型作業。比較浙科版必修l和必修2新舊教材習題欄目的習題類型和每種類型的比例可以發現:①必修1新增了4題實驗設計/分析類題型,剔除了課本劇。數量上,單純簡答題的比例下降,選擇、填空、識圖、數據/曲線分析的比例上升。②必修2新增了1題研究數據分析類題型,但實驗設計/分析類題型消失;新增了一個宣傳周活動,但開放型習題比例整體稍有減少。單純簡答、填空題型減少,選擇題比例大幅增加,識圖類習題比例也稍有增加。
由于必修1和必修2教材內容以及難度存在差異,從浙科版新教材的習題類型和數量變化可以看出:高考中常年出現的題型比例增加,教材習題欄目對于教師的教學更加具有參考意義。必修1在更加強調學生識記知識點的同時,對學生的分析、設計能力要求也更高。必修2的習題設置更加關注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掌握。
3 習題難度變化
習題難度分析主要從三個維度進行考量,分別是知識水平維度、情境設置維度和知識點含量維度。其中知識水平維度可以分為記憶、理解和應用三個層次;情境設置維度分為單純知識再現、生活情境和實驗情境;知識點含量維度分為含1個知識點、含2個知識點、含3個及3個以上知識點。
3.1 知識水平維度
浙科版必修新舊教材習題欄目知識水平維度比較如圖1、圖2所示。
從圖1可以發現:浙科版必修1舊教材習題欄目最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其次是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再是對知識的應用;而必修l新教材習題欄目記憶層次的習題數量最多,然后再是理解層次和應用層次。由此可見,對于必修1的內容,新課程在要求學生理解和應用的基礎上更加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必修1內容的思維難度不是很大,但知識體系較為龐雜細致,學生需要在牢記知識點的基礎上進行理解和運用,這樣的編排更加合理。
從圖2可以發現:浙科版必修2新舊教材在知識水平的三個維度對學生的要求很接近,理解層次的習題數量都是最多的且占了半數以上,應用層次的習題比例略微增加,而記憶層次的習題比例相應減少。這是由必修2的知識特點決定的,相較于必修1內容,必修2內容對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要求更高,而要求記憶的內容則相對較少。因此,教師在必修2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應更加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另外,必修2的內容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更加密切,所以習題中更加容易出現新穎的情境以及相應知識點在情境中的應用。因此,教師在必修2的教學過程中應更加注意聯系生活實際。
3.2 情境設置維度
浙科版必修新舊教材習題情境設置維度比較如圖3、圖4所示。
從圖3可以發現:浙科版必修1新教材單純知識再現類的習題比例減少,情境類習題增加,實驗情境明顯增加且部分取代生活情境。
從圖4數據可以發現:浙科版必修2教材單純知識再現類習題比例減少,生活情境和實驗情境類習題比例均增加,其中生活情境類習題占比更大。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浙科版新教材的習題設置更加注重情境創設,必修1較偏向實驗情境,必修2較偏向生活情境。這啟示了各位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更加注重將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注重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
3.3知識點含量維度
浙科版必修新舊教材習題知識點含量維度比較如圖5、圖6所示。
從圖5可以發現:浙科版必修1新教材僅有一個知識點含量的習題比例減少,含有2個知識點、3個知識點及以上的習題比例增加。這說明了對于必修1的內容,新課程更加注重知識點間的聯系。
必修1的知識較為龐雜細致,對于學生來說,記憶和理解單個知識點比較容易,但較難理清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利用概念圖、思維導圖等形式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而且,新教材的每章結尾處都多了“本章知識結構圖”,這也進一步說明了新課程對構建整體概念框架的關注。
從圖6可以發現,浙科版必修2新教材含有1個知識點和2個知識點的習題比例增加,含有3個及3個以上知識點的習題比例減少,這說明必修2教材在綜合運用知識上的難度有所降低。
4 總結與展望
新教材習題欄目有較大改變和進步,整體設置更加關注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整體難度有所下降,但習題中圖表、數據、曲線以及情境出現頻率明顯增加,對學生的綜合素養要求更高。這也表明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應從原先有割裂、相互孤立和偏重的三維目標轉向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另外,不同部分的內容對學科核心素養的側重也有所不同,必修1更加注重學生對知識點的識記以及理解各知識點間的聯系。必修2更加注重對學生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必修1更加注重實驗情境的創設,必修2更加注重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教師在不同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素養培養應有所側重。
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四個方面,教師通過分析這一節的習題考查側重點可以知道本節內容的課堂教學應該側重哪一方面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樸海櫻,汪鳴,人教版和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習題的比較分析——以人教版和浙科版《必修2.遺傳與進化》為例[J].中學生物學,2017,33(4):65-67.
[3]楊珍珍.美國高中生物教材習題特色分析[J].中學生物學,2019,35(2):60-61.
[4]蘇艷娥.高中生物新教材的課后習題利用淺析[J].科學·自然,2017,(38):181.
[5]熊旭萍,任山章.高中生物教材課后習題與課程標準一致性分析——以“人教版”新教材為例[J].教育導刊,2020,(4):55-60.
[6]邱文媛.基于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教材習題欄目分析與調查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