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紅 馮慧敏 米朋樹 張冬梅
摘要:選擇觀賞效果良好的本土植物白屈菜和費菜,在本土環境下進行室外環境裝飾植物墻上應用馴化探索。
關鍵詞:白屈菜;本土植物;室外環境裝飾;植物墻
引言
植物墻能夠充分利用立體墻面空間進行綠化,既節省地面空間,還能增加空氣濕度,改良空氣質量。植物墻綠化的關鍵是植物選擇和配置,要根據所處區域的氣候特點和應用需求來選擇植物。現北方室外植物墻綠化以一年生草本植物為主,需要每年更新,工程量大、造價高、植物觀賞效果受限,急需開發應用于北方室外植物墻的多年生植物資源。本土植物對當地的氣候條件有很好的適應能力,在環境相對惡劣的植物墻上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并使墻體景觀極具地方特色。
一、大興安嶺地區本土植物白屈菜和費菜簡介
白屈菜(Chelidonium?majus?L.)又名土黃連,為罌粟科白屈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向陽溫暖的氣候,在北方城市和野外一般土壤都可生長。白屈菜早春即可發芽開花,花期一直可以延續到秋季,花色正黃,葉輕薄可愛,株形優美,是優良的地被花林緣綠化植物。此外全草入藥,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目前已有人工栽培。也可作為蜜源植物。
費菜(Phedimus?aizoon?(L.)?t?Hart)又名土三七和養心菜,為景天科費菜屬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粗,喜溫暖濕潤氣候,生在向陽干燥通風處。耐寒性強,喜光照,極耐旱,耐貧瘠,耐貧瘠,抗逆性強,管理粗放,一般無病蟲害。嫩莖葉可食,根和全草入藥,還可以做綠化觀賞植物材料。
二、大興安嶺地區室外環境裝飾植物墻植物生長環境特點
1.大興安嶺地區氣候特點
大興安嶺地區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北部屬于寒溫帶,中部和南部屬于中溫帶,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溫暖短促;夏季只有2個月左右,無霜期僅為90—120天,日長達17個小時。年均降雨量460毫米,集中第三季的7至9月間。
2.大興安嶺地區室外環境裝飾植物墻生境分析及植物選擇原則
植物墻中植物所處位置高,日照強烈,溫度高、風大,水分蒸發快。室外植物墻的植物相對地面接收更多的太陽照射,紫外線更強,光照時間更長,局部升溫較快,植物可能高溫燙傷。冬天則墻面溫度低于地面溫度2—3℃,加上干燥的大陸季風影響,植物根系易發生凍害。建筑墻面風力強于地面風力,加上栽培基質量少,保水困難,養分流失快。
根據植物墻所處氣候特點和惡劣的生境,植物墻植物要具有植株矮小、須根發達,耐修剪、耐高溫寒冷、耐貧瘠、抗旱能力強,抗病能力強,并具有一定觀賞性的植物種類,最好還能具備較好的生態功能。應對植物進行模擬生境試驗,以確保植物墻的景觀效果和生態功能。?
三、白屈菜應用于大興安嶺地區室外環境裝飾植物墻馴化過程和結果
五月初挖取向陽處長勢良好的白屈菜植株,帶部分原土并保留葉長不超過10—15cm的葉片3—4枚,栽入立體墻飾栽培袋,栽培袋尺寸為12*12cm,栽培基質為疏松的園土。初期適當遮陰,無雨天則每日澆水一次,待葉片挺立后去除遮陰網正常養護。1—2周后開始有新葉長出,移栽成活率100%。栽培一個月后葉片長勢旺盛,連接成片,黃花點點,觀賞效果良好。此后根據生長情況結合澆水適當施肥,以氮肥和磷肥為主。葉長達25cm以上或葉叢過密時進行葉片短截和疏葉,維持最佳觀賞效果。7月中旬重剪一次,控制生長速度。進入盛夏,日照長達16h以上,局部增溫明顯,部分葉片發黃,此時增施氮肥保證水分供應,停止修剪可順利度過酷暑期。立秋后植株長勢良好,新生葉增多,去除老葉后,葉色翠綠,黃花點綴,植株柔美,可達到最好的觀賞效果。10月下霜后部分葉片枯黃,多數葉色變淡,但仍可觀賞,觀賞性遠勝其他供試品種(見圖1)。
四、費菜應用于大興安嶺地區室外環境裝飾植物墻馴化過程和結果
9月中旬挖取向陽處長勢良好的野生費菜,帶部分原土栽入立體墻飾栽培袋,栽培袋尺寸為12*12cm,栽培基質為疏松的園土。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促進根系生長儲存養分。進入10月份下霜后,地上部分枯萎剪除,根系進入休眠期。9月中旬從吉林購買菜用費菜苗,既做對照,也做引種試驗。
立體墻面自然越冬。第二年初春溫度明顯高于往年,整體回溫速度慢,倒春寒嚴重。對照組費菜墻上自然越冬植株4月初萌發新芽,芽色紫紅。此時栽培基質干燥近粉狀,適當補充水分,晚上覆蓋塑料布保溫防凍。白天去除遮蓋物,適當遮陽并控制水分,抑制芽的生長。維持到5月初,新芽干枯死亡,檢查根系已干癟中空。本土野生費菜苗于5月下旬開始萌發,每株生芽3—4個,表現出對當地氣候的良好適應性。出芽后長勢良好,6月增施液體復合肥一次,一個半月后株高15cm以上,進行截莖控制株高。整個生長季長勢良好,葉色翠綠,株型緊湊,觀賞性較好。進入10月份經霜枯萎,失去觀賞性(見圖2)。
室外環境裝飾植物墻選擇植物還需要不斷進行的模擬環境引種試驗,不斷更新技術和積累經驗,已達到最好的觀賞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文杰,等.不同生境白屈菜(Chelidonium?majus)生活史型特征及其與不同器官單寧、黃酮、生物堿含量的關系[J].生態學報,2008(11).
[2]李勝琴,等.白屈菜價值與栽培[J].現代農業,2007(11).
[3]宋波,等.綠色保健蔬菜費菜的優質高效栽培技術[J].江蘇農業科技,2010(6).
[4]孟昭偉,等.野生植物費菜的習性及其園林應用初探[J].農業科技通訊,2016(10).
[5]李紅,等.西安市景觀植物墻綠化植物品種選擇[J].陜西林業科技,2017(5)
[6]全文燕,等.植物墻栽培介質和植物的選擇[J].北方園藝,2012(11).
基金項目:大興安嶺地區科技計劃項目。